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营建土建筑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非常普遍。至今还有大量的土建筑遗址得以较好保存,并且成为探寻这些地区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遗存。这些土建筑的建造工艺,可以指导今天在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本文以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研究和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土建筑;遗址;交河故城;保护理念;探索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6-0001-09
  
  1 引言
  
  土建筑遗址,是人类历史上遗存下来、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或载体建造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遗址。主要建造形式有夯筑、土坯砌筑、垛泥砌筑、木骨泥墙和生土挖造等,涉及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壁画等多种文物品类。我国的土建筑遗址遍布各地,但以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分布、保存的最为集中和典型。
  土的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和建造工艺决定了土建筑遗址的脆弱性,在长期的自然营力作用及人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土建筑遗址病害普遍发育,急需实施保护。就国际范围而言,相对于木构和砖石建筑,土建筑遗址的保护在整个保护领域起步较晚并长期处于摸索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土建筑遗址保护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目前国际上土建筑遗址保护研究的主要机构是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and Sites)下设的土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另外,设在意大利的ICCROM与美国的盖蒂保护所等对土遗址的保护也有一定的研究。
  国内土遗址保护工作开展更晚,有关土遗址技术保护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在少数几个地方进行土质遗址科学保护研究试验。在国家重视保护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物的大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不懈努力,至本世纪初,土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部分已达较高水平。土遗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遗址的病害及破坏机理,如病害成因研究,指出风、雨、温度、洪水、地震等自然因素都可对土遗址产生破坏;土遗址的风化机理研究。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环境和土遗址保护的关系研究,现代测试手段的大量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遗址保护的发展;土遗址的建筑形制研究;土遗址的保护加固技术研发作了大量的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土遗址表面防风化加固材料的研究更是近年来的热点。另外,关于灌浆材料和锚固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关土遗址的规划和管理方面,近年来如长城、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交河故城、西夏王陵、高昌故城、居延遗址等一些大遗址都先后完成了保护规划或正在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这些重要遗址均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遗产保护得到中央政府的极大关注,投入较多资金开展有关土遗址保护方面的科研攻关和工程实践,大批土建筑遗址被列入近期和未来10年的保护规划,包括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甘肃境内的玉门关、河仓城、长城、居延遗址、锁阳城遗址,宁夏西夏王陵等一些重要土建筑遗址,已经实施或准备开始抢救性保护工程,为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一个好的、成熟的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在确保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建筑遗址保护技术的研发和保护实践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对古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及乡土建筑的保护理念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形成了公认的保护理念,但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理念和认识还不很明确,甚至存在争议。就拿土建筑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为例,不同的承担单位对土建筑遗址保护设计所采取的设计思路、理念、保护措施和侧重点都不一样。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保护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明确土建筑遗址的科学保护理念,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等国际普遍认可的国际性文件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大框架指导下,将带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探讨一些适合于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理念和原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 土建筑遗址保护相关理念的探索
  
  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理念,顾名思义,即对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在探讨这一理念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探明土建筑遗址的特性,对影响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破坏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对保护目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分清根由、有的放矢,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
  
  2.1土建筑遗址的特性及影响其保存的因素
  土建筑遗址的特性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一、土建筑遗址以生土为基本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单一,建筑形态可塑性强,工程的可逆性很差;二、相对于木质和砖石质文物而言,土建筑遗址极为脆弱、易损,耐久性和抗风化能力弱,自我保存能力很差;三、土建筑遗址体量较大,且多以露天保存为主,受环境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保护。
  影响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为和自然两类。人为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历史上遗弃和战争的破坏;另一种是不当修缮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第三种是由于土建筑遗址的价值没有全面评估和揭示而被随意改造和利用。至于自然因素,指土建筑遗址在自然状态下的老化、风化、崩塌、解体和侵蚀,以及受到生物活动的侵害等。
  
  2.2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探索
  土建筑遗址保护的核心目标在于控制或消除导致其破坏的因素,并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新的破坏,进而达到维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全部有效文化遗产信息、增强其保存延续能力的目的。土建筑遗址基本以泥土或泥土的简单加工形态为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很强的易损性和脆弱性,加之大多直接暴露在野外,保存环境恶劣,使其比砖、石、木等类的古建筑更容易遭受人为及自然因素的侵袭破坏,故其保护理念应该更加全面、细致和科学,并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方能真正实现土建筑遗址的有效保护。
  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核心,在坚持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和一般准则的前提基础上,具体回答土建筑遗址应不应该保护、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目标、怎样进行保护、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程序以及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原则等。
  2.2.1土建筑遗址应不应该保护
  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按照中国现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精神,凡是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土建筑遗址是明确列入文物法保护范围和对象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土建筑遗址往往由于体量大、分布范围广,加之是用土这种司空见惯的材料做成的,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和轻视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偏见和错误认识。就拿举世闻 名的万里长城而言,长期以来对其也未进行过全面的普查、评估和保护,仅仅对一些砖石构造的墙体和关城遗址部分进行重点保护,这种现状直到近五年才得到初步改变。因此,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首先要树立土建筑遗址是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切有价值的土建筑遗址应该依法进行保护的正确意识。
  2.2.2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特殊要求及应该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将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缩小为狭义的工程性保护。应该强调,本文探讨的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首先是倡导多种学科、多种手段的综合保护,而不仅仅指狭义的开展保护工程。也就是说,针对土建筑遗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利因素,确立全面保护的原则,分清问题,辨证施治,重点治理,综合防治,才能满足土建筑遗址有效保护的客观需要。在总体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分别确定相应保护手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就其保护手段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别,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就其保护措施而言,主要有本体工程干预、保存环境综合治理、安全防范、监测、日常维护与管理等,而且这些措施和手段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土建筑遗址的特性决定了它一方面对保存环境和保存条件要求很高,一旦遭到破坏,其文化信息的丢失程度就会很大。另一方面对修复的工艺和材料而言,选择的余地很小,难度很大。这就对土建筑遗址保护在贯彻和遵循文物古迹一般原则和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第一,土建筑遗址保护要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注重日常的随时保养,注重综合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及时排除险情隐患,杜绝人为破坏因素,防止形成大的自然损毁。日常维护、管理和监测在土建筑遗址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保护工程,因为如果没有日常维护,往往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像管理不善导致的任意攀爬、踩踏,以及随意开挖、耕种等不当行为,都会对土建筑遗址造成严重威胁。
  第二,要对土建筑遗址进行积极的保护,强调对存在的病害进行及时干预维修。土建筑遗址的特性决定了土建筑遗址完整保存极其困难,也同时说明了保存至今的土建筑遗址的极其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土建筑遗址保护维修工程的策划和实施应该积极、主动、果断,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遏制破坏的持续,增强其延续能力。
  第三,要把改善土建筑遗址保存环境放在与本体干预同等重要的位置。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灾害,如洪水冲刷、风蚀、流沙掩埋等威胁,对土建筑遗址的保存而言,都是致命的。要在保持土建筑遗址保存环境风貌的前提下,积极采取防风、挡沙、防洪等工程技术的手段,改善文物保存环境。
  第四,在讨论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同时,还要关注它的展示。保护和展示的关系是辩证的,需要把二者相结合。对遗产的展示不只是保护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保护的终极目标之一。保护是对价值的保存,展示是为了价值的弘扬,保护就是为了展示。这关系到公众对遗产全部历史、科技信息和审美价值的真实、准确的理解与享受,也关系到遗产的长期保存。这两项工作应该是密切配合,互相配合的。保护工作要考虑展示的需要,展示工作也应将保护工作纳入其中。
  2.2.3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程序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将文物古迹保护程序分为6步,依次是“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订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参照《准则》和我们多年从事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经验,可将土建筑遗址的保护程序分为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保存现状评估,制订保护规划,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如果不需要干预,则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监测和展示;如果需要干预,则开始现场详细勘察,提出初步保护设计方案,进行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筛选保护材料和措施,现场小的范围测试,请相关专家评估,修改完善保护方案,最后实施保护工程。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维护和监测要始终贯穿于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具体程序见图1。
  


  2.2.4土建筑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的原则
  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我们认为,土建筑遗址保护工程开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最小干预原则
  在实施土建筑遗址本体干预过程中要强调适度维修原则和最小干预原则,防止过度加固对遗址价值的真实性形成保护性破坏。土建筑遗址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尤其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想法。设想把范围很大的土建筑遗址罩起来,进行大范围的修补复原使其焕然一新,或通过加同使其变得砖石一样坚固都是违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土建筑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目标应该集中在遏制病害,提高自我保存能力,尽可能地延长其保存寿命。因此在进行土建筑遗址保护时,在确保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只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
  (2)可识别原则
  可识别原则要求技术保护处理的部分与土建筑遗址原有部分的性质和外表相协调,但又有区别。
  (3)可逆性原则
  在没有实施保护之前,我们不可能一次把影响遗址保存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周全,所以在土建筑遗址保护干预措施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取可逆的方法和措施,保护中留有余地,以便出现问题时再次处理。
  (4)保护材料与遗址的兼容性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在土建筑遗址保护中,首先要保持土建筑遗址的色泽和质感,即实施保护后的土建筑遗址必须保留遗址土原有性质和质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保护中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充分认识要保护遗址土的性质,在保护加固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与之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实现保护前后遗址与保护材料最大兼容性、保护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5)传统材料与工艺的科学化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研究和发掘土建筑遗址传统材料与工艺,尽可能地使用土建筑遗址的原有工艺。土建筑遗址传统材料与工艺的挖掘及其科学化,能很好地解决兼容性的问题,也能使原有的信息得到尽可能多的保存。
  
  3 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在交河故城保护中的应用
  
  丝绸之路新疆段——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一期)于2006年6月开工,主要实施了包括大佛寺、东北佛寺、塔林等文物本体和交河故城部分危崖体的保护。2008年12月,该工程顺利通过新疆文物局组织专家组的验收,认为该工程是目前土建筑遗址保护的一个范例。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正确理念的指导和科学保护程序的贯彻。
  
  3.1实施交河故城文物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交河故城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西部,曾经是丝绸之路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交河故城遗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巨大、保存较好的生土挖造和垛泥建造的土建筑遗址,对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历史、中亚文明史、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保护并延长其寿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 实意义。
  经过几千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交河故城存在墙体失稳、开裂、坍塌、墙基掏蚀、表面严重风化、崖体开裂坍塌等多种病害(见图版1—6),一些重要土建筑墙体存在着随时垮塌的可能,急需抢救性保护。
  
  3.2交河故城保护的目标、手段和措施
  交河故城保护的目标,就是通过支顶加固技术、锚固与灌浆技术、表面防风化技术来增强遗址抵御自然风化和突发灾害的能力;加固其崖体,阻止因崖体坍塌而导致文物本体的毁坏,延长遗址寿命;通过建立防洪体系,改善遗址保存环境,避免洪水对遗址的冲刷;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为遗址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游客监控系统、铺设游客行走路径、设立展示牌和工作人员巡视。达到更好地为游客展示服务和阻止游客攀爬对遗址带来破坏。
  
  3.3交河故城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程序
  和其他土建筑遗址一样,交河故城主要保护的措施和手段为工程干预、日常维护、监测和管理等。本世纪以来,按照规划相继实施交河故城防洪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和抢险加固工程。下面,我们专以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为例,来说明土建筑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程序:
  (1)交河故城保护前期研究
  交河故城在一块柳叶形狭小台地上,依地形因地制宜规划建造的。以中心大街为中轴线,规划出官署区、寺庙区、民居区,以及与中心大街相联结的众多的街巷道路。交河故城遗址建造工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整个建筑是从地表向下在生土中挖成的,这类建筑多为窑洞式建筑、地穴、半地穴、井等,少量为庭院式建筑。另一类是挖、夯、堆砌等工艺方法相结合构筑的建筑物,这类建筑多为庭院式建筑及佛塔、佛坛等。
  交河故城是我国西域重镇,自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4世纪一直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门户,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创造过辉煌的车师文化、高昌文化以及高昌回鹘文化。它在我国西域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出土的众多文物集中反映了历史时期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对于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我国西域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交河故城在唐代的城市布局规划,建造工程技术和以城市南北主干道和次干道及东西向支路、巷路来区划功能分区及处理城市所处狭长台地大尺度空间的规划构思,这在我国城市建造史上较为罕见。交河故城巧妙地运用减地法和自然地形营造生活空间,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利用原生土和夯筑土相结合,施工工艺独特,历年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更是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另外,交河故城融汇了东西方的精髓,它是研究我国西域乃至中原、中亚、欧洲古代科学技术的活标本: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西域人民辉煌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
  有关交河故城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外的考古探险队,使得交河故城大量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最早从事交河故城研究的人员为黄文弼先生,1956年8月,新疆首屑考古专业人员训练班的师生,对交河故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此之后,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交河故城进行过不止一次的调查和局部测量。1998年,李肖对交河故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关于交河故城的保护,1977—1982年,国家先后投资40多万元用于交河故城的修缮,虽然当时采用的保护技术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延续遗迹寿命、减缓遗迹损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992—1995年,中日两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开展了全面保护和维修交河故城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在交河故城进行了遗址土工程特性研究,并开展了多次Ps材料的加固试验,这都为开展该项工程积累了经验。
  (2)交河故城保护规划编制及保存状况分析
  2003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编制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我们依据此规划和2004年颁布实施的《吐鲁番市交河故城保护管理办法》,开展了交河故城保存状况的初步调查与分析,发现交河故城遗址土体存在着严重风化、开裂、坍塌、根部掏蚀、崖体开裂坍塌等病害,严重威胁着交河故城的保存,急需工程干预。
  (3)交河故城的勘察
  2005年受新疆文物局委托,敦煌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投入20多名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现场勘查和大量室内试验,从遗址价值评估、赋存环境、遗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遗址病害及成因分析以及保护建议五个方面形成了交河故城勘察报告。
  (4)相关保护措施的实验与研究
  为验证所采取措施的可靠性,在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开展了保护措施的室内和野外试验,如锚杆的拉拔试验,Ps材料加固土建筑遗址的相关工艺试验,Ps材料渗透特性的相关实验等,凝练出具体的保护技术与施工工艺。
  (5)交河故城保护方案编写
  进行文物本体及崖体测绘,组织相关人员针对遗址存在病害,编制交河故城抢险加固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6)施工方案补充勘察与设计
  再次组织人员进行施工设计调查,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意见,补充相关资料,完成勘察施工设计方案,并上报新疆自治区文物局组织论证。
  (7)施工方案的修订
  根据新疆自治区文物局论证意见,进一步修订施工方案。
  (8)工程实施前现场试验
  为确保有效保护,在工程开工之前,按照文物保护准则中先试验的原则,开展相关实验,并邀请文物保护、考古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
  (9)工程的实施
  通过招标选择具有文物保护施工一级资质和相应技术力量的单位承担工程实施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难题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专门技术攻关,为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0)日常维护、监测及遗址的充分展示将作为保护管理机构今后的重要工作加以重视。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监测制度,由专人负责。在充分展示遗址价值的同时,也要展示保护工作的过程,逐步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3.4土建筑遗址保护的一些原则在交
  河故城保护工程中的应用和体现
  3.4.1最小干预原则
  无论在交河故城文物本体保护,还是在崖体加固,均很好地贯彻了“最小干预原则”。所采取的加固措施如:Ps表面防风化喷洒渗透加固、砌补支顶加固、锚杆锚固、裂隙注浆加固等,在满足遗址稳定性需要的前提下,均尽可能地使之符合最小干预原则。如在墙体裂隙砌补时,并不是把整个裂隙都填满,而是只填充一部分,使其能够抵御风化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保留垛泥的原有形制,保留土建筑遗址的历史沧桑感,图版7、8为东北佛寺墙体裂隙砌补前后的对比照片。在处理大佛寺一块倾斜墙体时,由于不清楚这一小段墙体倾斜的原因,我们不是把它扶正,而是按照倾斜的现状加以保护,尽可能保存一些历史信 息,图版9、10为大佛寺倾斜墙体保护前后的对比照片。另外在一些本身有洞,在不影响遗址稳定性的情况下,仅对孔洞进行防风化处理,而不是采取填补的措施。
  3.4.2可识别原则
  夯筑和砌筑垛泥用于修补根部不规则凹进墙体时操作性不强,所以我们在做此类病害的加固时,采用了和原土建筑遗址性质相同的土制作的土坯进行支顶加固。在加固过程中,我们要求土坯支顶加固部分既能与土建筑遗址原有部分的性质和外观相协调,又有可被专业人员清楚区分的效果(图版11、12)。
  3.4.3可逆性原则
  加固材料的选择,我们遵照了可逆性原则。针对其极为干旱的环境,我们在交河故城文物本体防风化保护中使用了无机Ps加固材料。该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硅酸盐,加固强度可控。我们深入研究遗址土体的物理、化学、力学和水理特征后,采用现场筛选的可行工艺,使得加固后土建筑遗址的抗风蚀和雨蚀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不改变遗址土的色泽和质感,而且不存在有机加固材料的老化问题。一旦发生问题,还可进行再处理。图版13、14为交河故城PS材料加固前后的对比照片。
  在支顶加固中,如果没有研发出成熟的技术之前,可采用临时的结构支顶措施,一旦有可替换的技术,即可予以替换,如过去的钢结构支顶已被锚固与灌浆技术所替代。目前采用的土坯支顶将来可用改性材料所替换,等等。
  3.4.4保护材料与遗址的兼容性及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在灌浆材料的选择方面:对文物本体,我们主要使用PS-C浆液,其中c为遗址坍塌后的土体,与遗址土体性质基本一致的,经过机器研磨后,选择一定粒度的土体,去除土体中的大部分盐分,按照一定的水灰比配置成PS-C浆液,埋设注浆管,用注射器对土建筑遗址裂隙进行灌浆。这种浆液与环境不仅有很好的协调性,又较好地解决了灌浆材料与遗址土体之间的兼容问题。图版15为埋设注浆管,图版16为文物本体裂隙注浆。
  3.4.5传统材料与工艺的挖掘及其科学化
  在土建筑遗址中,有将木材置入建筑墙体中提高其内聚力和强度的事例,因此,我们就对木质锚杆是否适合于土建筑遗址锚固展开了研究。经过大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其锚固力、灌浆材料及锚固工艺,最终研究结论为,木质白蜡杆和楠竹复合锚杆可为较小遗址土体提供足够的锚固力,PS-C为较好的锚固注浆材料。在能够满足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均采用木质锚杆及楠竹锚杆等传统材料,进行交河故城危土体的锚固,成孔也使用人工手钻,避免震动对土建筑遗址造成伤害。(图版17、18分别为木质锚杆和锚固现场。)
  
  3.5交河故城土建筑遗址的展示
  为让游客更好地参观和游览交河故城,在人口的崖体前设置了一个导览图,铺设砖路和木板路,既引导了游客参观路线,又可避免游客随意走动对遗址的踩踏。参观路线沿途设有一些警示和说明牌来提醒游客注意保护遗址。一些重要土建筑如大佛寺、东北佛寺、官署等处均有土建筑名称、功能等的详细介绍,有利于游客更好地了解交河故城。保护工程结束后,将在适当位置展示遗址保护所采用的措施等工程施工过程,让游客了解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另外,建立监控系统,在游客参观期间,设有专职管理员等有效地解决保护与展示的矛盾。
  
  4 结论
  
  (1)借鉴《中国文物保护准则》,探讨了土建筑遗址应不应该保护,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目标、手段和措施,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原则,土建筑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关系,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程序等,初步形成了一套土建筑遗址保护的理念。即:在充分认识土建筑价值和保存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保护工作程序和保护原则,采用必要的成熟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土建筑遗址本体及环境实施及时的保护。日常维护和监测要贯穿土建筑遗址保护的全过程。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过程的展示应作为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高度重视。
  (2)以交河故城保护为例,对土建筑遗址的理念进行了应用并加以阐释和验证。实践证明,良好的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可确保土建筑遗址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展示。
  (3)本文只是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初步探索,今后还需要在保护理念方面开展深人的研究和探讨,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来指导我国越来越多的土建筑遗址保护工作,使得我国珍贵的土建筑遗址类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可持续而又真实、完整地保存。
  


  


  

其他文献
2010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会于2010年9月14日上午在上海东华大学召开。柴剑虹秘书长主  持会议,东华大学校领导殷耀致欢迎词,郝春文会长作了《论敦煌学》的主题发言,张先堂、马德等对近期  在敦煌、高台等地举行的敦煌学会议研讨情况作了介绍。  9月14日下午,2010“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三教四楼演讲厅开幕,敦煌  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虹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分别作了《
期刊
内容摘要:《山海经·北山经》载有三条向西流入渤泽的河流杠水、匠韩之水及敦薨之水,杠水即贯穿汉代敦煌郡的疏勒河干流,匠韩之水即今瓜州县之榆林河,敦薨之水即今敦煌市的党河。敦薨本系月氏语,张骞称敦煌,乃因战国秦汉时期敦薨与敦煌同音,故知《山海经》之“敦薨”即敦煌。汉武帝在敦薨地区建县建郡,遂据张骞所说“敦煌”,命名为敦煌县、敦煌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谓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说敦薨之水“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抢救保护项目为例,结合项目的具体实施,分别从现代先进项目管理理念的引入、文物保护工程的特点以及项目实施地区的区情等三个方面,就大型文物保护项目组织管理运作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区大遗址保护项目: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6-010-04  大遗址是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
期刊
内容摘要:早期的敦煌研究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对西域的开发。从乾隆时期敦煌的地理描述直到载澜在乌鲁木齐向伯希和展示其敦煌文书,一百五十年间的敦煌研究是近世敦煌学的滥觞期,是“敦煌学前史”。当清代的流放地增加了西域的时候,西域流放者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经行之地的敦煌。嘉庆年间的流放文人徐松是其中值得注意的个案。徐松对敦煌的研究体现在其《西域水道记》中。在这里,传世史料、田野调查与碑刻资料的印证是“三重证
期刊
内容摘要:利用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奠高窟洞窟现场对壁画颜料进行了检测。对比以前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石窟寺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中凸显出了极佳的便携性,并且具有分析速度快、结果较为准确的特点。  关键词:莫高窟;便携式x荧光光谱;原位;无损分析;壁画;颜料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06)-0077-05
期刊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维摩诘经注》写卷为北朝写本,以大字为标目,小字书写注文,其体例为单注,而非“子母注”或集注。写卷背面也是《维摩诘经》注解,是抄者对写卷正面内容所作的补充,应定名作“维摩诘经补注”。该件写卷正背面可视作一个整体,作为《维摩诘经》早期注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文献;维摩诘经注;子母注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
期刊
内容摘要:土遗址所处的环境不仅是影响土遗址自然寿命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确定各种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对杭州良渚遗址进行的调查,提出可用含水量、相对湿度、潮湿系数三个参数,定量地界定“潮湿环境”。即下述三个条件有一条满足即可以界定为潮湿环境。1.当与土遗址紧邻土体的年均含水量大于25%或者直接与水体相邻,并且使遗址土体的年均含水量大于18%;2.当土遗址周围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6%;3.当
期刊
内容摘要: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境内现存有都城札不让以及皮央、东嘎等处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遗址,对于这些佛教遗存的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意见认为这些遗址内现存的佛教殿堂年代均不会早到15世纪,本文从考古学和文献学两方面的证据提出,上述佛教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不应当轻率地否认其中早期遗存_的存在。  关键词:古格王国;佛教遗存;阿里考古  中图分类号:K874;G256,4 文献
期刊
石窟考古与艺术
期刊
内容摘要:论文通过对武威博物馆藏的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特征及其背景的分析,并对照敦煌第465窟及相关造像义理与风格,否定了这组塑像制作于明代说,其制作之地极可能是在13世纪中期的西藏,并证实了它们在汉藏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武威塑像似乎与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有着密切关系,萨班极有可能在举行喜金刚坛城仪轨时使用过这组金铜佛像。  关键词:藏传金铜佛;喜金刚;大黑天;敦煌第465窟;汉藏关系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