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谈社在百年来的经营中似乎一贯坚持着“原点”。除了“立足大众”和“有趣有益”这常说的两点,还可加上“软硬兼施”“自卖自夸” “以人为本”。
2009年,讲谈社迎来创立100周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三年后的深秋,我有缘来到这里进行为期4个月的出版研修。老店不一定是大店,不过这家老店旗下杂志50余种,每年出版新书约2000种,最新年度书刊销售总额达1200亿日元,正式员工约1000人,事业规模公认为日本出版界老大。第六代社长野间佐和子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要在出版界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严峻形势下,面向讲谈社的下一个世纪,继往开来,使“有趣、有益”的出版更上一层楼。
“有趣、有益”四个字是创办人野间清治提出的出版理念,传承至今。日本人爱说“不忘初心,回归原点”,讲谈社在百年来的经营中似乎一贯坚持着“原点”。它们是什么呢?除了“立足大众”和“有趣有益”这常说的两点,我以为(不带贬义地)还可加上“软硬兼施”和“自卖自夸”。抚今追昔,这四点特征或许堪称融化在讲谈社体内的DNA。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野间清治打造的出版“体质”。通过对讲谈社创业史的回顾,对日本近代出版的成立或许也能略窥一二。
野间清治生于明治11年(1878年),是武士之后。在明治维新的大时代转折点上,武士阶层命运最为动荡。野间清治的男性长辈中,两人战死,一人切腹。父母沿街卖艺,后落脚乡村小学,教书谋生。野间清治在校内学业平平,喜欢出头露面,擅长剑道、演说、讲谈,后两点特长成为他创业的起点。
演说这种面向群众就社会问题发表观点的表现形式是西洋舶来品。1875年福泽谕吉在庆应义塾开设日本最早的演说堂,随着明治初期自由民权运动兴起,演说蔚然流行。讲谈是日本传统的民间娱乐形式,近似于中国的评书,以武士、历史、人情为主要题材。虽说都是口头表现,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能打破常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野间清治过人之处。支撑野间清治的,起初是“炽烈的功名心”,后来则转化为“牢固的信念”。
毕业后,野间清治先是当了几年乡村教师,苦于抱负无法施展,而立之年当上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法学院的首席书记(负责文案工作的办事员)。适逢学生精英们要成立辩论部,野间清治终于等到了创业时机。1909年11月辩论部召开成立大会,他自作主张带了一名速记员前往记录。更有甚者,在这之前他已经租下一栋远高于其薪金水平的房子,挂出了“大日本雄辩会”的招牌。挂出招牌这一天,就是百年老店开店之日,用今天的话说,那可真是如假包换的“皮包公司”。当时帝国大学的师生是精英中的精英,没人想到精英们的演说可以走出象牙塔。出身草莽的野间清治想到了这一点,将演说记录下来印成杂志,取名《雄辩》,面向社会发行。创刊号当天售罄,几次加印,赤手空拳的冒险一举成功。
第二年,友人观察到通勤电车上人们爱读连载讲谈的报纸,建议野间清治出一本以讲谈为主的杂志。顾及《雄辩》方面的抵触情绪,新杂志《讲谈俱乐部》创刊同时,门柱上又挂出一块“讲谈社”的招牌,从此开始“双轨制”。硬性的刊物用大日本雄辩会的名义发行,软性的刊物用讲谈社的名义发行。据野间清治回忆:“社里的年轻人去书店办事,如果说是从讲谈社来的,对方通常好茶相待,说是从雄辩会来的就喝不上茶。反之,去访问学校,比起从讲谈社来的,要说是从雄辩会来的才会受到相当的厚待。两个名字各有用途,颇难取舍。”这“软硬兼施”也就成了讲谈社的基本特征之一。
《讲谈俱乐部》开头并不顺利,退货如潮水,逼得野间清治靠借高利贷支撑。到了1913年,刚扭亏为盈,又遭遇“讲谈师联名罢演事件”。急中生智,野间清治想出“新讲谈”的主意。不再依靠讲谈师,请文人或新闻记者参照讲谈的形式和题材创作新故事——这一创意成为日本大众文学的滥觞。读者争相购读“新讲谈”,杂志最高发行量达到56万册。吉川英治、中里介山、大佛次郎、江户川乱步等鼎鼎大名的大众文学作家还在默默无闻时都从《讲坛俱乐部》崭露头角。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识字率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大众社会在日本迅速形成。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拥有了文化消费的欲望,野间清治凭借《讲谈俱乐部》挖掘到阅读市场的新矿脉,从此确立“立足大众”的宗旨。
这一宗旨最典型的产物是《国王》杂志。1925年元旦打着“日本第一有趣!日本第一有益!日本第一便宜!”的旗号创刊,发行量超过百万,被视为国民大众杂志。自这时起,两个社名也合二为一,成为“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直至1958年删繁就简,改称讲谈社)。有论者指出,《国王》起到了将日本人不问阶级、男女、年龄差异,统一到“国民”这一身份的作用。
日本出版界在大众社会形成初期掀起过两场“革命”。书籍方面由改造社《现代文学全集》引发“元本热”,从前普通人难于问津的文学全集以一元一本的廉价走进千家万户,充实、装饰了新兴阶层的书架。杂志方面则由《国王》开辟大力宣传、大量贩卖的路线,即“自卖自夸”之谓也。野间清治很早就看到了宣传的效果,不顾“恶趣味”之讥,每月在报纸上刊登旗下杂志的广告。这一做法到《国王》创刊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宣传攻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致九州某个小岛渔村的村民们“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总觉得不容错过”,联合向书店订购了50本,传为逸话。
上述两场“革命”,其实无非是阅读的大众化、去精英化。精英希望引导、教化大众,野间清治从不采取精英立场,但对杂志的社会教育作用自成一家之言。他创办的第三种杂志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少年俱乐部》。通过自身的教师经历,野间清治感到学校教育之弊在于“总是在智育方面过于用力,却轻视了国民性的启发和精神教育的方面”,主张“有益是第二位的问题,首先必须在有趣上倾注全力。有趣之后,有益自然随之而来”。《少年俱乐部》持续发行近50年,是日本最长寿的少年杂志。
野间清治于昭和13年(1938年)去世。一生创办九大杂志,自创业那天起,几乎以每两年一本的速度,全力追逐着“出版报国”的理想。野间清治之所谓“报国”,既有传统道德的浓厚底色,又恰与新兴政府教化国民的政治需要和新兴社会的经济转型相契合,内涵颇为混沌。讲谈社《社史》认为,讲谈社的气质就如野间清治的个性:“十分的泥土气、乡村气,其中又带有稚气和堂吉诃德式的可爱,以及毫不退让的坚韧劲儿。”这带点土气的“讲谈社文化”与走精英路线的“岩波文化”,构成日本出版界的两极。 如今讲谈社传到了第七代,惜乎男丁不旺,中间有两任社长是上门女婿,可以说野间家血脉已断。但野间清治开创的出版特色——立足大众、有趣有益、软硬兼施、自卖自夸(大力宣传),却顽强地传承了下来。在硬性的出版物方面,举例来看:讲谈社学术文库已经突破两千种,为学术的普及化作出很大贡献;纯文学杂志《群像》创刊60余年来,始终引领着文学创作最前沿。软性的出版物更是蔚为大观,有时代小说、推理小说、漫画、生活实用书、轻小说文库、BOX文库、五彩斑斓的时尚杂志、周刊杂志等等。当然,如此众多的出版物不无玉石混淆之嫌,甚至会令人对同人手工作坊式的小出版社生出无限乡愁。不过也正是这种庞杂铸就了讲谈社的体力,不但支撑着文化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高端出版,也支撑着其作出各种文化贡献,如野间文艺奖、野间儿童文学奖等多达14种文学奖项,奖学金制度,读书推进运动,以及从1984年延续至今的为中国出版界提供研修的活动。
为什么一家百年老店的风味能如此持久呢?也许在讲谈社的DNA一览表中,还应该加上第五条——以人为本。前面说过,野间清治对学校教育有许多批判,《少年俱乐部》和绘本、儿童书的出版是其教育观的间接体现,同时他还以更直接的方式实践自己的教育观,那就是传说中的“少年部”。这一做法与传统的学徒制度有些近似。野间清治从只有普通小学学历、年龄从14岁到18岁不等的少年当中选拔部员,让他们与自己起居与共,一边打理身边杂务,一边接受言传身教。当少年们长大成人进入讲谈社被委以重任时,自然能够将野间清治的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少年部员先后达到一千人,野间清治的独生子野间恒也是其中一员。
“少年部”早已不再,不过如今讲谈社依然注重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日本大学生一般在三年级接受面试,定下将来就职的公司。对这些内定的新员工,讲谈社在他们入职之前就定期安排见面,加深了解。当然,阅读野间清治自传和讲谈社社史并提交读后感,是不可缺的一环。进入公司后,每到年底,人事部门会对全体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目前部门的工作是否满意、有哪些建议或需求。讲谈社员工对公司的厚生福利颇引以为荣,例如租房、购房补助制度以及在女职员孕期、产后提供的各项支援措施等等。近年来由于经济萧条,一部分日本企业放弃了注重人情的日本式经营理念,转而引进美国式优胜劣汰的经营模式,甚至连象征日本经营模式的松下公司都宣布大规模裁员以减轻赤字。在变化的时代里,讲谈社依然坚持“人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换算”。创立10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的目标是:“要让讲谈社始终成为在社会上具有存在感和影响力的公司,要让在这里工作的人们始终感到从事出版事业的自豪和喜悦。”
(作者单位:三联书店)
2009年,讲谈社迎来创立100周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三年后的深秋,我有缘来到这里进行为期4个月的出版研修。老店不一定是大店,不过这家老店旗下杂志50余种,每年出版新书约2000种,最新年度书刊销售总额达1200亿日元,正式员工约1000人,事业规模公认为日本出版界老大。第六代社长野间佐和子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要在出版界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严峻形势下,面向讲谈社的下一个世纪,继往开来,使“有趣、有益”的出版更上一层楼。
“有趣、有益”四个字是创办人野间清治提出的出版理念,传承至今。日本人爱说“不忘初心,回归原点”,讲谈社在百年来的经营中似乎一贯坚持着“原点”。它们是什么呢?除了“立足大众”和“有趣有益”这常说的两点,我以为(不带贬义地)还可加上“软硬兼施”和“自卖自夸”。抚今追昔,这四点特征或许堪称融化在讲谈社体内的DNA。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野间清治打造的出版“体质”。通过对讲谈社创业史的回顾,对日本近代出版的成立或许也能略窥一二。
野间清治生于明治11年(1878年),是武士之后。在明治维新的大时代转折点上,武士阶层命运最为动荡。野间清治的男性长辈中,两人战死,一人切腹。父母沿街卖艺,后落脚乡村小学,教书谋生。野间清治在校内学业平平,喜欢出头露面,擅长剑道、演说、讲谈,后两点特长成为他创业的起点。
演说这种面向群众就社会问题发表观点的表现形式是西洋舶来品。1875年福泽谕吉在庆应义塾开设日本最早的演说堂,随着明治初期自由民权运动兴起,演说蔚然流行。讲谈是日本传统的民间娱乐形式,近似于中国的评书,以武士、历史、人情为主要题材。虽说都是口头表现,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能打破常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野间清治过人之处。支撑野间清治的,起初是“炽烈的功名心”,后来则转化为“牢固的信念”。
毕业后,野间清治先是当了几年乡村教师,苦于抱负无法施展,而立之年当上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法学院的首席书记(负责文案工作的办事员)。适逢学生精英们要成立辩论部,野间清治终于等到了创业时机。1909年11月辩论部召开成立大会,他自作主张带了一名速记员前往记录。更有甚者,在这之前他已经租下一栋远高于其薪金水平的房子,挂出了“大日本雄辩会”的招牌。挂出招牌这一天,就是百年老店开店之日,用今天的话说,那可真是如假包换的“皮包公司”。当时帝国大学的师生是精英中的精英,没人想到精英们的演说可以走出象牙塔。出身草莽的野间清治想到了这一点,将演说记录下来印成杂志,取名《雄辩》,面向社会发行。创刊号当天售罄,几次加印,赤手空拳的冒险一举成功。
第二年,友人观察到通勤电车上人们爱读连载讲谈的报纸,建议野间清治出一本以讲谈为主的杂志。顾及《雄辩》方面的抵触情绪,新杂志《讲谈俱乐部》创刊同时,门柱上又挂出一块“讲谈社”的招牌,从此开始“双轨制”。硬性的刊物用大日本雄辩会的名义发行,软性的刊物用讲谈社的名义发行。据野间清治回忆:“社里的年轻人去书店办事,如果说是从讲谈社来的,对方通常好茶相待,说是从雄辩会来的就喝不上茶。反之,去访问学校,比起从讲谈社来的,要说是从雄辩会来的才会受到相当的厚待。两个名字各有用途,颇难取舍。”这“软硬兼施”也就成了讲谈社的基本特征之一。
《讲谈俱乐部》开头并不顺利,退货如潮水,逼得野间清治靠借高利贷支撑。到了1913年,刚扭亏为盈,又遭遇“讲谈师联名罢演事件”。急中生智,野间清治想出“新讲谈”的主意。不再依靠讲谈师,请文人或新闻记者参照讲谈的形式和题材创作新故事——这一创意成为日本大众文学的滥觞。读者争相购读“新讲谈”,杂志最高发行量达到56万册。吉川英治、中里介山、大佛次郎、江户川乱步等鼎鼎大名的大众文学作家还在默默无闻时都从《讲坛俱乐部》崭露头角。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识字率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大众社会在日本迅速形成。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拥有了文化消费的欲望,野间清治凭借《讲谈俱乐部》挖掘到阅读市场的新矿脉,从此确立“立足大众”的宗旨。
这一宗旨最典型的产物是《国王》杂志。1925年元旦打着“日本第一有趣!日本第一有益!日本第一便宜!”的旗号创刊,发行量超过百万,被视为国民大众杂志。自这时起,两个社名也合二为一,成为“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直至1958年删繁就简,改称讲谈社)。有论者指出,《国王》起到了将日本人不问阶级、男女、年龄差异,统一到“国民”这一身份的作用。
日本出版界在大众社会形成初期掀起过两场“革命”。书籍方面由改造社《现代文学全集》引发“元本热”,从前普通人难于问津的文学全集以一元一本的廉价走进千家万户,充实、装饰了新兴阶层的书架。杂志方面则由《国王》开辟大力宣传、大量贩卖的路线,即“自卖自夸”之谓也。野间清治很早就看到了宣传的效果,不顾“恶趣味”之讥,每月在报纸上刊登旗下杂志的广告。这一做法到《国王》创刊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宣传攻势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致九州某个小岛渔村的村民们“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总觉得不容错过”,联合向书店订购了50本,传为逸话。
上述两场“革命”,其实无非是阅读的大众化、去精英化。精英希望引导、教化大众,野间清治从不采取精英立场,但对杂志的社会教育作用自成一家之言。他创办的第三种杂志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少年俱乐部》。通过自身的教师经历,野间清治感到学校教育之弊在于“总是在智育方面过于用力,却轻视了国民性的启发和精神教育的方面”,主张“有益是第二位的问题,首先必须在有趣上倾注全力。有趣之后,有益自然随之而来”。《少年俱乐部》持续发行近50年,是日本最长寿的少年杂志。
野间清治于昭和13年(1938年)去世。一生创办九大杂志,自创业那天起,几乎以每两年一本的速度,全力追逐着“出版报国”的理想。野间清治之所谓“报国”,既有传统道德的浓厚底色,又恰与新兴政府教化国民的政治需要和新兴社会的经济转型相契合,内涵颇为混沌。讲谈社《社史》认为,讲谈社的气质就如野间清治的个性:“十分的泥土气、乡村气,其中又带有稚气和堂吉诃德式的可爱,以及毫不退让的坚韧劲儿。”这带点土气的“讲谈社文化”与走精英路线的“岩波文化”,构成日本出版界的两极。 如今讲谈社传到了第七代,惜乎男丁不旺,中间有两任社长是上门女婿,可以说野间家血脉已断。但野间清治开创的出版特色——立足大众、有趣有益、软硬兼施、自卖自夸(大力宣传),却顽强地传承了下来。在硬性的出版物方面,举例来看:讲谈社学术文库已经突破两千种,为学术的普及化作出很大贡献;纯文学杂志《群像》创刊60余年来,始终引领着文学创作最前沿。软性的出版物更是蔚为大观,有时代小说、推理小说、漫画、生活实用书、轻小说文库、BOX文库、五彩斑斓的时尚杂志、周刊杂志等等。当然,如此众多的出版物不无玉石混淆之嫌,甚至会令人对同人手工作坊式的小出版社生出无限乡愁。不过也正是这种庞杂铸就了讲谈社的体力,不但支撑着文化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高端出版,也支撑着其作出各种文化贡献,如野间文艺奖、野间儿童文学奖等多达14种文学奖项,奖学金制度,读书推进运动,以及从1984年延续至今的为中国出版界提供研修的活动。
为什么一家百年老店的风味能如此持久呢?也许在讲谈社的DNA一览表中,还应该加上第五条——以人为本。前面说过,野间清治对学校教育有许多批判,《少年俱乐部》和绘本、儿童书的出版是其教育观的间接体现,同时他还以更直接的方式实践自己的教育观,那就是传说中的“少年部”。这一做法与传统的学徒制度有些近似。野间清治从只有普通小学学历、年龄从14岁到18岁不等的少年当中选拔部员,让他们与自己起居与共,一边打理身边杂务,一边接受言传身教。当少年们长大成人进入讲谈社被委以重任时,自然能够将野间清治的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少年部员先后达到一千人,野间清治的独生子野间恒也是其中一员。
“少年部”早已不再,不过如今讲谈社依然注重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日本大学生一般在三年级接受面试,定下将来就职的公司。对这些内定的新员工,讲谈社在他们入职之前就定期安排见面,加深了解。当然,阅读野间清治自传和讲谈社社史并提交读后感,是不可缺的一环。进入公司后,每到年底,人事部门会对全体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目前部门的工作是否满意、有哪些建议或需求。讲谈社员工对公司的厚生福利颇引以为荣,例如租房、购房补助制度以及在女职员孕期、产后提供的各项支援措施等等。近年来由于经济萧条,一部分日本企业放弃了注重人情的日本式经营理念,转而引进美国式优胜劣汰的经营模式,甚至连象征日本经营模式的松下公司都宣布大规模裁员以减轻赤字。在变化的时代里,讲谈社依然坚持“人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换算”。创立10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的目标是:“要让讲谈社始终成为在社会上具有存在感和影响力的公司,要让在这里工作的人们始终感到从事出版事业的自豪和喜悦。”
(作者单位: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