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为研究对象,依据教育学基本理论,提出了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中小学课余體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存在问题、发展课余训练的对策建议。但我国现行的学制、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研究目的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的较量,而中小学是培养强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实现和保持竞技体育强国起着长期的、全局性的作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的课余体育训练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传统项目开办以来,向国家、省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学院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和特点、存在问题、发展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和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主体是学生,为了使其身心全面发展,应该加强身体训练,促进其身体正常发展,提高生理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同时注意培养学校的体育运动骨干并为参加高一级别的竞技比赛准备坚实的后备力量。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课的学习。由于课余体育训练的活动特点,不可避免地在学习上、精力上会对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其他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时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不误,从而取得共同进步,达到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教育的根本目标。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特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同普通训练过程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之处。其共性表现为训练内容具有专门性、训练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承担运动负荷的极限性、运动竞赛成绩的表现性。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最终的结果都是要使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发挥最佳的运动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
  3.目前中小学体育课余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轻培养输送,重比赛名次
  中学时期是选好苗子从小培养,系统训练,打好基础,输送后备人才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少数人注重本校在体育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系统训练和培养输送.具体表现在,选才时注意运动成绩,大量的早熟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相对较好,但是输送率低.在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基础训练,向成年化发展,使训练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学校课余训练的作用。
  (2)追求升学率,课余训练得不到保证
  有部分中学领导对体育认识不足,对学校开展课余训练不够重视,“重智轻体”的思想严重,唯恐运动队训练拖了升学的后腿,不愿开展课余训练,认为参加训练或比赛,影响学习,旧的功课不巩固,新的功课无法补,同时补课与训练时间发生冲突,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运动员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4.进一步发展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1)端正指导思想,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制度
  首先要解决好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制度.学校应把体育课余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克服短期行为,把追求比赛名次,为学校争夺锦标转移到向上输送人才,争作贡献上来。
  (2)处理好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首先应形成思想工作、学习、业余训练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把运动员的课余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纳入学校或教务处的工作计划之内,定期检查,特别是文化课跟不上中等水平的学生,应停止训练,让其补课.有关领导、班主任和教练员要经常深入课堂、检查运动队的作业,定期召开运动队领导组会议,听取情况,及时处理.外出比赛和假期集训期间安排一定时间补上文化课。
  四、结论与建议
  课余训练的发展关系到百万学生的前程,同时,它更肩负着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重任,课余训练任重道远。在制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面要立足长远。 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制定多年训练计划,主要目的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一个总目标,我们在重大比赛期间,可依据多年训练计划,制定年度训练计划。为了保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重视是非常关键的。从小抓起与中学、大学对口衔接形成一条龙。保证训练的连接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业余训练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都有赖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切实开展,是体育目标的实现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一、提升学生的旋律审美意识  审美知觉——具体来说,比如音乐审美、造型艺术审美、文学审美——仅仅是另一种感知,就像我们已经承认的五种感官一样。这种知觉必定对应了一个器官,就像有了眼睛才有视觉,有了耳朵才有听觉那样。即使我们不知道它存在于何处。但是,审美意识的重心是从音乐之外向音乐本身转变。  学生对于音乐首先的感知在于旋律,学生的有效聆听首先在旋律上。对于感觉的表达可能有所欠缺,但是耳朵的聆听都是
期刊
一、合理的区域设置,利于幼儿获得相关经验  在创设班级区域时,老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区域中的各项活动都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小班幼儿入园还不习惯要离开父母的照顾,时时刻刻还会为想念爸爸妈妈而哭泣。在开心初,我们老师就在想为幼儿们创设哪些有趣的区域呢?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还需要继续有“家”的温暖,如果在幼儿园的教室里能创设一个小家,那幼儿应该能找到一丝情感的安慰。所以在小班区域游戏设置时经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就应有必要的、足够的反映,惟其如此,才能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  关键词:传统节日 幼儿园 焕发光彩
期刊
一、少儿四格(多格)漫画的教学理念  (一)少儿“图画创想”的黄金期  少年儿童由于其身心所处的发展阶段,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成为其主要认知形式。他们正处于人生中图画创想的黄金期。图画是少儿感知世界,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想法的最佳形式。在少年儿童的头脑当中,规矩章法、条条框框极少,他们的思维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因而少儿时期的创造力是最丰富的,将为一个人以后在各个方面的發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四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富有创造性并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编导系在教学中极为注重的,在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改革,注重个性教育、因材施教的形式下,从对教学的所知所感来总结自己的不足,提出学习编导者应有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目标。  关键词:热爱 执着 合作 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 使命感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自创建以来,从最早的外国专家前苏联的查布林、古雪夫,美国的本·斯蒂文森等的教学帮助所得的经验,到前辈诸多教授、老师
期刊
一、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定位  1.教師是区域活动的创设者  任何一个班的区域规划和布置都离不开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对区域的内容、场地的安排、区域的布置、材料的投放作缜密的思考和筹划。主要根据以下几点来创设区域:(1)各区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2)每个区域要能容纳足够量的幼儿。(3)每个区域的环境布置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  2.教师是区域活动的设计者 
期刊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的“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形态,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基本路径。因此,必须发挥学科教学在培
期刊
一、英语绘本的定义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英文为picture books。绘本是一种融合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两种媒体而呈现出来的故事。绘本有着摄人心魄的优美的图片。在以图为载体的教学中,几乎不需要文字,教育内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已经深入人心。  二、英语绘本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图文并茂,身临其境  英语绘本展现了作者的个人魅力,并用图片取代英语进行教学。当学生在绘本词句中遭遇
期刊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低  乡镇小学,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科学课程的开设要求是不尽一致的,但总体来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文和数学两科“传统课程”。多年来,许多学校迫于应试教育下语文和数学教学成绩的压力,科学课程被视为“副课”。在“大形勢”下,许多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低,教学中,只是将科学概念进行哲学家一样的说教,不注重实验教学,
期刊
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孜孜以求的21世纪教育前景。在此基础上,末学在国学课上进行了“悟道教育”尝试。国人大都读过《西游记》,留心的读者应该对唐僧的三位徒弟(猪悟能、沙悟净、孙悟空)印象深刻,末学认为这是作者吴承恩特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他们暗示了悟道的三个境界:悟能、悟净、悟空。同时意味着作者希望读者从他的心血之作“悟道”。为了凸显条理性便于阅读,下面分三部分细叙。  一、“悟道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