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所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遇、外界的环境等等,很难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一种简单的复制。甚至可以说,成功是难以把握的。人生在世,你唯一能够有把握的也就是成长。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小环境、进入一个更广阔世界的过程。这种突破,不仅要突破物理空间的界限,还要突破心灵空间的界限。
如何得到下一次机会
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得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得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部长;等部长采访好了,再想副总理、总理、总统。
一般来讲,一个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容易产生这种思想:我一定要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实根本不用着急。可以先做一些看上去“大材小用”或者完全事务性的工作。但如果你能在这件工作上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点,你就有下一次机会去做更大的事。
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时,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重大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凡是问这类问题,就是事先没做准备。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时,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那时我就知道再也不能问北京烤鸭这类问题了。虽然访谈时间只有半小时,但我们的团队收集了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厚厚的一摞,还有7本书。都看完了,我也晕了,记不清看的什么。真是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但是这些知识的储备,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记得我问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多共赢和合作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宗教的、种族的、文化的强烈冲突,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往哪儿去?和平在多长时间内是有可能的,他就直起身说,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随即阐述了他对和平的理解:和平不是一个绝对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势力在冲突和较量中所达到的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把他外交的理念与当今的世界包括中东的局势结合,作一番分析和解说。这个采访做完,很多外交方面的专家认为很有深度。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是一个还算勤奋的人。通过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人格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性格,是否可以通过成长,追求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格呢?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会听到一个词INTEGRETY,这个词就是指人格的完整性。这恰恰是我们教育中欠缺的部分。其实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成功与否,人最大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来自精神层面的。
我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时,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讲道:自己出生在河南最贫穷的农村,十几岁前从未读过书,只是在家放猪。这时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出外读书,他母亲把家里仅有的面粉做了几个馒头,给他带上。跟他说:你要出去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有前途。当时他还不太愿意出去,就问他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他妈妈说:到秋收,你就能回来看我们了。这样他就和一个远房亲戚走了。可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再也没见到他的父母。谈到这里,我问:“如果当年你妈妈不坚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会怎样呢?”其实我的问题是有诱导性的,我想让他说,如果人不接受教育,会依旧很贫困这类的话。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其实并不在乎,如果我留在农村,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饿死。”他的话给我很大的震撼。
我是1998年采访他的,但至今有人问我对哪个采访对象印象最深时,我仍然说是他。诺贝尔奖对许多人都是终生难以企及的。但在亲情和伦理面前,相对于人的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和刺激每个人追求成功的时代。但在成功之上,是不是还有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人格,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础和基石。
另外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采访王光美女士。在特殊的年代中,她经受着一种排山倒海一样的、能把个人撕碎和吞噬掉的压力。她给我讲道:当时她身边有个工作人员,教她小女儿唱打倒她爸爸妈妈的歌谣,并怂恿女儿当着王光美的面唱。可以想象这种设计是非常刻薄和阴毒的。我同她:你后来找到这个人了吗?她说:“我不想知道。我要是想知道,这个人会倒霉的。所以我根本不去问,不去调查这件事。”在受到了巨大的不公之后,能去宽恕,不去追究,我认为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这些心灵的震撼和撞击,对我的人生观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可能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有人会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摘自《作家文摘》2011.3.22)B②
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小环境、进入一个更广阔世界的过程。这种突破,不仅要突破物理空间的界限,还要突破心灵空间的界限。
如何得到下一次机会
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得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得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部长;等部长采访好了,再想副总理、总理、总统。
一般来讲,一个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容易产生这种思想:我一定要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实根本不用着急。可以先做一些看上去“大材小用”或者完全事务性的工作。但如果你能在这件工作上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点,你就有下一次机会去做更大的事。
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时,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重大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凡是问这类问题,就是事先没做准备。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时,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那时我就知道再也不能问北京烤鸭这类问题了。虽然访谈时间只有半小时,但我们的团队收集了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厚厚的一摞,还有7本书。都看完了,我也晕了,记不清看的什么。真是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但是这些知识的储备,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记得我问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多共赢和合作的机会,但也出现了宗教的、种族的、文化的强烈冲突,你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往哪儿去?和平在多长时间内是有可能的,他就直起身说,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随即阐述了他对和平的理解:和平不是一个绝对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势力在冲突和较量中所达到的一个短暂的平衡状态。把他外交的理念与当今的世界包括中东的局势结合,作一番分析和解说。这个采访做完,很多外交方面的专家认为很有深度。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是一个还算勤奋的人。通过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人格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性格,是否可以通过成长,追求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格呢?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会听到一个词INTEGRETY,这个词就是指人格的完整性。这恰恰是我们教育中欠缺的部分。其实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成功与否,人最大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来自精神层面的。
我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时,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讲道:自己出生在河南最贫穷的农村,十几岁前从未读过书,只是在家放猪。这时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出外读书,他母亲把家里仅有的面粉做了几个馒头,给他带上。跟他说:你要出去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有前途。当时他还不太愿意出去,就问他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他妈妈说:到秋收,你就能回来看我们了。这样他就和一个远房亲戚走了。可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再也没见到他的父母。谈到这里,我问:“如果当年你妈妈不坚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会怎样呢?”其实我的问题是有诱导性的,我想让他说,如果人不接受教育,会依旧很贫困这类的话。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其实并不在乎,如果我留在农村,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饿死。”他的话给我很大的震撼。
我是1998年采访他的,但至今有人问我对哪个采访对象印象最深时,我仍然说是他。诺贝尔奖对许多人都是终生难以企及的。但在亲情和伦理面前,相对于人的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和刺激每个人追求成功的时代。但在成功之上,是不是还有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人格,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础和基石。
另外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采访王光美女士。在特殊的年代中,她经受着一种排山倒海一样的、能把个人撕碎和吞噬掉的压力。她给我讲道:当时她身边有个工作人员,教她小女儿唱打倒她爸爸妈妈的歌谣,并怂恿女儿当着王光美的面唱。可以想象这种设计是非常刻薄和阴毒的。我同她:你后来找到这个人了吗?她说:“我不想知道。我要是想知道,这个人会倒霉的。所以我根本不去问,不去调查这件事。”在受到了巨大的不公之后,能去宽恕,不去追究,我认为这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这些心灵的震撼和撞击,对我的人生观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可能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可能有人会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摘自《作家文摘》2011.3.22)B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