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凸显出兴趣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优先考虑和采取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初中生 兴趣 培养 实践
  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和过程,需要个人情感的参与,其中,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是一门严谨、抽象的自然科学。要领悟和实践好物理学科中定理和规律,学生就必须勤思考。这首先就需要学生有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一、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引入磁现象时,通过播放了一段图文资料。《晋书·马隆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三世纪时智勇双全的马隆在一次战役中,将敌军引至一条狭窄的山谷中,身穿铁甲的敌军个个都被吸住,动弹不得,而马隆的兵身穿犀甲,行动如常,敌军以为马隆的兵是神兵,故而大败。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着,甚感迷惑,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这时,引入“磁现象”教学内容,学生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
  二、引入生产、生活经验知识
  理论来自于实践。同样的,物理知识也是从实践,尤其是生活实际中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物理知识,这就使学生备感亲切,感觉物理就在身边,并不深奥和难学。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又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生在对科学的理解中获得发展兴趣。如在讲压强时,图钉的钉帽做得很大,而钉尖做得很尖,为什么?通过探究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后,让学生解释茫茫雪原,浩浩无边,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一个陷入及膝的雪中,寸步难行。而雪橇使另一个插上翅膀,疾驰如飞。为什么?这样让学生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开展演示实验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实验,特别是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因为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会吸引初中生。如笔者在讲大气压是否存在时,做了两个演示实验。(1)覆杯实验。把玻璃杯中倒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倒过来,看到纸片不会掉落,水不会洒。(2)瓶吞鸡蛋实验。把剥了皮的熟鸡蛋小口朝下堵住瓶口,鸡蛋不会掉进瓶里。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放进广口瓶里,然后把剥了皮的熟鸡蛋大口朝下堵住瓶口,看到鸡蛋掉进瓶里。这时学生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很容易激发他们进一步探求大气压的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
  我们知道: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尽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物理概念、规律的抽象难懂,好多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又无法用实验演示,这给学习物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如果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将物理知识由静到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使学生兴趣倍增。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最佳时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笔者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引入:1912年秋天,远洋航轮“奥林匹克”号与较小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同向航行,但是当二船平行的时候,突然小船竟然扭头几乎笔直地向大船冲来,结果小船把“奥林匹克”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学生看得入神,却又非常惊讶,很想弄清楚为什么。又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情景,这样会紧扣学生心弦,引学生入胜。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中学生由于思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常常不满足教科书上现存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而喜欢自己寻根究底。鉴于此,我们不能把他们的物理学习囿于课堂,而要引导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也就是说: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应指导和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比如:(1)开展趣味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2)科技小制作。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和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4)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如调查当地噪声污染、用电、环境污染等情况,通过这些,他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对物理知识就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 张振生. 关于激发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探讨,《考试:教研版》,2009年第7期.
  [2] 侯英红. 实践中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之探究,《中学时代》,2013年第10期.
  [3] 倪明旺.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式,《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第2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永安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补充和选择准确、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史料,既可增加历史信息,增强教学真实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又可促进“论从史出”史学观念的树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 选择 运用  一、引言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基本素材和资料,通常包括:各种经典文献、图表、笔记、历史遗
读过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人,总忘不了首尾那四段(首尾各两段)率真而活泼的文字。“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別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多向互动,保持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生态均衡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互动把所有的课堂环节赋予新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新课程的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师生互动 有效性 差异公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它关系到新课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倡导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 拓宽 开发 利用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课程资源的认识上,我们存在众多误区,未能真正准确地把握课程资源的内涵,通常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以及一些教学用具,忽视了
【内容摘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所向往的,也是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目标,我们应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掘不同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就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因材施教谈了几点看法:首先,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其次,知识和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最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需要抓住教材中的“小切口”,也就是寻找到文本中能触摸到“灵魂”的入口,一篇文章只有注入了“灵魂”才能有生命,有血肉,有筋骨。过简或过繁的课堂实践都是没有找到恰当切入口的课,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也要有“强主干,删枝叶”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教材中的“小切口”,教师才能成为触摸文本真正内涵的使者,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关键词】触摸 文本灵魂 小切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师生投入也都较大,然而收效甚微。近读叶圣陶等名家作文教学论,希望能够理出思路。概括说来,我觉得作文教学要思考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什么作文才是好的作文  好作文应该有个标准,有了标准,教师才好教,学生也才好学习。  叶圣陶在《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中说:  作文应该“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与诚字正相反的。在有些人的文字里,却犯着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无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给中国社会的工业经济、教育都带来了冲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工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结构层次的计划安排,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需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目标。本文基于高中生物
【内容摘要】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目的是变革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要遵循学生的年龄、身心的特点,让学生萌发探究的兴趣,加强探究意识,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把教师的指示性探究转变为自发性探究,同时教师要使探究内容由抽象到具体,这样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中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探究的成功,英语课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因而,若想高质高效教学,教师则需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一般而言,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具有如下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师生都精神饱满,积极热情。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枯燥,教师需热情引导与指导,学生需积极交流讨论;教学井然有序,师生、生生和谐而有序地互动交流,学生主动探究,思维活跃;课堂中,师生双方关系融洽,为完成教学目标共同努力。一言蔽之,良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