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培养写作兴趣为基础,让学生想写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内部动机,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关注力度并不够,更多的是以“强制性”的要求而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甚至可以说是“谈作文色变”,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其实,写作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如果学生是被动的,在写作中不仅难以寻找到好的写作素材,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也会显得较为凌乱,写作也就变成了应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要求上区别对待。
如四年级上写作四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象声词。通过课堂教学而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后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学生不仅字数要达到300字以上,且要能具体叙述一件事或一个场景;第二层的学生只要求其字数达到300字,能用上象声词即可;第三层学生则要求能達到200字以上,用上象声词。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主动去完成写作任务。其次,在训练方式上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如日记式作文,字数不用多,要求学生每天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作文形式表达。如日志式作文,即借助QQ、微信等方式,写一些简短的作文,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高段学生,且要有父母的监管。如学生看了一部喜欢的动画片后可以引导其写观后感,立足学生主体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学生去了某地旅游可以写游记,诸如此类,要转变传统“一周一文”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写作习惯化,让学生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当然,平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奖励,尤其是低段学生,要注重通过积分制、写作存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其兴趣。
二、以改革写作模式为核心,让学生会写
结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主体性还是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作文课堂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如五年级上写作一“师恩难忘”的教学中,更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而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写好一件事,如何通过外貌、语言等描写人物。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此,加强对写作课堂模式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在课堂中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看、听、说等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其掌握写作方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说,要让学生能在小组中充分展开交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如在“师恩难忘”的作文教学中,先以“我最难忘的一个老师”而让学生在说中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以“他为什么让我难忘”引导学生确定所要写的事件,接着引导学生围绕具体事件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对事件进行整理,为叙述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发言,从叙事和人物描写方法上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其次,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注重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然后再给予点拨。如景物描写,很多学生在写景时难以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没有主次之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选择具体的所要描写的景物,先说说要写景物的什么特征,哪些特征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在写作时准备如何安排,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梳理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特征以此展开描写。如写“校园一景”,可突出校园的“景美”和“人美”两个特点,围绕两点选择具体景物展开描写。
三、以丰富写作体验为中轴,让学生多写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不知道要写什么”的现象,其实,这是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的具体表现。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科知识,学生的生活也就被限制在课本中,和生活接触少了,没有生活体验,于是,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对象进行记叙或描写,所写作文也不免空洞而没有感染力。如以“母亲”为主题的作文,都是写母亲如何起早贪黑,在记叙中没有自己的体验。体验是作文的核心,而生活则是生成体验的源泉。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定要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把作文变成生活的再现,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也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个层次。
首先,要注重从低段其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写作。如在低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写“热闹的菜市场”,在写之前,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去菜市场买菜,观察菜市场中的人物、蔬菜,这样,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才能更好地抓住“热闹”这一主题来进行叙述和描写。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变为体验。如学生在学校看到同学闹矛盾了、在家庭生活中看到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在这些看的过程中,内心是怎么想的,对事件的看法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更利于学生体验的生成。最后,要注重以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如要引导学生写“对话”,那不仅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话,也可引导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展开对话活动,在观察和对话中更好地把握人物语言、表情,然后再以作文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更好地写好作文。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正视所面对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从“怕写”转变为“想写”,辅以方法的引导,体验的丰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培养其写作能力。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内部动机,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关注力度并不够,更多的是以“强制性”的要求而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甚至可以说是“谈作文色变”,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其实,写作更多的是学生的自发行为,如果学生是被动的,在写作中不仅难以寻找到好的写作素材,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也会显得较为凌乱,写作也就变成了应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要求上区别对待。
如四年级上写作四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象声词。通过课堂教学而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后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的学生不仅字数要达到300字以上,且要能具体叙述一件事或一个场景;第二层的学生只要求其字数达到300字,能用上象声词即可;第三层学生则要求能達到200字以上,用上象声词。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主动去完成写作任务。其次,在训练方式上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如日记式作文,字数不用多,要求学生每天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作文形式表达。如日志式作文,即借助QQ、微信等方式,写一些简短的作文,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高段学生,且要有父母的监管。如学生看了一部喜欢的动画片后可以引导其写观后感,立足学生主体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学生去了某地旅游可以写游记,诸如此类,要转变传统“一周一文”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写作习惯化,让学生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当然,平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奖励,尤其是低段学生,要注重通过积分制、写作存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其兴趣。
二、以改革写作模式为核心,让学生会写
结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主体性还是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作文课堂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如五年级上写作一“师恩难忘”的教学中,更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而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写好一件事,如何通过外貌、语言等描写人物。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此,加强对写作课堂模式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在课堂中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看、听、说等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其掌握写作方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说,要让学生能在小组中充分展开交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如在“师恩难忘”的作文教学中,先以“我最难忘的一个老师”而让学生在说中确定写作对象,然后以“他为什么让我难忘”引导学生确定所要写的事件,接着引导学生围绕具体事件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对事件进行整理,为叙述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发言,从叙事和人物描写方法上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其次,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要注重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然后再给予点拨。如景物描写,很多学生在写景时难以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没有主次之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选择具体的所要描写的景物,先说说要写景物的什么特征,哪些特征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在写作时准备如何安排,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梳理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特征以此展开描写。如写“校园一景”,可突出校园的“景美”和“人美”两个特点,围绕两点选择具体景物展开描写。
三、以丰富写作体验为中轴,让学生多写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不知道要写什么”的现象,其实,这是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的具体表现。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科知识,学生的生活也就被限制在课本中,和生活接触少了,没有生活体验,于是,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对象进行记叙或描写,所写作文也不免空洞而没有感染力。如以“母亲”为主题的作文,都是写母亲如何起早贪黑,在记叙中没有自己的体验。体验是作文的核心,而生活则是生成体验的源泉。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定要以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把作文变成生活的再现,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也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个层次。
首先,要注重从低段其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写作。如在低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写“热闹的菜市场”,在写之前,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去菜市场买菜,观察菜市场中的人物、蔬菜,这样,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才能更好地抓住“热闹”这一主题来进行叙述和描写。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变为体验。如学生在学校看到同学闹矛盾了、在家庭生活中看到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在这些看的过程中,内心是怎么想的,对事件的看法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更利于学生体验的生成。最后,要注重以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如要引导学生写“对话”,那不仅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话,也可引导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展开对话活动,在观察和对话中更好地把握人物语言、表情,然后再以作文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更好地写好作文。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正视所面对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从“怕写”转变为“想写”,辅以方法的引导,体验的丰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培养其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