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情悠悠?其乐融融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有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对上饶人来说,又是一篇绝好的乡土教材,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丽上饶、热爱美丽家乡的感情。全词由静到动,动静结合。真实地反映出我们上饶农村的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有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对上饶人来说,又是一篇绝好的乡土教材,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丽上饶、热爱美丽家乡的感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宋代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自1175年出任江西提刑起,至他去世,有二十多年是闲居在上饶带湖、铅山一带,与上饶结下不解之缘。
  在此期间写了大量与上饶风土人情有关的诗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初夏上饶的农村风光恬静跃然纸上。
  月亮、惊动的喜鹊、清风明月、偶尔的蝉鸣、喧闹的蛙声、醉人的稻花香,似乎在争着诉说即将到来的丰收。让人感受到丰饶的家乡即将丰收的喜悦。
  又如《生查子·独游西岩》:“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物、我、景、情融溶亲密,一派恬淡自适情怀。正像辛弃疾自己所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更添对家乡的热爱。
  而小学语文课本选的《清平乐·村居》风格又和《生查子·独游西岩》有所不同。
  同样是写农村,《生查子·独游西岩》偏重山水之情,体现仁者智者之情操。《清平乐·村居》侧重农家生活,独享农家悠闲之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轩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首先點明了要写的农家的位置,“茅檐低小”是农家房屋的特点。既不是朱门豪宅也不是青砖瓦屋。而是典型农家茅草房,一袭清水从房前缓缓流过,甜甜的荷叶,洁白的荷花在溪间顺着清风轻轻招摇。小溪两岸,绿草如茵。两岸农田豆苗生长正旺,马上就要开花结果。
  这一切交织成和谐自然的农家村居景象,清新秀丽而又恬淡宁静。“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吴方言。上饶广丰一带古属吴,吴方言圆润婉转,柔美清雅。
  现在的上饶广丰玉山一带的方言仍然保留着吴方言的特色,吴音本就伲侬软绵。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趁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实际上,这幅画面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的普遍写照,悠闲惬意,自由自在。词的下阕采用的是白描写法,写了老人的三个儿子不同的活动,不同的性格,虽然言语简单,但是形象生动逼真。“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年龄最大,成熟而又勤劳,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家中劳动量最大最辛苦的劳动任务,在豆田里除草。初夏的豆田,豆叶婆娑,虽然辛苦,但是即将丰收的喜悦释去了劳作的辛苦。儿子年龄稍小,但却没有闲着,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你看正在屋边利索地织着鸡笼呢。
  小儿子年龄最小,还不太懂事,在小溪里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一个“卧”就给全句或全词增辉。真可谓一字千金。“无赖”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
  全词由静到动,动静结合。真实地反映出我们上饶农村的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把我们带入了其情悠悠其乐融融的诗境。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旨在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下,在倡导“减负增效”的新课程背景下,在注重学生“终身发展”理念下,我们一线教师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精巧的教学设计看似妙手偶得,但实际需要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摸索,需要心血的凝聚。“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本文就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要】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散文;《端午的鸭蛋》;学习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散文是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大部分课
【摘要】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教师自身认同的重要性,从共同体的视角强调教师通过认知、教学、学习于教育共同体,来达到教师心灵的完整性。本文主要是基于教育中的单向教学实例对教师心灵、共同体进行理解与诠释,召唤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教师心灵和希望教学。  【关键词】共同体;教师心灵;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啊,别分离,亲密无间,与繁星相聚在天际,何为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教学方面便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贯穿于整个的小学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来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来
【摘要】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基础学科,它同时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更是努力做到以文本为载体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构筑他们健康的情感思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拥有美好、健康的思想情感是事关学生终身成长的大事,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当然责无旁贷。语文以其学科的特殊性,义不容辞地担负
【摘要】初中生作文以叙事为主,但不少学生叙事只是泛泛而谈,或矫揉造作,或无病呻吟,或空洞无物。针对此类现象,笔者尝试先让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激发细节描写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观察,积累有价值的素材,从景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训练;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准确用词、分解细化、妙用修辞等方法进行细致刻画,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分类训练;细节描写
【摘要】教学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教学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宽容和耐心。  【关键词】教学;艺术;关爱;耐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  新学期,接手一年级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班级中出现一位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原来孩子患有感官系统失调症,简单点说就是多动症。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 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
【摘要】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全方位研究的作家,而他写的《牡丹亭》更是传奇中的精品,是他智慧的结晶。本文对这部传奇中体现出的汤显祖的情理观作了探究。  【关键词】汤显祖;以情反理;以理制情;先驱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汤显祖是中国文学史、戏曲史值得研究的大作家,他和同时代的莎士比亚齐名。他创作的“玉茗堂四梦”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牡丹亭》,这部戏曲自
【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当下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对话。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显然又暴露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因对话不畅通致使阅读活动虚浮、肤浅而流于形式。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对话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公开课激发思考,建构“对话式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  【关键词】倾听;高效对话;建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问题导学与合作互动的结合改变了小学语文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照搬。“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各环节的特点灵活运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效率;提问;问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同学们,我们今天讲……”之后,教师便滔滔不绝地把教材内容一股脑地说写出来,不仅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还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