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社会上独生子女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出现了溺爱,导致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同学教师沟通,甚至出现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现状,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更新教育思路,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日趋复杂,生活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备受社会的关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挫折等方面都会产生心理矛盾。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增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目前很多高校也逐渐认识到积极心理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创建积极的实践内容。因此,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简单论述,探讨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新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领域,其主要推崇人的美德和力量,通过以各种积极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的一种理论,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提倡构建个体的积极体验,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从而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自信心。
  而对于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更新出了新的思路,从以往心理教育中侧重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转变到现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很多积极心理学的专家和学者都主张要通过激发个体固有的力量和美德等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通过积极的态度来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极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增加主观幸福感和信心。
  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渠道单一化
  很多高校都是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情况下学生过于被动,很难通过教师讲解的教材内容解决自己现实中的心理问题,而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和专家等的权威性又较强,部分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所以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情感等方面缺乏教师和专家的引导,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需要。
  (二)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很多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生的学业成就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没有与学生的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通常情绪上会表现为焦虑、无助、难过等感受,在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思维能力也有所限制,思考能力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人际交往关系上出现障碍时,在课堂讨论中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减弱[1]。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会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的作用受到限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一)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明确其教育目标。以往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重点关注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出来的问题,没有从学校中学生的真正心理需求出发,忽略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因此,学校要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发现以往心理教育中的缺陷,提高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和美德的挖掘与培养,增加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使学生产生主观幸福感,增加学生的信心,形成高素质、身心健康的人才,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工作,适应社会。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积极心里学的指导下,学校要提高对学生积极主观体验的重视,促进学生积极个性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相声的情感和美德。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积极认知。学校可以通过进行自助式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其中时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充分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满足、愉悦等积极情感,消除学生焦虑等不良情绪。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和表演等活动,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幫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属于一种即时反应,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因此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情绪的特质。
  最后,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适当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水平。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困难、诱惑时能够正确认识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解决[2]。在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鼓励男女生之间正常交往,团结友爱,在与同伴交往中,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干预或辅导。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要充分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找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并从根源上进行解决,增加学生的积极力量,提高学生的积极体验,通过激发学生主观情感能力的方式,使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提高心理障碍和问题的抵抗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爱的能力。   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创设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是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人文精神的表现,通过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积极心里的渗透,可以有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实现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作用,通过宿舍之间的交往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宿舍之间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在宿舍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及时发展学生的心理上隐藏的问题,然后通过现场调解等方式,将学生与他人相处的郁结进行化解,使学生在宿舍、班级和学校中产生更多的安全感[3]。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缓解和调试大学生出现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和展览馆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不断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资源,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时刻掌握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的动态,根据学校学生的状况开设有针对性、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师。同时对于招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上,学校还要严格把守,要求其具有专业的从业资格,从而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與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转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更加公平公正,更倾向于说服教育法,学会尊重学生,换位思考,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充分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提高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可以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为毕业之后能快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建设培养心理、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鑫,罗光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J].心理月刊,2019(16).

[2]刘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66(01):27-28.

[3]吕利敏.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J].科教导刊,2020(3):171-172.
  作者简介:
  何璐宏,1987年11月,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单位:韩国全州大学。
  耿冬晓,1989年12月,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工学、课程与教学论,单位韩国全州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成果導向(OBE)理念已经深入地影响到高校课堂教育,也是工程教育认证对课程教学的要求。然而课堂教学面临着学时少,内容繁杂,取舍困难等突出问题。从分析工厂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要求在整合知识框架体系基础上,提出工厂设计的规矩,原则,计算和作图的要求,整合已有教学资源进一步打造多样化成果方式的表现,形成在工厂课程教学中的讲、评、比、晒,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探索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工具性课程在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和走上工作岗位之初产生的一些非专业技术类问题,阐述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思路,坚持价值引领为主,隐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做好本专业的顶层设计。为更好缓解和解决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实施课程思政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培养方案、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和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性实践。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思政
期刊
摘要:高职理工类专业,尤其是电类专业(如应用电子专业),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并没有选考物理,所以进入高职后,在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基础)的学习上就有很大的困难。究其不喜欢物理或是害怕物理学习的原因,主要是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如何在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物理解题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阶梯递进;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物理,做练习虽然是必须的。但更应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迁,有很多大学生成为了拥有多职业的斜杠青年。斜杠式多职业发展就是指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工作和拥有多个职位的职业生涯发展,它的优势是拥有某一个强力的杠点或拥有整合多个资源的能力。但潛能的辨别与开发、爱好、技艺与职业的对接,工作、生活和健康的平衡,自我管理等是一直存在斜杠式多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几大难题,需要拥有核心竞争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善于弃取等若干职业发展策略。  关键
期刊
摘要:从传统的地表和空间测绘,发展成智能化的地球系统监测,在测绘手段和技术应用方面发生较大改变。必须进一步强化测绘教师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能力素养,通过科学构建原则,有明确依据和目标提升测绘教师核心竞争力。即构建教师队伍科学化发展成效评价体系,制定智慧化和智能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放型的学习平台,高质量的实现测绘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测绘教师团队;建
期刊
摘要: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爱国、处世和修身三个层面,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重的德育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开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还富有学术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综述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系列重要讲
期刊
摘要: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难题,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与地方产业进行对接,服务地方行业,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途径。同时为打破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环节与实习实践环节之间隔膜的有效路径。文章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从院校和企业“双主体”层面出发,重点围绕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教育的问题,创新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教育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招生规模的壮大,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宜基于本专业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征,发挥育人自主性,进一步强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结合石油特色应用化学专业《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阐述总体实施思路、主要举措、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做法,为化学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有机合成;石油特色;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思政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
期刊
摘要: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包含专业规范、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智能化、网联化的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能力培养模式下,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部分院校应用电子技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目标,也是各类技术型院校实现长期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在应用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实践路径进行不断的分析,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以较高水平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新时代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强化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以提升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劳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