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中学生数学预习的几点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sh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学习成果的基础,搞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反之,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
  【关键词】数学;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学好新课,提升学业成绩的前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搞好了课前预习,对新课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就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疑点,从而促进知识的及时消化与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坚持引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应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端正预习态度。
  一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有目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乐习、善学。二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不怕吃苦的精神。因为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问,需要他们知难而进,去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三是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上新课扫清部分知识障碍,通过查漏补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课前预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四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虽然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尽相同,但都应相信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能逐步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安排时间。
  学生课前预习时,应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课前预习的时间安排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当天预习第二天要学的新课;二是提前一周预习下周要学的新课;三是先初学一遍新课,然后在上课之前再预习一下即将要学习的内容。预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或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预习时应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科学安排,对比较容易学的内容,大致看一下就行了,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预习比较难的内容上,同时要注重劳逸结合,确保锻炼和睡眠。
  三、掌握正确方法。
  一是要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时应先粗读教材了解本节知识的大概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细读。主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及例题(包括证明、解答以及所使用的符号、解题格式)等必须反复阅读、体会,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应特别要求学生读例题时,能对证明或解答中省去的地方作出补充,应用什么旧知识(概念、定理、公式)加于确认,甚至提出不同于书上的解法。
  二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预习时要多思多想、多分析,多问一些为什么?如在研读例题时,就应认真思考例题中蕴涵了下列哪些数学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解题时应用了下列哪些技巧与方法: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等,在此基础上对例题进行变式,拓展引伸。对新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尝试,推导和探究,从而导出新知识的结论,甚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自主解决知识疑点。在预习的过程中的疑点,要通过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参考网上资源等方式,并结合教材加以理解。这样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提高预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预习时还要多问。多问就是准确的向老师、同学说明在哪一点或哪几点上存在的疑问,并力争在交流讨论中解决。对在预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等,要作好预习笔记,力争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加以解决。
  四是及时训练检验效果。预习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现成知识和结论,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践探究法进行预习。因此,在预习时要亲手作实验、亲手实际操作、亲手做练习题、亲手写出解题过程。如“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预习时学生要亲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和假设,再操作验证得出结论。要充分应用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问题,这样既可以验证预习效果,加深对新教材理解,又能让教师发现学情,以便课堂教学抓住重点、难点。
  四、注重预习反思。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精髓,这种能力更接近于创造能力。因此,预习后学生必须学会反思预习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一是回顾预习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重要概念、结论;二是要思考预习内容与过去所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三是要明确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四是是否完成了预习提纲中的目标任务;五是自己尝试性练习的结论是否正确合理,严密完善,结果与题设是否相符,解题方法是否最佳。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这些练习题还可以怎样变化。预习后的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品质,并能取得巩固概念、开拓思维、总结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效果。
  培养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有多种形式和途径,但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要自觉接受预习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师生共同的长期努力,才可以收到实效。
其他文献
我国在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决定了中国老龄化事业的工作重点在农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引导之下,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提出有助于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培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和生本课堂的
长久以来,我国初中学生都担负着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减轻初中学生的负担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界以及家长关注和呼吁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这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根据笔者的多年执教经验,总结了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主要成因,探讨了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后进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学习频频出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们大多从学生方面着手,讨论、总结如何给学生分组,学生组内如何分工等等问题。本人认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合作学习内容也应该是有选择的。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选择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观察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起到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领域的不断深入开展,教育在一步步向着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这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观念指导下的教
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rn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实现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田间倒伏倒折率低、机收籽粒破损率低的“三低”为重点,集成配套选用籽粒脱水快的
期刊
人才资源是组织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指的是人力资源中在一定的岗位上工作,并能够胜任这一岗位,具有较高的素质,已经或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受到社会一定范围认可的较大贡献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在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绝对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不再完全是以资本投资和规模经营等传统方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正式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经三十多年,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不断增大的政策性的弱势群体——“失独家庭”。这一弱势群体的扩大引起社会各界
【摘要】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些体会。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里取向,是人的主体性张扬和个性确立的最高表现。创新教育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我能创新”,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