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5分钟与学生的语文能力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句段,按十分制打分,组长记录组员得分,期中和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演说家,全班表扬。训练形式丰富多彩,例如:
  1.海阔天空
  透过一窗看世界,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视野,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归纳、加工、表达能力。在此,学生对假冒产品慷慨激昂;对星球大战描绘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同学看了《焦点访谈》后在“海阔天空”中说:“我们在课文中学了‘桥单元’,看到了许多有形的桥,我认为,看‘焦点访谈’也是一座‘桥’,我们从学校走上这座‘桥’,就可以走向生活,认识生活。”多么精辟的论述。
  2.课文质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爱因斯坦)。我们通过这个栏目鼓励同学们发现文中有误之处,深层次地去研究课文,促使他们用心、用脑子读书,而不是仅仅用口“念”书。结果不少同学找出文中有病句,指出插图不准确之处。比如有的同学发现《死海不死》中“海水咸度很高”的说法欠妥,有的同学对文中的语句提出质疑,对段落的编排产生疑问,这种钻研、琢磨、领悟的精神,无疑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理,真正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动力。
  3.开心一刻
  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学生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不拘一格,在开心娱乐的同时更从工整凝练的语言中体会到对联的特点,从幽默大师那里体会到成语的妙用,从耐人寻味的歇后语、谚语、格言、名句中领略了中国文字的精彩,从幽默含蓄的相声小品中感受到了汉语语言的魅力。学生的精彩表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说话能力,丰富了写作素材。
  4.佳作赏析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强,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于是,这个栏目成了师生美文共欣赏的园地。如朱自清的《匆匆》、余光中的《乡愁》,甚至获奖的歌词《万事如意》、《常回家看看》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自选其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说出自己喜欢的道理,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教师也以身示范,背诵自己欣赏的名家名篇,与学生一起去感受北国的大好风光,领略大漠孤烟直的壮阔,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和温馨。
  虽仅仅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师生却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感染,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参加训练的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而且均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全班同学大都能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第四,锻炼了学生听话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灵敏的听觉、快速反应均很有帮助。第五,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每位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台上表现积极准备,博览群书。最后,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治玉大师要按照玉石的内在纹理雕琢,理财大师要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学习知识的人不也要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梳理要点吗?如果积累是埋头拉车,那么梳理就是抬头看路。在梳理中温故知新,就是要形成一棵主干清晰、枝繁叶茂的“知识树”。梳理知识按照学习进程可分为日常梳理和考前梳理两类。日常梳理重在点滴积累,我在这方面所得甚浅,虽有几个方法但不很完善,想借大家的智慧给补充补充。顺便提几个疑问,期待大家的高见。  一、每
期刊
早在三十年代,就有过“作家是不是课堂里教出来”的争论,许多大家也都认为作家不是课堂上能培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写作课是没必要上的。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弘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们却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写作,把学生的练笔限制在一定的章法之中。这显然是有违新课标精神的。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无论高校还是社会对于中学生作文水平之低都惊呼不已。  我
期刊
所谓“空白”,就是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要提供给学生巩固、消解、完善知能结构的时间和空间。事实证明,恰当地利用“空白”将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智慧之花在教学“空白”中绽放。  一、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默读是丰腴心灵的牧场  默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读书而不念出声来”。它是用眼看、用心想,是语文教学
期刊
我们鼓励考生要灵活运用文笔,多写关注社会现实和身边生活,叙写真我体验认识和抒发真我思想感情的作文,让写作真正成为抒写自己真实体验、感悟、心灵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将来作文阅卷标准怎么变化,都会万无一失。  实际上,高考前考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生活素材,但如何妙用这些鲜活的生活材料,让自己的文章充实感人呢?在此以今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提出两种妙用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引进原生态生活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要素,有效教学必然要从教师这一要素抓起。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一名“有效教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采取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研究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想点子、做文章。每课的教学目标应不求全而求精,集中一点打攻坚战。对不同文体应依据其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授课程序。对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可运用长文短教、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无疑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我们在“除旧立新”时,一些传统的优秀的语文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方法不应背弃,还要一以贯之地强化。其中,高度重视语感培养,就是不可摒弃且应该发扬光大的传统。  语感,是语文教学之本,读,是语感培养之本。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什么?需要语感。语感是什么?做个类比。读文章需要语感就像唱歌需要乐感一样:乐感强的人,一首歌曲听一两遍,他就能把曲子哼个八九不离十;语感强的
期刊
静夜,江山。  宋兵已经攻到城下了,我不想做无谓的抵抗,我知道敌不过他们。在位十几年来,我觉得自己太没用,我无颜去见自己的父亲,只能这样苟且的活着。  故园,凭栏。  我登上了金陵最高的塔楼,想再看一眼我的故乡。明天我就要离开了,我被封为“违命侯”。因为他们要把我软禁起来,成为那赵氏小儿炫耀的旗帜。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小楼,春水。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在降宋后过的第三个
期刊
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也相信,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可是说到如何具体开展课外阅读,可能很多老师较茫然。其中原因很多:学生学业课业繁重,没有太多时间投入课外阅读,这是源的问题;由于课外读物内容包罗万象,学生自觉性又较差,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有违规现象发生,使其他科任教师对学生读课外书有本能的反感情绪,严重的甚至持敌视的态度;学生人数多,阅读面大,思想认识和阅读能力层次又差参不齐,指导起来感觉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在加强学科教学同时,从实际出发,落实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计划,为每一位学生形成和发展其特长创造条件,不是那种认为蹦蹦跳跳、画画唱唱就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简单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就看课堂的教育质量与效益如何,重点看是否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个重
期刊
文题设计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穿越历史的长河,那些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也无一例外。复杂的生活给予了我们悲苦与喜悦。选取一个人物,古人今人皆可,也可以是自己,写出他(或她)精彩的内心世界。题目自拟。  写作导航  写人时,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出来,才能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地淋漓尽致,文章才会因之增色。  那么,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