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论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但它却集自然美、社会美、哲理美于一身,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歌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走进作品,才能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与作者对话,才能获得思想启迪;让他们披文入境,才能享受审美愉悦,由此,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提升。
  一、自主阅读,体味文本人文内涵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即一种师生之间及其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与语文素养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和功能日益突显。阅读教学实质揭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参与到文本对话中,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感悟到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走进作品,体验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意味隽永的作品都充满了生命的玄妙和机智,是灵与肉、形与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让学生的灵魂钻进作品的怀抱,才能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才能得以把握它的内在价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主体自身的存在。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任何作品都负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创造性灵魂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人类情意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切都能实现意到笔随。对于这种语言的缺失,在口头交往中还可以借助神态、体态的变化,或当面询问而得到适当缓解,在书面交往中作者或只能留出些许诱导空间,或只留下一串延伸的概念符号,这就为读者提供了解读的契机。每当此处,教师要在吃透作品的基础上,模拟作者、充当作者,接受学生的咨询。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反复阅读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启示,产生悟性。
  三、尊重学生,注重文本解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学生只有去积累、去理解、去体会、去感悟,才能增加文化内蕴、提高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教学中营造的民主氛围更是让人欣喜,因为在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四、尊重文本,语言描绘美感内涵
  新课标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课文的选择要有文化内涵,多选择名家名篇。教学时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重视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魏书生老师就巧妙地利用文本的语言,激活了学生思想火花,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每个人都在心中构建了一幅生动而独特的画面,穿越时空,与诗人在诗情画意中晤面。就像“西塞山关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魏书生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一首景色极其鲜艳美丽的词,我们应该认真品味,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请大家打开大脑的电视机。”有的同学闭上眼睛,进入想象状态。
  魏老师接着说:“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这时候,有同学说:“脑海中出现了青青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水……”魏老师又说:“好,使画面动起来,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丁冬流淌,欢快跳跃;然后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在大脑里放映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带着花粉的花蕊……”这过程把美景、美文、美的音乐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独特审美体验的空间,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最通俗但又宝贵的教育经验。“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到东西呢?下面是我所进行的尝试。  一、用
期刊
近年来,我们在高职《汇编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教学做合一,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高职《汇编语言》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Windows、linux以及Unix等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出现,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开发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高级语言、出现了了网络应用开发的许多编程工
期刊
英语写作是全面、综合地运用外语知识进行英语创作的一种技能。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交际形式,它涉及听、说、读等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的全面发展。写与听、说、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写作问题一直是语言教育者关注的焦点。  一、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一般来讲,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
期刊
班级作为高校管理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管理的成败。班主任作为这个基层单位的管理者,作为高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面对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和新时期尤其是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的90后大学生,方法不当的话,班主任可能会沉溺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之中,焦头烂额,工作效果可能是事倍功半,怎一个累字了得?而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所能采取的管理方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从宏观来看,无非在于“情”与“法”
期刊
为了提高谈话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这里所言的平等,不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权利,而是说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二者要平等。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身份地位平等,二是师生之间的视线高低要平等。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是老师,是班主任,学生应该由我管,因而以管理者自居,对学生可以,随意呵吡,大声批评,不相信他的辩解,不尊重他的谈话,一阵训斥之后武断的解决
期刊
面对高职学院即将搬迁新校区的新形势,如何明确定位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全面构建高职学院新校区校园文化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深刻思考迫在眉睫。  一、高职学院构建新校区校园文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校园文化传承和人文基础相对匮乏;周围先进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有限;成熟的校园文化活动经验不足;新校区学生管理难度增大;这些都成为我院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须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总体素质的变化,以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必然选择,时代需要是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必然趋势。2l世纪是
期刊
一、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中职阶段,中职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实物教学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简笔画、直观教具教学形象逼真、快捷高效;电教媒体参与教学,声像并茂,既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还能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教材的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幽默诙谐,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我在使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