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本文从人文教育、情感教育、文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情感 诗化 生活化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充满激情。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给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给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其他文献
一、趣味式“课题引入”  从与课题有关的趣味事例出发,引入课题。如,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时,先讲公元前600年前左右,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出金字塔的故事,引入课题。趣味式“课题引入”注意紧扣课题,力求所占时间少语言精炼,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正课内容的进行。  二、实例式“课题引入”  在开课时,用与新授内容有关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课题,这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期刊
摘要:直观教学是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知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媒体直接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认知活动,包含着世界的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让学生从直观形象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关键词:数学 教学 问题情境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如何设计问题情景,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曾说:“设置问题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的学习能力,就要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教学氛围 趣味性 评价机制 学习动机      一、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
期刊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我们的学生真正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为数并不多。这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天天学语文,而没有真正的学好语文。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差,即使偶然出现几篇较好的作文,也难免造作、枯燥,毫无生活气息、真情
期刊
摘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英语 课堂 教学 质量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的学习也主要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向英语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体验了不少喜怒哀乐。下面,我就在英语教
期刊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原因,旨在探讨其解决的对策,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原因;对策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口语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描述事物,与人交往,促进交流和表达情感、观点、意见。”可见,新课标
期刊
摘要: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面面俱到、细致入微,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要敢于放手学生,让学生大胆动手,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教师要不时地在教室巡察,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或演示;也可把带有共同性问题的某个同学的实验作品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同学们一块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更直观明了且有说服力。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教学 质量     物理实验课是学生非
期刊
摘要:打造高效政治课堂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入手,ARCS模型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模型,本文通过对注意、关联、信心和满意四个环节设计的简要说明,探讨该模型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ARCS模型 学习动机 政治教学     一、当前政治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政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支持性条件。西方有一句谚语:你可以带一头牛到河边,但你不可以强迫它喝水.这句话套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 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
期刊
偶尔看到一则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叫《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跑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鱼,只不过是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最灵!”  后来,它掉到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