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学习情景,精巧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向新知的学习和探索。情感的唤醒和激发,兴趣的调动和培育,原有的知识和曾经的体验在教师导入新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的课堂导入,应首先着眼于学生的情感、兴趣、体验等非智力因素,进而启动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轻松进入新的学习情景。
关键词:情感;体验;兴趣;导入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保证认知过程的顺利完成,是对新知识的执行者和操作者,而非智力因素(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虽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它以动机为核心,调节着学习活动的进行,保证学习活动的发生和持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然后在非智力因素的牵引下,启动学生的智力活动。具体到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设计,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进而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实现“协助个人靠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特殊性”[1]的理想境界。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梁启超说,感情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2]。教师若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音乐激情。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感染力是强烈的,导入新课时,或利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突出文章的主旋律;或利用音乐使学生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教授《孔乙己》时,先播放乐曲《二泉映月》,凄婉的乐曲会使同学们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仿佛置身于那冷酷凄惨的世界。教授《春》时,可播放瓦格尔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在瓦格尔纳的音乐中,学生仿佛置身春天的原野之上。讲授《听潮》时,可播放古筝曲《战台风》,在激昂的音乐中,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去体会、想象潮水的汹涌。讲授《送元二使安西》时,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婉的音乐中,学生自能体会送别诗的意境;以景动情。文学作品多以意境取胜,多靠意境打动读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其他绘画技术,制作与课文意境相近的画面或图画,创设和渲染某种特定的教学气氛,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很快沉浸于课文的意境之中。讲授《雨霖铃》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以黑白两种冷色为主色调的“朋友送别图”,画面仅有一水、一柳、一人,背景扩大,水天一色,暮色迷蒙,营造了一种和柳词意境相同的凄清冷落气氛。再加上用低沉苍凉的语调来叙述词的内容,学生的整个身心很快融入了柳词的意境之中。教材中的课文多表现积极向上、热烈奔放的情感,像柳词那样感情基调低沉的作品不多。但由于这些作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精心设计,巧于激情,迅速使学生的情感融入作品意境之中。语言激情。教师的富于情感和感染力的课堂语言,也是有效的激情手段。能产生强烈感染力的语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惟有如此,语言才能打动人心。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言技巧的运用(如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句式的选择等)。一般来说,语气强烈、语速较快、语调较高的语言,适宜表现高亢激越、热烈奔放的情绪,而语气较弱、语速较慢、语调较低的语言,适宜表现深沉幽怨、哀婉缠绵的情绪。此外,再借助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更能增加语言的感染力。音乐、画面和语言都是一种媒介和手段,通过它们,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的感受,调动他们过去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为学习新知打下情感的基础。
二、奇外无奇更出奇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大内驱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教师若善于引导,就能把学生原有的动机、兴趣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来。情节诱趣。喜欢听情节性强、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各年龄段学生的共性,因此,用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定会一改“单调刻板”的教材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压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主人公齐威王与邹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和谐才算是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通过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领略策士们言论的“讽喻”的特点,对新课的学习大有好处。悬念激趣。人们对于悬念探知的心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事情结果的急于探知,一个是对于事理结论的急于探知。作为高中生,理性思维正在发展成熟,因此,利用悬念导入新课的时候,应依托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趋势,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围绕课文内容本身,而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设疑逗趣。教师在“无疑”处巧妙设疑,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见奇崛,并以此为契机导入新课,能极大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教授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有的学生在预习时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在上课之初,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有关名句“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之后,转而反问学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没有类似上文的那些火山喷发式的激愤语言?”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没有。”接着教师进而又问:“这是为什么?难道鲁迅先生的才思和文采不如从前了吗?肯定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这么设疑逗趣,学生就会凭借着对未知内容的强烈好奇,去深入体会和探究本文语言的含蓄深沉的特点,最终,强烈的兴趣就转化为对知识的理性探究。
三、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在设计教学导入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并利用学生过往知识和经验的生长点,向新的知识领域挺进。利用新旧知识的正向联系导入新课。授《范进中举》时,可以援引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导入新课。“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可以看出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吞噬了。孔乙己的悲剧充分揭露了封建科举摧残人才的罪恶。这节课要学习的《范进中举》也刻画了一个热衷科举的封建时代的小人物,他就是范进。虽然他的命运和孔乙己有所不同,但从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利用新旧知识的反向联系导入新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过秦论》和《六国论》以及许多同题材却不同主旨、不同风格的诗文(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分别做的同题目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可以取其不同点,通过反向联系相互导入;借助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引发共鸣导入新课。课文表现的某些情感体验,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有类似的经验,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发他们曾经的情感体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讲授《长江三峡》时,可以问学生“哪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学生对长江三峡作概括描述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讲授《看戏》时,可以请同学先描述自己看戏的经历和体验;讲授《俭以养德》时,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反向导入。学生都喜欢学习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文章,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能够消除他们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更容易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教学的导入过程就是教师的领航过程,精巧的课堂导入,就像鲲鹏展翅所凭借的旋风,更像鼓起小舟风帆的疾风,学生伴随着它,定能扬帆远航,最终达到主动探寻新知的自由境界。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娜·特纳.当代教育科学译丛(认知的发展与教育)[M].廖金声,黄小京,译.春秋出版社,161.
[2]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中华书局,1981:417.
[3]毛诗序[M].
[4]论语·雍也[M].
关键词:情感;体验;兴趣;导入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保证认知过程的顺利完成,是对新知识的执行者和操作者,而非智力因素(如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虽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它以动机为核心,调节着学习活动的进行,保证学习活动的发生和持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然后在非智力因素的牵引下,启动学生的智力活动。具体到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设计,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进而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实现“协助个人靠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特殊性”[1]的理想境界。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梁启超说,感情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2]。教师若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就能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音乐激情。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感染力是强烈的,导入新课时,或利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突出文章的主旋律;或利用音乐使学生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教授《孔乙己》时,先播放乐曲《二泉映月》,凄婉的乐曲会使同学们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仿佛置身于那冷酷凄惨的世界。教授《春》时,可播放瓦格尔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在瓦格尔纳的音乐中,学生仿佛置身春天的原野之上。讲授《听潮》时,可播放古筝曲《战台风》,在激昂的音乐中,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去体会、想象潮水的汹涌。讲授《送元二使安西》时,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婉的音乐中,学生自能体会送别诗的意境;以景动情。文学作品多以意境取胜,多靠意境打动读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其他绘画技术,制作与课文意境相近的画面或图画,创设和渲染某种特定的教学气氛,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很快沉浸于课文的意境之中。讲授《雨霖铃》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以黑白两种冷色为主色调的“朋友送别图”,画面仅有一水、一柳、一人,背景扩大,水天一色,暮色迷蒙,营造了一种和柳词意境相同的凄清冷落气氛。再加上用低沉苍凉的语调来叙述词的内容,学生的整个身心很快融入了柳词的意境之中。教材中的课文多表现积极向上、热烈奔放的情感,像柳词那样感情基调低沉的作品不多。但由于这些作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精心设计,巧于激情,迅速使学生的情感融入作品意境之中。语言激情。教师的富于情感和感染力的课堂语言,也是有效的激情手段。能产生强烈感染力的语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惟有如此,语言才能打动人心。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言技巧的运用(如语气的强弱、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句式的选择等)。一般来说,语气强烈、语速较快、语调较高的语言,适宜表现高亢激越、热烈奔放的情绪,而语气较弱、语速较慢、语调较低的语言,适宜表现深沉幽怨、哀婉缠绵的情绪。此外,再借助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更能增加语言的感染力。音乐、画面和语言都是一种媒介和手段,通过它们,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的感受,调动他们过去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为学习新知打下情感的基础。
二、奇外无奇更出奇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最大内驱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教师若善于引导,就能把学生原有的动机、兴趣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来。情节诱趣。喜欢听情节性强、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各年龄段学生的共性,因此,用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定会一改“单调刻板”的教材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压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主人公齐威王与邹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和谐才算是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通过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领略策士们言论的“讽喻”的特点,对新课的学习大有好处。悬念激趣。人们对于悬念探知的心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事情结果的急于探知,一个是对于事理结论的急于探知。作为高中生,理性思维正在发展成熟,因此,利用悬念导入新课的时候,应依托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趋势,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围绕课文内容本身,而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设疑逗趣。教师在“无疑”处巧妙设疑,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见奇崛,并以此为契机导入新课,能极大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教授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有的学生在预习时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在上课之初,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有关名句“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之后,转而反问学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没有类似上文的那些火山喷发式的激愤语言?”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没有。”接着教师进而又问:“这是为什么?难道鲁迅先生的才思和文采不如从前了吗?肯定不是!那又是为什么呢?”这么设疑逗趣,学生就会凭借着对未知内容的强烈好奇,去深入体会和探究本文语言的含蓄深沉的特点,最终,强烈的兴趣就转化为对知识的理性探究。
三、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在设计教学导入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并利用学生过往知识和经验的生长点,向新的知识领域挺进。利用新旧知识的正向联系导入新课。授《范进中举》时,可以援引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导入新课。“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可以看出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吞噬了。孔乙己的悲剧充分揭露了封建科举摧残人才的罪恶。这节课要学习的《范进中举》也刻画了一个热衷科举的封建时代的小人物,他就是范进。虽然他的命运和孔乙己有所不同,但从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利用新旧知识的反向联系导入新课。《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记念刘和珍君》、《过秦论》和《六国论》以及许多同题材却不同主旨、不同风格的诗文(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分别做的同题目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可以取其不同点,通过反向联系相互导入;借助学生曾经的生活体验引发共鸣导入新课。课文表现的某些情感体验,学生在生活中往往有类似的经验,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发他们曾经的情感体验,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讲授《长江三峡》时,可以问学生“哪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学生对长江三峡作概括描述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讲授《看戏》时,可以请同学先描述自己看戏的经历和体验;讲授《俭以养德》时,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反向导入。学生都喜欢学习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文章,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能够消除他们对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更容易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教学的导入过程就是教师的领航过程,精巧的课堂导入,就像鲲鹏展翅所凭借的旋风,更像鼓起小舟风帆的疾风,学生伴随着它,定能扬帆远航,最终达到主动探寻新知的自由境界。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娜·特纳.当代教育科学译丛(认知的发展与教育)[M].廖金声,黄小京,译.春秋出版社,161.
[2]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M].中华书局,1981:417.
[3]毛诗序[M].
[4]论语·雍也[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