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新生事物的到来,人们对它的认识都有个过程。新课改,也不例外。新课改的认识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犯上一些非此即彼,不左就右,不东就西的极端也难免。但是,若能拥有些哲学辩证观,我们会更好认识、实践新课程,少走一些弯路。
【关键词】新课改;哲学观
1 理论与实践相依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二者相依相存,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新课改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教研与教学的严重脱节。表现为:一方面,对新课改的认识不足,不能较好的指导实践,导致走偏走调现象。或通过了培训考试,有了理性认识,但疏于行动。无论是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后作业布置、还是检测考试、评价管理体系,领导及教师既无长远规划,也无近期打算,更无操作措施,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都在习惯中走着。新课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教师不能守株待兔,被动等待。另一方面,实践中,管理缺乏引领,教学行为缺乏反思。这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教师自己就应该是行动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出现问题的分析、探究、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以提升到理论。
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思考,提高认识、反哺理论,再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2 继承中创新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转变、倡导,是否抛弃否定一切?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是否排斥传统的教育教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的精华部分也要简单的全盘否定吗?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是否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敢讲不能讲?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不要?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综合化,是否排除必要的单元测验与试卷考试?如果我们失去了必要知识技能的达标,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会不会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倡导信息技术、现代媒体的大力推进,是否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难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了?
而这一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对改革目标描述中反复用了“过于注重”或“过于强调”的语句,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等,从中我们看出,此次课改要改变的是原来课程实施中片面的部分、极端的部分和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是在原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并非把原来的做法全盘否定。不是打破了再重构,而是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实施中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把握好度,防止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确的思维是:弃其糟粕,吸取精华,在批判性的继承中发扬创新,“不是放一把火烧光”“不是洗澡时,把婴儿倒出去”。
3 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把内容放在首位,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当然,事物的内容总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恰当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但我们的课堂却是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了内容,过重了形式,以至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反响最强的是课堂教学。每节课都是合作探究、问题讨论。可谓热热闹闹、掌声不断、精彩纷呈。也不考虑这样的合作、讨论是否有利于内容的落实到位?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否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说话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既无学习目标的制定,成员的分工,也无规则与流程,更无实质性的讨论,而成了一种漫山遍野的“放羊”,闹哄哄的一团糟而忽略了秩序。有些教师为了推陈出新,魔术似的手法层出不穷,却明显忽略了双基教育,这样的形式课,乐是乐了,笑是笑了,有用吗?
其次,是媒体课件的泛滥。不必要的、不合时宜的、过多地使用课件现象较普遍,特别是公开课、研讨课、赛课更是规定必用媒体课件,仿佛不用就不够新不是课。凡事,物极必反,我们也发现了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课件把握不好,易喧兵夺主,令学生流连忘返,乐不思“课”,脱离了文本,冲淡了主题,也淡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静下心来沉思默想的思维能力,结果弄巧成拙。所以新课改明确指出:我们既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也看到它的工具本质,它毕竟是服从教学内容需要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防止技术至上主义。我们倡导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为宗旨的教学技术运用观。
内容决定形式,有何样的内容,才有何样的形式,形式则必须适合内容,为内容服务,只有遵循这个原理,我们才不会误入歧途。
总之,新课改,特别需要哲学观,需要辩证思维,需要追求平衡,一种动态平衡,辩证平衡,以防顾此失彼,物极必反。我们要把握实质,开展研究,要把握好课改中的“神”与教学实践中的“形”之间的统一,如创新与求真的统一,自由与控制的统一,破坏与建设的统一,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实践新课改,就会少一些曲折了。
【关键词】新课改;哲学观
1 理论与实践相依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二者相依相存,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新课改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教研与教学的严重脱节。表现为:一方面,对新课改的认识不足,不能较好的指导实践,导致走偏走调现象。或通过了培训考试,有了理性认识,但疏于行动。无论是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后作业布置、还是检测考试、评价管理体系,领导及教师既无长远规划,也无近期打算,更无操作措施,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切都在习惯中走着。新课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教师不能守株待兔,被动等待。另一方面,实践中,管理缺乏引领,教学行为缺乏反思。这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教师自己就应该是行动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出现问题的分析、探究、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以提升到理论。
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思考,提高认识、反哺理论,再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2 继承中创新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转变、倡导,是否抛弃否定一切?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合作、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是否排斥传统的教育教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的精华部分也要简单的全盘否定吗?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是否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敢讲不能讲?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不要?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综合化,是否排除必要的单元测验与试卷考试?如果我们失去了必要知识技能的达标,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会不会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倡导信息技术、现代媒体的大力推进,是否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难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了?
而这一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对改革目标描述中反复用了“过于注重”或“过于强调”的语句,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等,从中我们看出,此次课改要改变的是原来课程实施中片面的部分、极端的部分和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是在原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并非把原来的做法全盘否定。不是打破了再重构,而是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实施中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把握好度,防止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确的思维是:弃其糟粕,吸取精华,在批判性的继承中发扬创新,“不是放一把火烧光”“不是洗澡时,把婴儿倒出去”。
3 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把内容放在首位,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当然,事物的内容总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善于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恰当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但我们的课堂却是自觉不自觉的轻视了内容,过重了形式,以至形式主义泛滥成灾。
反响最强的是课堂教学。每节课都是合作探究、问题讨论。可谓热热闹闹、掌声不断、精彩纷呈。也不考虑这样的合作、讨论是否有利于内容的落实到位?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否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说话的最佳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既无学习目标的制定,成员的分工,也无规则与流程,更无实质性的讨论,而成了一种漫山遍野的“放羊”,闹哄哄的一团糟而忽略了秩序。有些教师为了推陈出新,魔术似的手法层出不穷,却明显忽略了双基教育,这样的形式课,乐是乐了,笑是笑了,有用吗?
其次,是媒体课件的泛滥。不必要的、不合时宜的、过多地使用课件现象较普遍,特别是公开课、研讨课、赛课更是规定必用媒体课件,仿佛不用就不够新不是课。凡事,物极必反,我们也发现了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课件把握不好,易喧兵夺主,令学生流连忘返,乐不思“课”,脱离了文本,冲淡了主题,也淡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静下心来沉思默想的思维能力,结果弄巧成拙。所以新课改明确指出:我们既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也看到它的工具本质,它毕竟是服从教学内容需要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防止技术至上主义。我们倡导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为宗旨的教学技术运用观。
内容决定形式,有何样的内容,才有何样的形式,形式则必须适合内容,为内容服务,只有遵循这个原理,我们才不会误入歧途。
总之,新课改,特别需要哲学观,需要辩证思维,需要追求平衡,一种动态平衡,辩证平衡,以防顾此失彼,物极必反。我们要把握实质,开展研究,要把握好课改中的“神”与教学实践中的“形”之间的统一,如创新与求真的统一,自由与控制的统一,破坏与建设的统一,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实践新课改,就会少一些曲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