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叶酸对患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叶酸的服用;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叶酸的服用,在治疗效果上比常规的降压治疗效果更好,效果显著。结论: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与多发的疾病,它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医学研究领域中,叶酸能够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有所缓解和治疗。为了能够证明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的疗效更显著,笔者经过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中位数为56.5岁。患者入选标准为:患者均患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其临床的症状反应为头痛并伴有恶心与呕吐的症状,还有眩晕、耳鸣,甚至出现了心悸气短与肢体麻木的现象,并且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临床的诊断,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同时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患者并未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在近2到3年内无癌症与心肌梗死等能够影响本次实验的其他症状,对两组实验进行在年龄与性别,以及血压与病程等方面做科学与合理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接受常规的降压治疗,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作息时间与生活规律的调整。而实验组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之上,对患者再进行叶酸的治疗[1],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有效说明,并且让患者清楚在使用本药时需要注意的禁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与突发状况[2]。患者需要每天在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服用大约5.0毫克的叶酸[3],并且需要保证每天服用一次,两组患者的治疗与观察周期均为12个月。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患者予以血压的检测。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其需在每日上午10点之前,进行症状的问询,并讓患者在无压力的状况下平静大约5分钟,然后依托台式的水银柱状的血压计进行血压的测量。并且需要在实验的12个月之内对两组的患者予以全天候式地动态血压记录,其中包含记录24小时之中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数值上的变化情况。在观测指标中,还需要对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常规检查予以重视,比如:对血糖的高低、肝功能是否正常、血脂的高低、尿常规等检查项目的分析,并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予以实时地观察并做以记录。
  1.4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降低,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有效: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治疗;无效: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并没有得到降低,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病例之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
  2、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的统计数据详见表一。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是心血管疾病诱发的主要原因,在医学领域,许多医学书籍与药理中都明确记载,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同心肌缺血的疾病在发生过程中,会带有显著的昼夜变化,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需要依据其变化的特征,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峰期进行叶酸的控制。叶酸能够辅助患者对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造成的高血压的控制与平衡,能够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症发生的可能。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能够发现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常规降压治疗要高出4.90%,P<0.05,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语
  本次临床实验中对患者采用的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服用叶酸的方法,对于患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型高血压病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恢复地更加快速,更具有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国栋,林凯,黎映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成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02(11):01-03.
  [2]张岩,霍勇.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05(01):02-03.
  [3]高峰杰,吴东阳.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02(14):03-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4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4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年龄10个月~14岁。采用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27例(63%),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10例(10%)。4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31例(72%);有效7例(16%);无效5例(12%),总有效率为88%。结论:确诊后必须给予足剂量、足疗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与药物联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2013年间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分别接受诺雷得,米菲司酮治疗及无药物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影像复查结果评分。结果:接受诺雷得及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均显著好转,术后恢复怀孕情况,两个药物治疗组未见显著差异且均高于手术治疗组。复发情况上,诺雷得治疗组复发率最低且低于应用米非司酮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上胃肠道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进行诊断,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观察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观察和分析其的病理学形态,并对肿瘤的大小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根据这些指标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在13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阳性表达120例,占90.9%;CD34阳性表达为90例,占68.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着重探讨体态语言在肝科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护士恰到好处地运用好体态语言的沟通技巧,向病人传递积极的信息,解决病人的需求,来增加无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增进护患关系。结果 体态语言的临床运用使肝科病房内病人的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护士在肝科病房内积极应用体态语言。  关键词:体态语言;沟通技巧;肝科病人  在社会实践中,人与人之间除了广泛地运用语言交流外,还常用一种无声的方式进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涡轮牙钻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2月至2013年8月诊治的下颌阻生智齿135例,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切割牙冠去除牙周阻力拔除中低位阻生智齿。观察术中进展情况、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局部肿胀、张口受限情况。结果 应用涡轮牙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以缩短手术时机,减少出血,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应用涡轮牙钻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可以达到微创的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临床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保守内科治疗,一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微创血肿清除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组,p<0.05;对其进行随访,微创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患者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2h内冠状动脉再通率、急性期4w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疗效优于尿激酶,溶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60例,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在运用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办法之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科学的护理办法,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护理措施  支原体肺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应用CT、B超定位引导的价值。方法:制定合理的穿刺计划后,在CT及B超引导下,在C形臂检查床上操作。结果:穿刺建立引流通道77个部位,最终全部穿刺成功,其中CT定位引导下穿刺成功45个部位;CT联合B超引导成功12个部位;B超引导下成功20个部位。结论 在进行PTBD操作时,合理运用CT、B超引导能明显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X线计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痞散结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科门诊确诊FD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症治疗,试验组给予经验方四君子汤加减,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分别复发5例(9.1%)19例(35.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