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意象归类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简释】
  
  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何谓“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
  
  【意象归类】
  


  


  
  【典例解析】
  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解题分析】
  题目是对诗歌形象鉴赏的考查,侧重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浅层理解,但浅题难答。解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能“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而非仅是“表现其情感”的意象,也就是说所找的意象是有明确的限定的。我们认识到题干指向与所供答案之间存在的偏差,审题精准的考生不要认为答了“日暮”和“月初白”即大功告成。当然,,如果严格依照题意,符合条件的就只有“日暮”和“月初白”两个意象,表明了由暮而夜的变化。而“落叶”、“流萤”、“孤灯”等都不具夜渐深沉的变化之意。其中“清秋”虽是时间,但无法与“日暮”和“月初白”相连而显其变化的脉络。评分标准要求答对2个给1分,答对4个给2分,虽则降低了难度,但因本题赋分为2分。参考答案:(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鸡飞尽水悠悠。
  暮春泸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夸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问: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解题分析】
  对于意象的分析。要首先看物象的特征,其次看诗人赋予它的情感,然后再看诗人在使用意象时所运用的手法。如“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种正向的比喻;“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白流”(滕王阁诗)是对比的衬托。
  本题中的“水”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这里要对两首诗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把“水”放人具体的诗句中,结合它的物象特征看它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水的物象特征是长流不尽,上一首诗就是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帐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长流不尽而年光不长在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福建卷)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祜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分析】
  此题要求考生不但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从注释中可知,一、二句中的“无梦还家”“独立青峰”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孤寂、痛苦之情。三、四句写到梅花的意象,结合注释可知,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4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依家鹦鹉洲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问: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解题分析】
  这种题型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鉴赏内容。这里对元曲的前四句作了分析,并说出某意象所包含的特征,要求考生从曲中选出它所对应的意象。前四句共写了小径、流水、青山、自云四个意象,对应题目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流水、白云。
  【强化训练】
  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3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葡,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问: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什么意象,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认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睥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5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问:诗中的菊花有什么寓意?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参考答案】
  1 惊慌“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2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都写了重阳佳节的思乡之情。
  4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5 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6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其他文献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比喻是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的,对比喻类句子,可以用寻找本体的方法来解读。  [例1](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阅读)根据上下文,解释“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的含意。  [相关语段]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
期刊
鸟语花香的草坪上,和粉蝶儿嬉戏:葱郁的森林里,与群鸟共鸣;泉水淙淙的山野里,迈着轻盈的步履踏青,尽情享受阳光的沐浴;清晨吮吸清新的空气,静夜仰望璀璨的星空。曾经的自然馈赠给我们许多忘不掉的柔情蜜意。  那些如散珠碎玉般星罗棋布的湖泊,以及那宝镜似的湖面、翡翠般的湖水多么令人神往、叫人陶醉!然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湖光山色却大多令人失望,湖水变质散发出一阵阵恶臭,人们都避而远之,附近的居民更是望湖
期刊
阅江楼记  宋 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出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①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期刊
写议论文,思想浅薄的作者会把文章弄成相关论据的叠加,而真正成熟的作者则是通过对现象和问题的深刻剖析折射出自己对社会生活、历史现象、文化伦理等的思考。  怎样让自己的论说文跳出平淡浅薄的窠臼,展现深刻的思想呢?    一、学会从一个问题中看出两个方面    有些题目,如“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步与一生”,文题中就出现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当然应该辩证对待,不可偏废其中一方。前一个题目可以抓住“机
期刊
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是人的心理态度的简称。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心态决定思维,心态决定行动,心态决定成功和失败,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们做一件事常常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试试看,二是尽力而为,三是全力以赴。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抱有试试看的心态在困难面前往往会退缩,尽力而为是被动的消极的听凭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下的付出和努力是有限度的,要成功只有全力以
期刊
论说文立意深刻至关重要。而立意的深刻往往由分析问题的思辩性决定。辩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一个新颖的写作角度,还可以使我们的说理思维严密,结论掷地有声。请看下面的实例。
期刊
1 D(A供不应求ying B泌尿科mi c发横财heng)  2 D(A不修边幅 B警戒线 C气概)  3 D(过犹不及:指事情办得过火,就跟走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此处用之适宜。A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B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化”指化境,绝妙的境界。本成语没有“走神”的意思。C与人为善:现指善意帮助人,不指“文明礼貌,和气待人”。)  4 C(
期刊
[美文欣赏]  从我梦中打马走过  鲍尔吉·原野  在梦中,我见过毛主席。见面的地方好像在一处农舍,毛主席和蔼可亲,坐炕头,夹一支香烟和我说什么。说话的内容不是长征,当然也不是散文写作,好像谈农业机械化问题。我一激动,醒了。慢慢回味梦境,觉出梦里见的不是毛主席,是唐国强或已经去世的古月先生。口音不对,神韵更是差得太远。  见伟人,即使梦里仍不可得。  人有一种愿望,想与故人晤面,看电影、电视剧,乃
期刊
【技法指津】  “有文采”是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优美的语言承载厚重的思想,这样的作文才会亮人眼球,让人青睐。怎样使自己作文的语言散发“文采”的光芒?    一、巧嵌妙用,锤炼词语    语言表达要善于选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词语,做到用词精当,富于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需重视语言的锤炼。具体说来,一要精心锤炼动词。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强语言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描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