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更要贯彻新课标,如完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抓好各教学环节的阅读指导工作
导读不仅仅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而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并作一定的预习笔记,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随后,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我认为,学习是学以前不懂的东西,因而课堂上着重是解疑解惑的,没必要把书上的东西全部“灌”给学生。学生有准备听课,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疑惑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前预习正是要学生先做好准备。课堂自读就是教师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及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重要方式。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图文并茂、补充材料内容多,这些东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因此就要求学生自读这些东西,以加深对教师讲述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形式多样的问题,如写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既寓教于乐,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思考维度的扩张工作
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的有机统一。“主導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一课,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如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说我们可能通过这样三个步骤:1.他是什么时候的人;2.他做了什么事;3.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完成,最后使“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历史。
三、抓好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环节
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高潮的关键。在诱导思考阶段,往往会出现教师在重点讲解、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同样的问题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切忌武断的一刀切,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亦可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等方式。一刀切既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也伤害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这是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是贯彻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辩论时,对学生的看法应及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靠近。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要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也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一步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对学生而言,课堂讨论或辩论调动了其不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学史的兴趣,锻炼了其口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也丰富了课堂气氛。
四、抓好课堂小结,强化知识的识记与延伸
即教师简明扼要的引导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这一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引导合理、条理清晰、逻辑层次分明和重难点突出。方式可以是教师唱独角戏,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或提问学生回答等。以《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的《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例,我是这样唱“独角戏”的:“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争取名族独立的解放战争(用彩色粉笔划出战争性质)。在战争过程中,虽然英国实力强大但北美人民浴血奋战,迫使英国承认北美独立(划出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战役)。英国被迫签订了《巴黎合约》,承认北美独立(划出战争结果)。教师总结时应以板书为基准,边总结边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应理解的、应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做既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又使其理清了知识间的因果、逻辑等联系,对知识线索、内容的理解记忆也就加深了。
五、抓好课后练习,增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这是巩固、强化知识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训练时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题,更不能单一化,对各种训练方法的优化设计,综合运用,以做到是课堂的有益补充,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的优化训练方法主要有:1.选择;2.填空;3.连线;4.列举;5.列表填空;6.填图;7.了解图片上的历史;8.历史人名、地名猜谜;9.材料分析;10.问答描述等。实践证明多种训练方法交叉进行,长期坚持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抓好各教学环节的阅读指导工作
导读不仅仅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而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并作一定的预习笔记,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随后,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有备而来的主动接受知识效果明显优于没有预习的被动接受知识。我认为,学习是学以前不懂的东西,因而课堂上着重是解疑解惑的,没必要把书上的东西全部“灌”给学生。学生有准备听课,在教师的帮助下,把疑惑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课前预习正是要学生先做好准备。课堂自读就是教师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迅速及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重要方式。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图文并茂、补充材料内容多,这些东西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因此就要求学生自读这些东西,以加深对教师讲述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形式多样的问题,如写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既寓教于乐,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思考维度的扩张工作
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的有机统一。“主導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一课,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如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说我们可能通过这样三个步骤:1.他是什么时候的人;2.他做了什么事;3.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完成,最后使“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历史。
三、抓好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环节
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高潮的关键。在诱导思考阶段,往往会出现教师在重点讲解、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同样的问题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切忌武断的一刀切,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亦可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等方式。一刀切既伤害了学生的感情,也伤害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这是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是贯彻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在学生讨论或辩论时,对学生的看法应及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靠近。最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要给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也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一步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对学生而言,课堂讨论或辩论调动了其不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学史的兴趣,锻炼了其口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也丰富了课堂气氛。
四、抓好课堂小结,强化知识的识记与延伸
即教师简明扼要的引导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这一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引导合理、条理清晰、逻辑层次分明和重难点突出。方式可以是教师唱独角戏,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或提问学生回答等。以《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的《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例,我是这样唱“独角戏”的:“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争取名族独立的解放战争(用彩色粉笔划出战争性质)。在战争过程中,虽然英国实力强大但北美人民浴血奋战,迫使英国承认北美独立(划出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战役)。英国被迫签订了《巴黎合约》,承认北美独立(划出战争结果)。教师总结时应以板书为基准,边总结边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应理解的、应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做既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又使其理清了知识间的因果、逻辑等联系,对知识线索、内容的理解记忆也就加深了。
五、抓好课后练习,增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这是巩固、强化知识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训练时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题,更不能单一化,对各种训练方法的优化设计,综合运用,以做到是课堂的有益补充,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的优化训练方法主要有:1.选择;2.填空;3.连线;4.列举;5.列表填空;6.填图;7.了解图片上的历史;8.历史人名、地名猜谜;9.材料分析;10.问答描述等。实践证明多种训练方法交叉进行,长期坚持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