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移民史视野下四川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13世纪中期的宋(蒙)元战争,是四川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次战争导致四川人口锐减,社会衰败,自汉唐以来直至两宋时期的经济繁荣、文化繁盛景象不复存在。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地方社会的重建,不得不依赖外省移民。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四川又迭次遭受持续而残酷的战乱,战后地方的恢复和发展同样依赖外省移民。因此,移民成为元明清时期四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现象被著名移民史家葛剑雄教授视为“移民与地区重新开发”的典型例子。因此,元明清时期的四川移民史研究,不仅是中国移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时期四川区域历史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实际上,若将移民现象置于“区域”变迁的脉络中来理解,将移民史与社会史研究整合起来,即可显示出四川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巨大潜力和鲜明特色,是深化理解中国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5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世松先生等著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下文简称“《大移民》”)一书昭示了这一点。
  陈世松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早年专攻蒙元史,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投身于四川客家和移民史研究。他与他领衔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团队,为四川客家研究做出了卓越的奠基性贡献。《大移民》以川渝地区有关民众祖籍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的传言为探讨主线,通过移民史和移民传说两条路径,对元明以降四川社会历史变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叙述和解读。该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并以“优秀”等級结题,令人充满阅读的期望。通观全书,由导论和十章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七章,主要研究元明时期湖广尤其是麻城籍移民迁移入川的史实以及移民在川的分布和发展情形。经历宋元战争的重创后,四川的发展有赖于屯田的大力推行,在成都路崇庆州(今成都市崇州市)境内有两处以“孝感乡”命名的军屯地点。据作者考证,此“孝感乡”实为军屯的番号,其屯军人户即来自于麻城孝感乡。元代中后期,大批长江中游的“襄、汉流民”自发迁徙入川,私开盐井或耕地垦荒,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两翼的川中丘陵地带。元末红巾军动乱,推动了大量湖广黄州、麻城,尤其是孝感乡一带的家族以及来自河南、江西的避难家族经孝感乡辗转迁徙入川,成为日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跨地域移民活动的滥觞。至正十七年(1357年),随州的明玉珍率大批楚籍红巾军将士溯江而上,占领重庆,后来建立大夏政权,入川的将士及其家属留居四川。加上明氏在家乡推行招民政策,有大量麻城一带的移民进入四川,据说其总量超过了元代四川的土著人口,使得元代中后期以来的楚人迁川活动至此达到高潮。洪武四年(1371年),明王朝将四川纳入版图,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征集一批楚籍(尤以黄州、麻城籍为多)军士屯守川内各地卫所,一方面安置明氏旧部的士卒。同时,在洪武初年“迁民之策”下,大批湖广民众被强制征发迁移入川,麻城孝感乡是迁民办理手续和出发的地点,这批迁民大多被安置在川东、川南等地的要冲地带“富、荣二邑”(今富顺、泸州北部、隆昌以及荣昌等地)。由此可见从元初到明初湖广麻城一带移民连续迁徙入川的现象。作者完整讲述了历次移民的背景、动因、规模、路线、安置地点、分布、在迁入地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等。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成果而言,该书在史实考证的精确性和事实论证的整体性上都有超越。例如对元代屯军的原籍地,前人研究并没有仔细追索;有关洪武移民的分布及其家族发展史,前人亦几乎没有涉及。
  第二部分包括后三章,主要研究“麻城孝感乡”这一祖籍传说的形成过程、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和当前精神家园建设的意义。在川渝民间广为流传的“麻城孝感乡”,与“洪洞大槐树”“南雄珠矶巷”“宁化石壁村”等“祖先同乡传说”一样,与移民事实并非一回事。以往学者多将“麻城孝感乡”视为一种本质化的对象,故以移民中转站或冒籍现象,或者泛泛的“认同论”来解释这一传说的形成和流传机制。该书却提供了另一种更具实证性和创新性的解释。书中第八章《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详细阐释了“麻城孝感乡”传说的形成、流播机制及其原因。作者指出,大夏政权覆灭后留居四川的楚籍将士和乡人为明初湖广移民在四川的分布奠定了基础,由此撒播了川人楚籍祖源的种子,蜀人楚籍记忆的滥觞即以此为源头。随着时间流逝,到明代中晚期,移民后裔一方面对原祖籍地的记忆渐趋模糊,一方面对祖籍地的记述却渐趋确切,说明此时移民对于祖籍记忆已经具有很浓的传说色彩了。因此,明末“麻城孝感乡”的传说已见雏形。明清易代造成四川社会的集体失忆,但却为明末就已存在的“麻城孝感乡”祖籍传说的延续和扩散提供了条件,因为越来越多不知祖籍的人附和称自己祖先亦从麻城孝感乡迁来。此时,不断有各种故事元素(如“张献忠剿四川”)加入进来,内容愈加丰富生动。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孝感乡”传说不断泛化,成为四川民众广泛认同的移民祖籍地。从明初到民国,前后持续了五六百年的时间,“麻城孝感乡”由一个事实上的祖籍地名演变成为移民后裔记忆中代表祖籍的一个象征、一种符号。这种“过程”式的解读,值得赞赏和仔细品味。作者重点解释了明末该传说初见雏形以及清末民国传说泛化的原因。前者在于嘉靖“大礼议”改革开启了小宗祭祀和始祖祭祀的风潮、湖广移民家族修建家庙祠堂的带动作用、文化名流的宣传以及孝感乡资源的示范作用。后者在于清代中后期商贸的发展促进了“麻城孝感乡”传说的传播、清末在建构国族过程中的乡土志编撰与收集族姓祖籍的工作,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不知祖籍家族的压力,迫使他们接受此祖籍地。这些推理性说明,颇具见识和解释力。但在我看来,这些原因未必是充分的,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空间。
  就整体而言,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移民原乡的考察、采用文献解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文字写作通俗易懂、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等等,都是其从事相关研究以来的显著特征。“麻城孝感乡”与当前川渝民间的修谱、寻根的热切举动密切相关,该传说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的整合,进而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价值,该项研究凸显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移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有三:
  第一,移民史研究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史料的缺失,作者却能另辟蹊径,发掘更多可资利用的史料,并对某些关键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比如作者对《元史·兵志》《经世大典·屯田》、邹知新《都碑记》、吴登启《招民榜文示》和朱燮元《抚蜀疏草》中相关记载,以及个别族谱的深入分析对坐实书中结论具有重要作用。作者还使用了大量新出土的明代墓志,对理解移民事实和“麻城孝感乡”传说的形成过程都有重要价值。
  第二,最近的移民祖籍传说研究,似乎在一种“事实”与“思想”之间摇摆,分歧其实是由于传说的形成机制不同造成的,对于移民传说的解析需要视具体历史情形而定。作者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指出在研究共同祖源现象时,要“充分重视南北移民区的差异,参考借鉴但不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解读模式”。作者用了大量篇幅考证来自麻城孝感乡移民的事实,指出是明初的移民事实为“传说”的孕育“播撒了种子”。同时,该书也说明这一“传说”的形成、丰富、传播、泛化则是另外一套机制,这一过程已经偏离了“事实”这个核心。“传说’’从“事实”出发,做的却是“离心运动”,其运动轨迹和形态是由时下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知识脉络所决定的。这是作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三,区别于以往按时段讲述移民史的做法,该研究立足于湖广和四川这一大区域的历史,在该区域的历史变迁中理解移民现象。这种做法不同于按时段切割划分移民进程的片段式移民史研究,也不同于将移民迁出地历史当作一种移民原因的解读。在一个大区域的长时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持续的移民运动,或者说是某种移民模式的反复再现,而非孤立的移民事件。该研究所揭示的移民事实和移民传说的发生史,让我们看到的是深层次的区域社会的长时段变迁。所以,我更愿意将该书看成是一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著作,而“移民”只是切入其中的一个视角。
  总之,《大移民》既不同于以往的地方通史、移民史和断代史著述,更与围绕家族姓氏、祖籍寻根、移民圣地展开研讨的学术成果相区别,其中颇多创新之举,堪称一部移民史视野下四川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创新力作,实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學术新突破,达到了新的研究高度。不过,“移民”虽然是研究四川区域社会史的重要视角,却非唯一视角。欲达致对四川区域社会史更为整体和深入的研究,还需学人的不懈努力。幸运的是,《大移民》为继续探索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产生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现实困境的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自律、公共服务、干预和治理的功能期待。我国经济法文本中有关社会组织的条文体现了 “强政府—弱社会”治理模式下的立法路径依赖。应当积极扭转政府主导的思维惯性,以进一步市场化和政府简政放权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拓宽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在市
期刊
〔摘要〕索恩-雷特尔试图给康德认识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答案,他提出,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现实抽象的价值关系才是康德先天观念综合的真正缘起。在商品交换的现实抽象中出现了与纯粹知性发生相同的情形。因为现实抽象中出现的形式同一性不是由交换主体自觉发动的,社会综合的生成恰恰在他们之外。这样,在商品生产社会中,先天观念构架中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校准机制,也就是康德先天观念综合所生成的知性统觉机制,从现实基础上看恰恰
期刊
〔摘要〕清末上海对江浙地方读书人的文化辐射不是一个简单的现代取代传统、新知战胜旧学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中心辐射与地方回应之间交错互动的复杂多歧过程。上海辐射江浙地区的各种文化因子对地方读书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这些文化因子也深深锲入了地方读书人在当地社会的权势争夺,深刻改变了地方权势结构变迁的走向,从这一过程可以略窥清末民初中国“走向现代”时以往较少被人所注意的一些历史面相。  〔关键词〕上
期刊
〔摘要〕利他行为不仅受个体特征影响,更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以成都市居民见义勇为的意愿和行动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城乡环境、治安环境、政务环境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除了通过道德宣传和说教,倡导利他行为之外,更要加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和谐的城乡关系、安全的治安环境和公平的
期刊
[摘要]美国建国初期,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围绕着中央与州及地方权力划分、人民参政、弱势行政首长与强势行政首长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美国围绕着联邦权与州权发生过多次争论,使公共行政中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两大价值之间出现了交替式优先的发展态势。到19世纪中后期,城市化发展与市政管理滞后的矛盾、行政国家的发展与公共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政党分肥制与基于功绩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迫切
期刊
[摘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困境成为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阻碍。重塑慈善公信力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治理慈善机构物资管理的混乱状况,实现捐赠物资的全局管理和调配,接受外部监督,即慈善事业运作透明化。引入可追溯原理于慈善事业运作链条,将可追溯系统与慈善物资管理进行对接,建构慈善物资可追溯系统,可以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实现慈善事业透明化,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慈善物资可追溯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1970年代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在此之前,女性主义运动已然在学理范畴将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的生理性别差异深挖至社会性别差异层面,然而这样的推进尚未对司法实务产生影响,美国的法官们仍固守生物决定论的陈见。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女性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女性主义法学的成长,社会性别的视角及方法渐渐被运用到女性讼案里,法院对待性别案件的态度有所改观,性别案件的数量和胜诉率有所提高,女性法官的数量亦逐步
期刊
〔摘要〕晚清福建举人邱才颖,在粤任州县官二十余载。他在《东莞县志》和《香山县志》的记载中,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前者他是“遇事诈噬,邑人侧目”的贪官,在后者他却是勤奋、清廉、深得绅民爱戴的好官。不同评价的背后,实际上是邱才颖与东莞、香山两地士绅关系的差异,这种差异又是由不同的历史大背景所导致的。本文通过对地方志、档案、族谱、士绅著作等有关史料的爬梳,试图对有关邱才颖的不同文本书写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摘要]2015年,一起“大学生掏鸟窝案”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民众对于该案中的法院判决提出的质疑,体现出我国现行法定犯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根据责任主义原理,违法性认识应当成为法定犯的责任要件,并须创设类型化的判断标准对其进行合理限制。此外,我国《刑法》对于法定犯的刑罚配置存在问题,未来应当逐步轻缓化,以实现刑法的民主性、谦抑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掏鸟窝案”;法定犯;责任主义;违法性认识;刑罚轻缓
期刊
明清两代,伴随着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一方面道教的政治地位逐步下降,另一方面道教加强了与民间信仰的联系,道教为了更好地融入到乡土社会,也经历了多种变革,其民间化的特点也更加地凸显。之前的众多道派也渐渐归于全真道与正一天师道名下,龙门派则是全真道发展最为兴盛的一大支系。闵一得是龙门派在江南传播中培养起来的高道,他主持金盖山教务期间,扩大了龙门派教团的规模,对龙门派的宗教义理进行了革新,提高了龙门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