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把美当做是一种永恒的追求,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类对美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敏锐的。想要欣赏美,就要进行美的教育。感性的美,是人的感官所能捕捉到的,而如何分析、欣赏美,则需要美学的教育,把美理论化,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
  语文是一门渗透了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学科。语文教材所选入的中外作品,大多情意丰富,文字优美,构思严谨,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领域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将其视为刻板的理论,照本宣科地向学生枯燥讲述,实际上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方式,它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美”这一更高的艺术形式的表达。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使单纯的语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这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对美的认识的提高,可以进而生出对整个人生的思考和认识。美育是一种灵魂的塑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它渗透其间,特别是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审美当然也要从感性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欣赏以及评价,一件事物引起人们对美的赞叹,并由此在心中产生愉快、满足和幸福的感觉。但美感不是先天就产生的,需要一个引导、体悟的过程。从美到美感,需要中介的环节,感官产生兴奋情绪后,还需要理性的指引。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美,就是文字之美。语文教材的选题,多是名家名篇,因而有质量上的保证。我在教学中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领会文字的音韵之美,再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欣赏名家炼词造句的讲究,体会辞藻的华丽、比喻的新颖和意象的丰富。对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才能进一步领略到美高深的意境。想要进入美的世界,做好“入门”的工作是关键。
  
  二、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
  
  美育的内涵,绝不只单单在于“审美”,或者说,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只是美育的初步目的。美育和德育智育密不可分,美是人所特具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因而美育的内容也相当广泛。美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人对于美,不但要有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对于美,欣赏过后,要懂得鉴赏,这就不是人人都具备的感官能力,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养。
  对于美的鉴赏能力,是比审美感悟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它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在语文教材所选择的篇目中,大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一般而言这种倾向都相当鲜明,褒善贬恶,对美的歌颂和对丑的鞭挞都可以直接感知。
  我在此时的任务,是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分析、鉴赏美的常识,因为中学教材所接触的作品还是相对浅显的。要着重培养的,是他们一种鉴赏的能力,在芜杂的表象之下,能够洞幽烛微,去伪存真。日后在面对更广阔复杂的世界时,能有高尚的审美趣味,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
  
  三、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美育和德育是关系密切的,美育陶冶性情,而德育塑造灵魂。如果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是以理服人的,但道德原则都相当抽象,甚至枯燥,很难让人信服。美育作为一种自由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人的感官,让人产生兴奋的情绪,而且它的形式直接,可以让人直接领悟。美育的载体一般都具有美感,更容易让人接受,在审美的轻松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洗礼。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无论深浅,都有自身隽永的道德内涵。我在向学生讲述这些作品时,如果单纯讲解“主题思想”或“道德含义”,可能让学生费解。而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之美后,美的感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为之陶醉。在这种氛围的浸润之下,我再稍加强调,就可以让他们领会到作品的深意,从而达到美育和德育双重教育的目的,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有了对美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品味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创作。所有的教育,最后都是为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经过美的教育之后,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创造美。在教学中,以教材的内容为起点,可以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会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想象的能力是创作之源,而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更能激发联想,创作出真实生动的作品。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创造美。特别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启发,因为人有不同的才能领域。而且,不拘泥于刻板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扬学生自身独特的个性,丰富美的含义和形式。
   (调兵山市第二高中)
其他文献
教师,源自亲情的职业。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次读到这两句话,我的心里都倍感温暖。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今天的师生关系
摘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重点,无论是在考试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都应得到重视。但事实上,学生的听英语的能力大多都低于其读写能力,教师有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听力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听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技巧;兴趣      一、教学中,我们要营造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没有口语,就没有书面语。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才能更好地激起学习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源泉。兴趣一方面改善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学习的结果。导致质与量上更优越的学习。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
词之体性功能的体认是历代词学论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亦是词学研究的原生点。本文通过对北宋词学观的宏观考察与观照 ,以点带线 ,显幽阐微 ,勾勒出北宋词学批评因革递嬗的轨迹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他关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设定虽忽略了社会的整体推进,却抓住了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他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百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摘 要: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给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正念减压干预能够有效消解这些心理压力。重大疫情背景下,应引导教师加强自我观照、鼓励教师进行多样化的正念干预练习,促使教师与学生携手共同抗击疫情。  关 键 词:公共危机事件;教师压力;正念干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3-000-03  正念干预是将正念理论与技术运用到特定情境中的一
有人说:“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个好的班主任。”这句话充分反映了班主任对班级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有着决策与管理、领导与执行、组织与协调、教育与服务等多重角色与地位。本文拟结合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如何抓住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面,充当好各种角色,带好班级谈几点体会。    一、 认真落实学校的要求,做个严格的“执行者”    班主任应当与学校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