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柏的陶艺手作情结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朴随和,平静内敛,一身布衣,这是陈良柏给我的最初印象。在他来福建前,我不曾见过他。在接触他的陶艺作品后,更觉器如其人。不论是茶器套件还是单品,都洋溢着满满的,浓烈的手工味道,安静,却又隐隐透着灵动韵味,宛如他自己的体悟: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手里握着一团陶土摩挲,我感觉它是有温度,会呼吸的活生生的东西,就是这种一个人与泥土对话的状态,让我觉得自在,欢喜。”
  这样的对话,陈良柏已经坚持了三十载。诚然,陶艺创作的过程总是充满许多变数,但他却深深为此着迷。又由于年轻时代在大学修的便是陶瓷玻璃工程专业,因此比同行业者更多了一份理性与实验的精神。而台湾陶艺发展的理念基础也大多以理性与务实为基调,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区域风格。
  用理工思维进行陶艺创作
  “我一向是从理工的角度去研究陶瓷。这其中包含了对材料的质地,极其物理性等方面。陶瓷的应用领域其实非常广泛,跟艺术创作不大一样的是,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例如雕刻、绘画、雕塑等,作者凭丰富的经验和感觉去把握。但陶瓷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创作者须得每次等开窑刹那才会知晓谜底,决定那一炉子作品的成败结果被许多变数所左右。但不论如何,最关键的前提是你必须对原料的材质非常了解。”
  据陈良柏回忆,台湾的陶瓷业在三十多年前不论工业用品还是日用品基本是以流水线生产为主。不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现代陶艺创作理念也已开始逐渐萌芽,影响了许多有志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年轻人,二十多岁的陈良柏便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还年轻,创作念头天马行空,总有一些脑洞大开的构想,也非常想拥有极具个性色彩的作品。那时候由于一些机缘,从原料的获得,到泥料的选制、配制,再到釉药的调制,一直到烧制,一整个过程都是由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每个环节都是在亲力亲为,这其中便有许多可以琢磨和玩味的空间。这意味着我可以从泥料和釉料上去进行改变,因此可以产生出许多不同形态的风格。”
  那时候的台湾.社会包容性极具弹性,不拘泥于任何形态,加上一群创作热情洋溢的同类人,整个陶艺创作行业汲取了自由的呼吸,获得了健康良性的发展,虽然从事的人不多,但社会氛围特别好。在后来,渐渐地,一些关于陶艺教学的推广活动也开始出现了。陈良柏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一开始是在幼稚园做推广,后来便覆盖到小学和中学……学校的宽广包容度让小朋友们获得了有别于其他课外活动的独特体验。
  在陈良柏看来,把玩陶瓷的行为不止是通俗意义上的玩泥巴那么简单,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手工操作,在更广大的领域里,陶瓷甚至被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等高科技行业上,赋予它更多更有价值的现实意义。从材料科学角度来说,陶瓷业与其密不可分。但目前状况来看,许多人对它并不是那么重视,然而,陶瓷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它的认知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点上。
  在多年的陶瓷教学推广中,除了中小学生,也有不少热爱陶瓷创作的朋友在通过系统性的技能学习后,兴趣盎然,并不满足于业余行为,走上了行业道路,使得从业人员成长的倍数逐年递增,这跟绘画的普及类似,说明了这个行业的审美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但跟台湾莺歌大规模的商业陶瓷构建模式不同的是,陶艺创作形态一直是一部分人坚守的理想,例如在台湾一直兴盛多年的柴烧。陈良柏认为,陶瓷烧制有多种门类,而柴烧是中国的一种非常古老的烧制方式,台湾的柴烧技法传承于大陆,早几十年前便已遍布台湾,但那时候大部分地区还是以烧制生活器皿为主。年轻时期的自己创作的第一件柴烧作品便是借学长——著名的台湾陶艺大师林国隆的水里蛇窑烧制而成。
  那时候,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有些陶艺作品无法在自己的窑里烧制,陈良柏就带着作品跑去林国隆先生那里借烧,而大部分作品是在自己的彰化陶艺工作室烧制。2016年,他的一件得意作品《舞墨》经过辛勤努力创作而成,《舞墨》打破了陶瓷的凝固形态,通过波浪的镂空设计,使得整体作品充满了大道极简、万物生发的韵律之美。这件作品后来被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柴燒的魅力与影响力
  湾的陶艺界人士皆知,水里蛇窑在台湾当代陶艺界具备深远的影响力。蛇窑常年举办柴烧研习,不仅极大培养了孩子们对陶艺文化的兴趣,还将办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聚在一起办各种研讨会。陈良柏认为,开办陶艺课是业界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各地窑区的老师也能组建自己的社团组织,为当地陶艺历史和教学建档,搜集资料,对欲要进一步深造的年轻人而言将是非常丰富的素材。
  陈良柏感言,最初烧制陶艺作品的时候,自己一直觉得特别辛苦,感慨或许加入者将是寥寥无几。因为搞柴烧往往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如果作品量很大,那么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几个人来合力完成,当初真的不曾预料到今天台湾的陶瓷行业会如此蓬勃发展。而柴烧是也陈良柏自觉学了一辈子也无法真正能驾驭的事。因为在烧制的过程当中总是在不断产生各种变化,发生各种意外的惊喜或“事故”。
  台湾的泥料一直大部分来源于大陆和东南亚。之所以没采用台湾当地的泥料,一方面是由于台湾泥料的含铁量比较高,烧出来的器皿颜色很深,如果需要淡色调就没法实现。另一方面,在台湾产区采料需要获得矿权,要开采就要做好周边水土保持,做好环保措施,这其中的成本比烧制一炉作品的代价大很多,而从外地引进原料就可以省略很多繁琐的环节。
  陈良柏说,有经验的创作者不会采购现成的泥料,而是自己亲自调料。调料的前提也要能掌握它烧制的温度,什么时候有烧熟,或者没烧熟,本人要对拿到手的泥料比较清楚。所以不仅配色是关键环节,温控也是关键。决定是否整批收料主要取决于泥料样本的收缩度、烧结度、耐温性,基本通过这三个指标来判断。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收缩率太大,因为那样容易开裂,万一烧坏了一半就令人郁闷了。好的制作一半是堆积了很多成本在里面,泥料本身的成本其实并不高,高昂的是所花费的功夫、时间、精力,这些才是最磨人的。而导致作品和作品之间的差距也在这里。我本人不喜欢任何方式和框架局限我的陶艺创作,我喜欢跟着感觉走,不会固定滴遵循某个方式。”
  对陈良柏而言,形而下的东西很容易就可以复制和学习,但形而上的东西,创作者自身要有一定的修为,才能领会更高级的审美理念。很多人都会去复制和学习。但要复制一件东西,以现在的科技,重要肯试验都可以做出来,但精神上的东西是无法复制的。而这些对于一位陶艺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素养。
  陈良柏认为,台湾柴烧之所以会盛行,因为台湾要推广本土的茶,是一定要带着本土的茶器出去,那些各地区不同样貌的柴烧茶器,因此搭上了茶文化的快车。如今的台湾也早已摆脱了日式陶艺风格的影响,诞生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柴烧风格。“我们所有的茶器在任何时候都是要配合茶,茶器永远不是主角,永远是衬托茶的配角。不应该喧宾夺主,所有器皿都要起到烘托作用。所以,当下的福建茶人更应该去思考,福建的乌龙茶应该搭配什么样的茶器,考虑其厚度、色泽、质地等,为乌龙茶注入崭新的灵魂。”
其他文献
缘起  冬日萧瑟,却更令人生发围炉的念想。  煮茶,沐手,听香,借水澄心,品雅乐道,唯一炉一屋温暖。  茶、香、花、艺,尽在一席间。  诸般因缘和合,恰好一聚一会。  遇茶  不见冬日寒,但见茶色好,由一杯茶出发,却不仅仅是一杯茶。  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众鸟喧哗、风摇霜染、雨润雪掩种种境界。  与茶相遇,一杯茶汤,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  蝶翼  昔有庄周梦蝴蝶,今有
期刊
茶:武夷名丛大红梅  器:紫金口磨砂釉盖碗、配套壶承,花口琉璃茶海、仿明德化白瓷花口杯、鱼形铜杯托(日本回流)、玉竹茶则、日本老布、古铜花插(日本)  乙未年的暖冬,让原本腊月底就要盛放的梅花,推迟到了丙申年的初春。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林逋《山园小梅》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  林阳寺梅园的美,借这两句诗词可表达一二。  唐代古刹——
期刊
所谓红水乌龙,其实就是传统的冻顶乌龙作法,以喉韵十足为最大特色,明显的焙火韵味与香气令人沉醉。顶级冻顶茶叶底边缘还镶有红边,即茶农所说的“青蒂、绿腹、红镶边”特征。茶汤入口后甘醇生津,在口腔内散发满满的饱和度,叶底开展后也不失鲜活柔软的特质。  友人杜苍林远从梨山带来了一款茶品,语带神秘地告诉我“绝对不曾喝过”。梨山?不就是台湾海拔最高的高山清香型茶品吗?看我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杜君小心翼翼地剪开
期刊
慢气质,主要靠茶  左如  去年底,“主要看气质”像病毒一样蔓延了整个朋友圈。于是,自拍党们各种卖萌各种“晒”,刷的是“杠杠的”存在感。  其实,“气质”是老生常谈了,只不过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为网络热词。我们常说“某人很有气质”,“气质”指的是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体现。  气质,是举手投足间内在的自然流露,学不来,更装不来,是靠日积月累修出来的。就拿喝茶这件日常小事来说吧,妙玉的论
期刊
2016春节,老天爷格外赏脸,每日都给艳阳天。而此时,群花枝头春意闹,正是喝茶好时节。大年初六,三泡武夷山天心村斗茶赛的“状元茶”将我们一行人汇聚到“涤虑园”,下午时分,满地斜阳,万般思绪,皆付杯中茶……  三款“状元茶”分别为水仙、肉桂、大红袍品种,一场斗茶赛的标配成员。  首先出场的是水仙。但见干茶条索肥壮紧结匀整,色泽乌褐润,细闻干茶带有淡淡木质清香。  提壶高冲,鲜锐花香瞬间弥漫开来,一阵
期刊
陇南是甘肃之南,康县是陇南之南,所以,康县就是甘肃的最南端了。这里是陕甘川三省交界之地,自古又是羌、氐等少数民族的的聚居处,这也让康县的风土人情处处闪烁着迥异之光,比如这里有女婚男嫁的奇特婚俗,有与《阿诗玛》、《格萨尔》相媲美的特色民歌《木笼歌》,反映在美食上,就是这里有一种连茶学界权威人士都闻所未闻的茶:面茶。  这些年,我写过一些茶的小文章,也出版过一两册关于茶的书,在不少人眼里,我像是一个茶
期刊
宋人斗茶,除了民间“武斗”,也有文人雅士“文斗”。斗茶无关输赢,仅仅是一种闲雅逸趣和精神寄托。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取新水,烹芳名,以品评茶品高下。  宋人江休复《嘉佑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故事:“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可见斗茶时用水很重要。 
期刊
目前国内茶叶的定价基本不受国家物价局的管控,主要由商家自主定价,许多消费者难免对茶的价格心怀质疑,那么,茶是如何合理定價的?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哪些?我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定价的影响因素应该遵循马克思的市场经济学理论,即耗费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首先,耗费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是指茶叶生产过程耗费的时间,再加上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出来后的保存、包装、销售
期刊
社交网最近的话题:有人要为食物申请版权,一碟碟经过摆盘、布局、装饰、排色等设计成固定形状的食物一旦获得版权后,即该食物所呈现布局与设计的样子是某厨师的作品(无固定布局设计的食物叫菜肴),外人不得随意拍照上传或模仿它的样子。至于其烹调法与味觉效果是否属于作品的部分并无人提,版权似只注重肉有几片、红萝卜叠成三角形或圆形、肉与西兰花相隔几公分之类的视觉效果,煮食技术与味道反而抛诸脑后?另外社交网上也爆红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著名论断,同样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茶业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自近代以来,中国茶业便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进程。1949年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尽管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及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似乎还是没能彻底超越传统茶长期以来都难以跳脱出“原料”的形象。  当束缚的思想再次被解放,当封闭的国门再次被打开,中国也以崭新的面貌、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