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为主体转换为学为主体。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的几个主导工作。
  一、导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学生的学习成了机械的重复、模仿,失去了学习的灵活性、趣味性,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厌学或是成了书呆子。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传授知识靠教师讲,忽视学生想的做法,即必须引导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聽讲,要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一般思路,懂得怎样去分析文章的题目、主要内容、中心、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等。
  二、导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文中有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的一段景象描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对“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许多教材或参考书翻译成“男男女女的衣着,都像是桃源外面的人”,也有些书上认为是陶渊明的笔误。
  对此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自秦至东晋其间五百多年,历经多个朝代,而不同朝代一般都有不同衣着,这时的桃源人应该不会和外面的人(渔人)衣着一样;《桃花源记》为千古传唱的名篇,“笔误”的可能性不大;文章是从渔人的角度,以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叙述的,“悉如外人”是渔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出的评价(桃花源人在渔人眼中正如外星人在我们眼中一样),因此说桃源人的衣着不会和外面的人(渔人)衣着一样。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这句话如果翻译成“男男女女的衣着,都像是桃源外面的人”是不恰当的,应该翻译成“男男女女的衣着,都像是另外的人(或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三、导读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
  要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词句中挖掘出深层意蕴。有些词语看起来平淡无奇,仿佛是作者的信手拈来,实际上在揭示文章内容,表现人物性格命运上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小巷深处》开篇有一段景物描写:“早就知道,我是从村头坡顶上捡来的。据说,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作者选定秋天这一季节,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又抓住几片飘忽不定的落叶暗示当时我的命运,正如这些落叶一样,不知落在何处?让人揪心。这也为下文写养母收养我,从而歌颂养母伟大无私的母爱作了铺垫。这样分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推敲的良好习惯。
  四、导说
  加强对学生说的引导,是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首先,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说的先导,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要解除学生羞涩、畏难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环境。
  其次,经常性地进行一句话训练、一分钟即席发言,进而发展到几句话的连贯性介绍。
  五、导写
  首先,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打好基础,勤于观察、勤于感知周围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浪花和闪光点。
  其次,要有真情实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再次,利用课本,激发素材。中学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许多名篇佳作,很多文章浸透了作家生活的体会,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瑰丽无比的情感天地。
  最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评改。要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好文章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定稿的,真正的写作不是老师教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写。
  总之,教师教学要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培养能力为主,学生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发挥,关键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好这些,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主导”上的不懈努力,教师主导作用做好了,无疑会给学生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其他文献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青少年犯罪并非不懂法,反之,他们精通法律,甚至一些较为复杂的法律纠纷都能分析头头是道。人们就会问了,既然懂法却又为何会犯法呢?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与青少年法律意识中的几大误区有关,接下来我将逐一的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纠正这些误区谈谈我的看法。  一、纠正青少年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误区  针对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现象,我选择了《羚羊木雕》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由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激发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以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学文致用人。  一、创设氛围,身临其境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探究由学生来进行,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
期刊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促使社会文明大踏步前行。然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人心的浮躁,情感的淡漠。过分的追逐利益,过大的贫富差距都使那社会文明如同人为拔高的禾苗岌岌可危。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乏,社会潮流的冲击都使我们的孩子们原本纯净的心灵受到了玷污。自私、冷漠、缺乏爱
期刊
原诗:  落景馀清辉,  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耶溪,即若耶溪。《清一统志·浙江》:“若耶溪在会稽县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会稽即浙江绍兴,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若耶溪风光旖旎,许多文人为此而写下了描绘若耶溪美丽风光的诗篇,如南朝梁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幽之至,令人神往;
期刊
引言:人说,想说爱你不容易;我说,其实爱你并不难。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童趣》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为以后喜欢文言文打好基础,成了备课时要考虑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又有得,我决定采用两个课时来上这一篇文章。第一课时,介绍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同时强调多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
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客观的认知规律。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外,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表面形式的改革,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盲目地模仿一些“典型模式”,使得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新课程改革陷入了更深的泥淖之中。如有些学校机械地限制了
期刊
我现在任教西郊中心校初中部九(2)班语文,我班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就如中国的地形地貌,呈现三级阶梯状,一共28个学生,好中差均衡分布,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品质都不如人意,状况之差,人数之多,也是历年来所罕见,这种情况,我教学多年来也是首次遇到。  这些学生的成绩既影响他们自身,也成为这个班能否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任教这个班语文不久,我便意识到补差工作的重要性,于是补差
期刊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但因为拼音字母比较抽象、枯燥,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死读硬记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学习汉语拼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教从表象入手,学在直观感知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提倡课程理念,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的今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渴望成功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一、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用文字表现美好生活的兴趣  俗话说:生活就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不管是谁,只要你热爱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真情去感悟生活,用大脑去思考生活,用感觉去品味生活,你就能体会得到生活这本教科书里的无穷乐趣和奇妙之处,就能激发自己
期刊
做实事,使人佩服;说实话,使人相信;同样,文章真实,才使人爱看。可究竟什么是真实性的文章呢?对此,需要作具体分析。  一、典型化的真实  纪实(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都要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物。這就是说,写文章不要弄虚作假,“不虚美,不隐恶”。既要写真实,又要通过艺术写出它的“典型性”。像鲁迅先生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现在你去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还可以看到它们的旧址。文中描绘的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