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文艺运动。除了艺术家,很多的文学家、戏剧家、建筑师等也是这场运动的参与者。
不同于单纯用绘画或雕塑来表达自己主张的艺术家,未来主义的倡导者们非常热衷于发表“宣言”。他们用一篇篇宣言与声明来描述自己所期望的艺术,同时,也把政治观点和社会主张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诗人、未来主义的领导者马里内蒂( Marinetti)于1909年发表在巴黎《费加罗报》上的《未来主义宣言》,以及1910年一批艺术家在米兰联合签署的《未来主义绘画宣言》。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是未来主义产生的土壤。未来主义的倡导者们认为,科学、技术、交通与通讯的突飞猛进,使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赞颂代表这个时代的机器,欣赏速度、力量和竞争。在《未来主义宣言》中,马里内蒂写道: “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力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
未来主义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什么呢?汽车和飞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代表。马里内蒂在宣言中赞美夜间奔驰而过的赛车,而他本人当时也拥有一辆菲亚特汽车。汽车在诞生之初是一种奢侈品,到了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汽车之后,汽车才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根据相关资料,1900年,意大利一年的汽车产量只有300辆,而到了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的1909年,意大利的城市都灵已经有20家汽车厂,米兰则有15家汽车厂,菲亚特公司则年产汽车约3000辆,意大利的汽车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未来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巴拉就在1912至1913年创作了一批以汽车为主题的绘画。
飞机是未来主义者的另一大灵感来源。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造出了“飞行者1号”并试飞成功;1907年,法国人布莱里奥驾驶飞机首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1911年,意大利飞机轰炸北非的利比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飞机用于战争的国家。飞机带来的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距离、更大的震撼让未来主义者们爱上了飞机,甚至也因此把战争作为歌颂的对象。
未来主义者是反叛的,在倡导“未来主义”的同时,他们极端地否定“旧世界”,在艺术方面,和谐的、趣味高雅的传统艺术是他们反抗的对象。他们希望在艺术上有根本的突破,有些主张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反对模仿,提倡形式的创造,主张表现现代生活等。不过,在未来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却常常能够见到传统艺术的影子,也常常出现工业时代之前的种种痕迹。
未来主义的代表艺术家贾科莫·巴拉( Giacomo Balla),生于都灵,二十几岁时来到罗马。他曾经在1900年到巴黎生活过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的一些绘画技法,并在回国后把这些技法教给了两个学生塞韦里尼( Severini)和翁贝托·博乔尼(Umberto Boccioni)。这两位艺术家也是未来主义的成员。巴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拴着皮带的狗》,也是他的第一幅未来主义绘画。画面中,一个女人牵着一只奔跑的小狗,把女人行走的脚、晃动的皮带和小狗的四条腿在不同时间的动态都画在同一幅画面中,像多帧画面重合到一起,表现出未来主义者所追求的动感。当然,这样的画法也反映出巴拉对于摄影技术的兴趣。他还尝试用各种颜色的形状、线条来表现对于运动或者速度的印象,形式比较抽象。另外,他对光也保持着很大的热情,创作了一系列研究光的抽象作品。不同于其他未来主义画家的是,巴拉的作品显得不那么“嘈杂”,而是多了一些冷静和抒情。
巴拉的学生之一塞韦里尼,受老师的影响,对法国的前卫艺术很感兴趣,也到过巴黎,并结识了毕加索等立体主义艺术家。他结合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两种风格。不同于其他未来主义艺术家的是,塞韦里尼不喜欢表现汽车或者机器,而是喜欢画人,尤其是夜店里的人。他的代表作《塔巴伦舞场的象形文字的力动》,就用有节奏的形式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运动和声音带给人的感觉、营造出的氛围。画中他还使用了立体主义的拼贴手段,那些舞者身上闪闪发亮的装饰片,就是贴上去的。塞韦里尼画于一战期间的《穿过村庄的红十字列车》,反映出未来主义对战争和对机械的美化。
巴拉的另一位學生博乔尼,是未来主义艺术的核心人物。正是他起草了两篇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和未来主义雕塑宣言。他建议用抽象的手段去辅助表现运动和速度,《城市的兴起》就是他典型的未来主义作品。博乔尼在这幅画中表现了未来主义所崇尚的活力、运动和速度,人物和马匹似乎都在旋转,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躁动的感受,但没有涉及未来主义所崇尚的与科技相关的内容。博乔尼也是一位雕塑家,他希望现代雕塑能够使用新的材料,比如玻璃、水泥、电灯等。不过,他创作出来的雕塑却显得传统一些。他最著名的雕塑是《空间中连续的形》,尝试用三维的手段表现动感。
未来主义的艺术是矛盾的。一方面,面对当时意大利艺术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艺术家们感到不满,希望追赶。同时,也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鼓舞,希望在艺术中表达这种感受,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完全否定过去,支持战争,甚至为意大利法西斯做宣传,就显得有些过激和狭隘了。另外,科技的迅猛发展,虽然让未来主义者关注到社会的变化,但是却忽略了这种变化中的人的情感。事实上,未来主义的艺术运动也是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就逐渐终结了,而参与这场运动的很多艺术家,也回归到传统艺术的怀抱。
虽然未来主义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当今的生活中看到它的影响。比如在电影和动画中,“蒸汽朋克”就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机器美学,凯瑞·柯兰的《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都有对机器美感的赞颂。再引申和扩大一点,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比如,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就认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美的存在;美国的知名杂志《莱奥纳多》在50余年来一直关注艺术与科学的跨领域,其名称就取自著名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莱奥纳多·达·芬奇。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与艺术设计工作者合作,一起推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技术与产品……
今天的儿童成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在手机上玩游戏、和智能音箱对话、远程在线学习、参观沉浸式体验的展览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儿童教育中,启发艺术思维有了更多的工具,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常见,并且共同塑造着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代让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了大的趋势与方向。不过,未来主义的故事也提示我们,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关注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让孩子被科技所“绑架”。
不同于单纯用绘画或雕塑来表达自己主张的艺术家,未来主义的倡导者们非常热衷于发表“宣言”。他们用一篇篇宣言与声明来描述自己所期望的艺术,同时,也把政治观点和社会主张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诗人、未来主义的领导者马里内蒂( Marinetti)于1909年发表在巴黎《费加罗报》上的《未来主义宣言》,以及1910年一批艺术家在米兰联合签署的《未来主义绘画宣言》。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是未来主义产生的土壤。未来主义的倡导者们认为,科学、技术、交通与通讯的突飞猛进,使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赞颂代表这个时代的机器,欣赏速度、力量和竞争。在《未来主义宣言》中,马里内蒂写道: “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力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
未来主义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什么呢?汽车和飞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代表。马里内蒂在宣言中赞美夜间奔驰而过的赛车,而他本人当时也拥有一辆菲亚特汽车。汽车在诞生之初是一种奢侈品,到了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汽车之后,汽车才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根据相关资料,1900年,意大利一年的汽车产量只有300辆,而到了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的1909年,意大利的城市都灵已经有20家汽车厂,米兰则有15家汽车厂,菲亚特公司则年产汽车约3000辆,意大利的汽车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未来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巴拉就在1912至1913年创作了一批以汽车为主题的绘画。
飞机是未来主义者的另一大灵感来源。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造出了“飞行者1号”并试飞成功;1907年,法国人布莱里奥驾驶飞机首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1911年,意大利飞机轰炸北非的利比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飞机用于战争的国家。飞机带来的更快的速度、更远的距离、更大的震撼让未来主义者们爱上了飞机,甚至也因此把战争作为歌颂的对象。
未来主义者是反叛的,在倡导“未来主义”的同时,他们极端地否定“旧世界”,在艺术方面,和谐的、趣味高雅的传统艺术是他们反抗的对象。他们希望在艺术上有根本的突破,有些主张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有相同的地方,比如反对模仿,提倡形式的创造,主张表现现代生活等。不过,在未来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却常常能够见到传统艺术的影子,也常常出现工业时代之前的种种痕迹。
未来主义的代表艺术家贾科莫·巴拉( Giacomo Balla),生于都灵,二十几岁时来到罗马。他曾经在1900年到巴黎生活过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的一些绘画技法,并在回国后把这些技法教给了两个学生塞韦里尼( Severini)和翁贝托·博乔尼(Umberto Boccioni)。这两位艺术家也是未来主义的成员。巴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拴着皮带的狗》,也是他的第一幅未来主义绘画。画面中,一个女人牵着一只奔跑的小狗,把女人行走的脚、晃动的皮带和小狗的四条腿在不同时间的动态都画在同一幅画面中,像多帧画面重合到一起,表现出未来主义者所追求的动感。当然,这样的画法也反映出巴拉对于摄影技术的兴趣。他还尝试用各种颜色的形状、线条来表现对于运动或者速度的印象,形式比较抽象。另外,他对光也保持着很大的热情,创作了一系列研究光的抽象作品。不同于其他未来主义画家的是,巴拉的作品显得不那么“嘈杂”,而是多了一些冷静和抒情。
巴拉的学生之一塞韦里尼,受老师的影响,对法国的前卫艺术很感兴趣,也到过巴黎,并结识了毕加索等立体主义艺术家。他结合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两种风格。不同于其他未来主义艺术家的是,塞韦里尼不喜欢表现汽车或者机器,而是喜欢画人,尤其是夜店里的人。他的代表作《塔巴伦舞场的象形文字的力动》,就用有节奏的形式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运动和声音带给人的感觉、营造出的氛围。画中他还使用了立体主义的拼贴手段,那些舞者身上闪闪发亮的装饰片,就是贴上去的。塞韦里尼画于一战期间的《穿过村庄的红十字列车》,反映出未来主义对战争和对机械的美化。
巴拉的另一位學生博乔尼,是未来主义艺术的核心人物。正是他起草了两篇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和未来主义雕塑宣言。他建议用抽象的手段去辅助表现运动和速度,《城市的兴起》就是他典型的未来主义作品。博乔尼在这幅画中表现了未来主义所崇尚的活力、运动和速度,人物和马匹似乎都在旋转,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躁动的感受,但没有涉及未来主义所崇尚的与科技相关的内容。博乔尼也是一位雕塑家,他希望现代雕塑能够使用新的材料,比如玻璃、水泥、电灯等。不过,他创作出来的雕塑却显得传统一些。他最著名的雕塑是《空间中连续的形》,尝试用三维的手段表现动感。
未来主义的艺术是矛盾的。一方面,面对当时意大利艺术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艺术家们感到不满,希望追赶。同时,也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鼓舞,希望在艺术中表达这种感受,是积极的;而另一方面,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完全否定过去,支持战争,甚至为意大利法西斯做宣传,就显得有些过激和狭隘了。另外,科技的迅猛发展,虽然让未来主义者关注到社会的变化,但是却忽略了这种变化中的人的情感。事实上,未来主义的艺术运动也是短暂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就逐渐终结了,而参与这场运动的很多艺术家,也回归到传统艺术的怀抱。
虽然未来主义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我们仍然能从当今的生活中看到它的影响。比如在电影和动画中,“蒸汽朋克”就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机器美学,凯瑞·柯兰的《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都有对机器美感的赞颂。再引申和扩大一点,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比如,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就认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美的存在;美国的知名杂志《莱奥纳多》在50余年来一直关注艺术与科学的跨领域,其名称就取自著名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莱奥纳多·达·芬奇。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与艺术设计工作者合作,一起推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技术与产品……
今天的儿童成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于他们来说,在手机上玩游戏、和智能音箱对话、远程在线学习、参观沉浸式体验的展览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儿童教育中,启发艺术思维有了更多的工具,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常见,并且共同塑造着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代让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了大的趋势与方向。不过,未来主义的故事也提示我们,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关注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让孩子被科技所“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