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今的数学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技能的过程,而是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讲究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化,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必要前提
  
  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学生耳熟能详、能够理解甚至是有过真切体验的,至少,这些信息比较可信。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数学,学会利用数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从真实的角度来反思以往的数学教学,可以发现不少的问题。旧的数学教材就有不少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比如工程问题、生产问题等,虽然在成人世界里是存在的,但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却有较大的差距。有些应用题甚至在向学生提供“生产效率可以在一个月之内翻几番”等不切实际的信息,说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姑且不讨论其真实与否,十来岁的孩子学这样的知识有什么用?只会加倍地觉得学习无趣。这样的数学教学岂非弊大于利?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新课程刚刚起步,旧的教材乃至旧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依旧存在,这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挑战。
  
  二、追求学习情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加深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从而促
  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顺理成章地进入学习,开始探索和创新。
  对于注意力本来就不易持久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是否有趣尤为重要。只要不是过于形式化,适当地利用声、画、像等各种手段来丰富学习情境,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位教师在执教《平均数》时,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少儿歌舞节目,让学生打分。由于在一个小组内,各个组员打的分都有可能不是一样的,那么谁的分数最有代表性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平均数。而且那段歌舞节目的作用在于,它很快地牵引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学习。
  跳一跳才能够摘到的果实,吃起来才会格外香,留下的印象也会特别深刻。这意味着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所提供的问题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得到解决,那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探讨的意义。只有具备了挑战性,才能促使学生由简单地应用技能转入深沉的思索,激发他们的“斗志”。比如有位教师执教《打折与策略》一课时,就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一种饮料,大瓶装每瓶1200毫升,10元一瓶;听装每听200毫升,2元一听。现有三家商店出售这种饮料,并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听。
  乙商店:一律九折。
  丙商店:满30元八折优惠。
  一个共有35名同学的班级搞活动,要为每个学生配备200毫升的饮料,上哪家商店最为合算?
  这个问题的巧妙之处在于:35名同学,每人配备200毫升饮料,共需要7000毫升饮料。比较之下,买大瓶的饮料比买听装的要合算,但是如果买大瓶的,就会又出现5瓶不够6瓶太多的情况。大部分同学在设计购买方案中,都不会跳出日常思维的框框,选择了只买听装饮料或者买5瓶大的再买5听小的。只有极少数同学想到,直接购买6大瓶饮料,虽然是多买了,但实际所付出的钱却是最节省的。这样的超常性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提高,一种促进。
  
  三、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课后延伸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情境毕竟是“虚构”的,不能代替真正的生活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碰到的困难,往往无法预料。例如土地测量时,学生会遇到诸如凹凸不平,有障碍物等许多书本无法描述、课堂无法再现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克服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体验,是单纯的模拟情境所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只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充分证明学习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去统计学校门口的车流量,认识了时钟之后去主动认读时间、记录时间,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这些实践活动都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感觉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性。
  总之,只要老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经验,恰当地选择素材,设置简洁而有效的数学教学学习情境,促进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使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更加生机盎然。
其他文献
要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全班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   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
期刊
随着深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改变学习方式为主题的“动手操作”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动手操作”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老师们理解和接受。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了动手操作没了数学思考     由于对某些教学理念的片面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数学活动”和“主动建构”就是把要学的东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表现出来,简单地把“动手操作
期刊
良好的地理空间探究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学生的空间探究能力是学生各种素质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却又是培养难度很大的基本素质。依据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空间思维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教学经验,建议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探究能力过程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循序渐进,联系生活    地理空间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首先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规范的进行训练,切忌急躁,杂乱无章。如培养
期刊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人史青就很有自信,他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
期刊
问到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最怕什么,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回答:写作文!再问到许多教语文的同行最怕什么,多数的回答是作文难教!鉴于这种现象,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着重研究了这个问题,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小技巧。     一、教师转变思想,寻求适合学生接受的最佳指导方法     写作是一个抽象的、脑力劳动的过程;是一个有着一定规律的、文字游戏的过程。因为抽象,所以它才显得很难;因为规律
期刊
《太阳》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这节课让学生认识太阳,了解浅显的太阳知识,引导学生富有审美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表现太阳家族的外形美、色彩美、表情美、材料美等。并能和小伙伴愉快合作、表现,来感受集体合作的愉悦感,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欲望。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
期刊
一、自主学习与自主阅读的概念     自主阅读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目标、选择阅读材料,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自己的学习能力。它强调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及自我评价反思。整个自主阅读过程渗透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中。     二、自主阅读训练
期刊
当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半年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巧用游戏,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学,才会有所创新。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兴趣就能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原动力。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地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不熟、流于形式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失真,如运用投影仪时,投影仪放置高度不正确,或银幕挂放角度不对,造成
期刊
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环境。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设计出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设疑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因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