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横向展开议论(上)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导入:
  高一的我们常常为如何写好议论文而发愁,有时想到一个好的中心论点,却不知道如何去议论。这实质上是我们不了解议论的方法。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最基础的、最有生命力的议论方法就是横向展开议论,它的优点有:(1)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2)使议论气韵酣畅,增强说服力;(3)显示作者思维的开阔,思想的深刻;(4)节约时间,快速成文,取得高分。
  技法梳理:
  一、什么是横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在论证中,对中心论点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主要表现为并列式结构。例如《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
  (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
  (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二、如何横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议论的关键是提取分论点,那么如何提出分论点呢?主要方法有三种: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条件分析法。
  1.概念分析法。
  从“是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里关键词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提炼分论点。
  例:以“我们需要宽容”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可贵的品格。
  分论点四: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以“阅读引领你成长”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阅读使你更加和谐地融入环境。
  分论点二:阅读使你心理上有所依恃。
  分论点三:阅读使你精神上无限充盈。
  2.因果分析法。
  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的原因进行分析,提炼分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构成因果关系。
  例1:以“我想握住奋斗的手”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
  分论点二: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
  分论点三:我想握住奋斗的手,因为奋斗是提升自我素质的前提。
  例2: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二: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三: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条件分析法。
  从“怎么办”的角度来思考,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产生结果的“条件”。
  例1:以“学会欣赏别人”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对己)
  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学习借鉴。(对人)
  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双方)
  例2:以“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就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提炼如下:
  分论点一: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分论点二: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分论点三: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和喜悦。(学会珍惜)
  三、横向展开议论的全文结构模式
  横向展开议论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本论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绘画,我们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文学,我们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音乐,我们讲究“弦凝声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白,让艺术更丰富,更精彩。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用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思路引擎: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如:人生也需懂得“留白”。
  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提出分论点,可以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留白”的内涵,如:①“留白”是留下闲暇,为未来充电。(例子:杨澜在自己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辞去了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她正是借这一段艺术人生中的留白岁月,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②“留白”是留下真诚,赢得民心。(例子:竞选总统前夕,林肯面对一个议员的故意羞辱,不仅没有反击,而是自豪而谦卑地说他父亲的修鞋手艺是无人能及的。面对林肯的真诚,所有嘲笑都化为热烈的掌声。)③“留白”是留下高洁,坦荡做人。(例子:20世纪90年代一代宗师冯至未能如期交出有关里尔克的稿子,并在后辈叶廷芳面前坦然说,他交不出稿子的原因是没有搞懂里尔克的后期作品。叶廷芳宽慰他可以参考别人的,不料冯至马上反驳,说那是问心有愧的。)
  也可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人生需懂得“留白”的原因,如:①懂得“留白”,可以更好地创造与前行。②懂得“留白”,可以赢得人们的爱戴。③懂得“留白”,可以获得高洁的人生。
  还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留白”,如:①“留白”,需要超前的眼光。②“留白”,需要真诚的态度。③“留白”,需要高洁的灵魂。
其他文献
俗话说“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可是,一片树叶的飘落,果真预示着秋天的来临吗?  未必!管窥蠡测,透过表象知其本质,固然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方法,但是正如海市蜃楼的虚幻一样,表象不一定真实,表象也许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历史上,仅凭只鳞片爪就妄断、不顾全局的悲剧,如恒河沙数。悲情英雄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有勇无谋,更别说高瞻的眼力与洞察力,他专横跋扈,气走韩信,不识真假,赶走
期刊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诗歌对人的性情与品格的熏陶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喜欢写诗,还是喜欢读诗,都是富有才情的表现。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圣人竟把诗的作用提升到如此高度。  富于浪漫与幻想的年轻人大多是喜欢诗歌的。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非常喜欢诗歌,甚至可以说是痴迷诗歌。上师范期间,我曾写有厚厚的几大本小诗,可惜质量不高。投出去的稿件多是泥牛入海,只有几首在编辑动过手术,甚
期刊
【名家阅读】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般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泰坦尼克号(节选)  外景 海洋  (杰克和罗斯在眨眼的星星下漂浮。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罗斯确实能看到大海这面镜子上星星的反光。)  (杰克拧干她那件长大衣的水,把它紧紧塞在她双腿周围。他揉她的双臂。黑暗中他的脸呈灰白色。他们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微弱呻吟声。)  罗斯 越来越安静了。  杰克 再等几分钟。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安排救生艇。  
期刊
【技法指津】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  如何才能使语言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具体来看,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种语言陷阱:  1.词语重复。  如: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
期刊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在整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三万多个问题时发现一个怪现象——年龄跟孩子们提问的质量成反比。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妈妈晒的被子比较香”“为什么做运算时都是先乘除后加减”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天真烂漫、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而中学生提出的多是一些诸如“怎么杀毒”“怎么发电子邮件”等程式化问题,这些问题简单化,
期刊
七、回归课本型  这种题型的设题方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学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学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能力的双重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名题精选】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类似于古人玩的集句联,要
期刊
我们常说:人性本善。人的善良源自于内心,源自于内心的宁静,源自于高尚的生命追求。  做一件善事,是由我们的内心信念决定的,与外在的物质奖励无关。如果做善事是为了物质奖励,那么当那些人急切需要帮助,而恰恰没有相应的物质奖励的时候,我们就无动于衷?  让座,一个简单的善举,如果真的需要物质奖励——门票,才能促成,我们的心真的会得到安宁和愉悦吗?如果没有门票的物质奖励呢?难道我们就不让座了吗?我们就任凭
期刊
孔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我却认为,整个人生是由善与恶交织而成的,人性中的善与恶始终在博弈。  善与恶只是在一念之间,每一种选择都是一个世界:一个是彩色的,而另一个则是灰色的。  世界上很多人都因为利益而走向灰暗的世界。少年时的汪精卫追随孙中山,曾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他以“精卫”作为笔名,笔锋犀利,矛头直指当时的保皇派,并与之展开激烈论争,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精卫”出自《山
期刊
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杏树。  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看见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