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和社会系统视角下的元曲传播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是一门瑰丽的古代文学戏曲艺术,它的传播和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创新扩散理论来解释。它具有优秀的扩散属性,丰富的市场需求,庞大的生产队伍。然而与科技创新扩散不同的是,作为文化创新扩散的元曲传播更加依赖于时代的文化背景,传播媒介与创新代理人。元朝农牧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为元曲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勾栏瓦舍是元曲传播的特殊场合与媒介;而元代歌妓则元曲的传播作出了直接且至关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元曲;创新扩散;勾栏瓦舍;歌妓
  一、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现象的元曲
  (一)元曲产生的时代动因——解决问题与满足需求
  “创新过程通常始于意识到某种问题或需要的存在,这种意识刺激人们去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解决问题或需求的创新措施。”[1] 元曲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文化创新产物,其出现也必然伴随着要解决的问题与待满足的需求。而谈到这些问题与需求,就离不开蒙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崛起于漠北大草原的蒙古民族,先后灭金亡宋,依靠金戈铁马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由于深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影响,蒙古人自古崇尚弓马。蒙元政权建立后,以皇帝为代表的蒙古贵族接受汉文化十分缓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比较隔膜[2],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科举制的荒废与“人分四等”的社会体制。这种不平等的政策造成了尖锐的民族和阶级矛盾,甚至在元朝初期引发过江南人民的反抗斗争。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蒙元统治者不得不考虑采用一些创新性形式,这种需求是元曲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促使元曲产生的另一种更加强烈的需求,是汉族文人渴望融入元朝这个新的时代。在科举之路被阻塞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希望自己的学识和信仰能够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他们试图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他们几乎可以代表那一时期的所有汉族文人,有的是没落官宦,有的是失意书生,在政治舞台上找不到施展抱负的空间,而在勾栏瓦肆中却找到了形骸放浪,意气风发之所。
  (二)元曲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基础与商业氛围
  罗杰斯《创新的扩散》一书主要着眼的是科技创新,他指出:“大多数技术创新都是由科学研究行为产生的。[3]”这一观点揭示了科技创新需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持。与之相仿,文化创新也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必须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拥有一定的文化渊源。
  考据学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持这样的观点:元杂剧是从宋金杂剧、院本以及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4]由此可见,元曲有着十分多元而优秀的文化基因,而“耕读为本”的农业文明,更是让这些基因能够代代不息地传承。游牧政权的建立,虽然对农耕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也带来了空前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开辟了新的思路。
  “商业化是指创新产品的生产、制造、包装、市场推广和发行,是从研究出的理念向产品或市场的销售服务的转换。[5]”可以说,商业化为文化创新提供了物质动力。蒙古入主中原后,虽然对农业经济有所破坏,但对工商业加以保护。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激增,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这不仅让元曲成为一门受人欢迎的艺术,也使得元曲创作和表演成了一种真正能够让人谋生,甚至获得较高收入的热门职业。在无名氏剧目《蓝采和》中,演员就自述到:“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
  二、元曲扩散的创新属性
  “创新产品的命名、定位以及与现存价值观、信仰的关系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创新做出的决定。[6]”罗杰斯认为,创新的特性对人们是否采用创新产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元曲的相对优势强、复杂程度低
  文化处在不停在进化当中,每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都有其相对于该时代其它文化的优势。元曲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词句和音律的运用更加浅白自由,而这也同时体现了它复杂程度低的扩散属性。元曲在词句方面脱离了宋词高雅化的路线,转追求口语化和通俗化,俗语、蛮语、市语比比皆是。复杂程度低,通俗易懂,这使得元曲在表演和学习方面的效益性都很高,从而具有很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二)元曲的相融性高
  元曲的创作群体主要是汉人,因此其艺术构成中的大部分依然是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但其中也融合了不少游牧文化的基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游牧民族的音乐基因。随着女真人和蒙古人相继入主中原,大量游牧民族音乐涌入汉族地区,尤其是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其音乐文化对汉族地区的曲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是游牧民族的语言基因。方龄贵的《古代戏曲外来语考释词曲》中,共收蒙古语词条近200条,其中元明戏曲中约160条。
  三是游牧民族的性格基因。实际上,如果不是受游牧质朴无文的性格特征的影响,那么口语化、通俗化的元曲也就不会战胜高雅的宋词,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
  元曲高度的相容性除了表现在它能融合不同民族之外,还表现在它能融合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使得元曲的内容变得非常丰富多元、雅俗共赏,几乎能让各个社会阶层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三、元曲创新扩散的社会系统与传播渠道
  “扩散是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7]”扩散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我们研究元曲的扩散,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系统,而只研究个体的传播行为。美国社会研究学家赖利夫妇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社会传播系统模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式:
  (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图)
  (一)元曲传播的宏观系统——元朝都市
  元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根源始于宋朝。北宋出现了定期的集市,都城开封,商铺邸店遍街,酒楼茶肆林立,并出现了繁盛的夜市,突破了唐代坊市分隔、商业经营只能在白昼于市中进行的建制。   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元曲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出现在社会交换过程中。仕途失意的书生与沦落天涯的民间艺人结合成了天然的创作团队,前者使得戏曲艺术的形式和内涵得到升华,而后者则让高雅的艺术变得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现实。
  (二)元曲传播的中观系统——勾栏瓦舍
  在了解了元曲在宏观社会系统中的传播后,我们再将视线凝聚到中观传播系统,看看元曲的具体传播场所——勾栏瓦舍。吴晟先生在其博士生论文《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全面、详实地考察了勾栏瓦舍这一古代文化消费场所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下面即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分析勾栏瓦舍的系统结构及元曲在其中的扩散传播。
  “勾栏”是宋元时期兴起的一种专门用于表演的场所,由于商业性的缘故,需要用栏干或壁板将演出地周围圈起来,所以称为“勾栏”。勾栏内侧中央是演出的主阵地——“戏台”;戏台的后面是“戏房”,为演出的后台。“戏台”的前面是观众席,分为正对着戏台的“神楼”和两侧的“腰棚”
  戏台与神楼、腰棚之间,有空旷的平地,供观众站立看戏或设座位。神楼和腰棚观戏价格要高于戏台前的座位。[8]这是一个典型的大众传播场所,观众环抱表演者,有利于进行一对多的传播。
  “瓦舍”是以勾栏为中心,集饮食、商贩、戏剧演出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在这样一种平民化的娱乐场所里,人们接受着吃、赏、嫖、赌等各种服务,获得了视、听、味、触等感观享受。更有趣的是,在这些服务中,有很多是围绕着勾栏演艺而展开的,如出售戏剧人物或道具形状的食品、玩具、绘画等,这可以被看作是戏剧衍生产品的发展,也对元曲的传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三)元曲传播的微观系统——书会与歌妓
  元曲的盛行有其时代和社会的因素,但也离不开一些特定群体和个人的贡献。在元曲的微观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传播者,都对元曲的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元曲的内容生产者。前面提到过,元曲最初的创作者多是一些仕途不如意的文人,而将这些零散的创作力量集结起来的,是一种叫“书会”的组织。所谓书会,原本是官学以外读书应举的学习场所,大概以穷书生居多。在宋代市民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他们可能与民间艺人接触来往,参与民间艺人的一些文娱活动,逐步发展为帮助他们编写脚本,最后干脆加入民间艺人的行列,书会于是逐渐演变成一种专业的剧本创作机构。我们知道,大众传媒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批量化的信息生产。书会的诞生使得元曲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广大才人的积极参与让元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元曲不仅有专业的内容生产者,还有专业的内容传播者。元曲的传播机构按级别划分,有皇家戏班(即教坊)、官府戏班及民间戏班三大类,而贯穿这三个级别的,是一个叫“歌妓”的特殊群体。中国有着悠久的妓女文化史,妓女也有三个级别:宫妓、官妓与市妓,分别服务于宫廷、官府与市井。在元代,地方官妓开始走向商业化进程,逐渐与市妓融为一体,而市妓的主体就是活跃于勾栏瓦舍中的勾栏妓。她们多是杂剧演员、歌星、舞星等,主要靠卖艺挣钱,有时也以色待人。她们的活动不限于师,而是遍布全国各繁华的城镇。[9]
  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中提到了“创新代理人”这一概念,指的是创新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连接者”。实际上,勾栏歌妓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沟通剧作家与观众的创新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她们有着精湛的表演技艺,能够展示元曲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她们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剧作家们有着广泛的交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元曲的创作。再者,歌妓们也是元曲作家们的重要创作源泉和描写对象。总而言之,她们不仅是元曲的传播主体、创新代理人,还是重要的时代主角。
  结语
  以创新扩散的视角来研究元曲的传播,是一种新鲜的尝试,但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创新扩散理论是以科技领域的创新为研究基础的,将其套用到文化创新领域,一些东西未必适用。而且罗杰斯本人也指出了创新扩散理论的内在局限,那就是“事后总结”。所有理论都是根据已有的创新扩散成果归纳出来的,而创新扩散本身又是一种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东西,因此该理论的前瞻指导意义有待商榷。然而通过种跨学科的分析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纵观元曲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促使它成功的宏观因素,如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宽松的文化政策。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传播者可以把握的东西,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深入把握时代特征,准确调适文化产品内容。
  二、 运用适当的传播媒介,选择合理的收益模式。
  三、 传播者与生产者的角色融合。
  参考文献:
  [1]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辛欣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版 . 第118页.
  [2]周楠. 元朝汉化过程浅议. 出国与就业. 2012年06期. 第219页.
  [3]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辛欣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6月版第1版. 第120页.
  [4]李春祥. 元杂剧史稿.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5页.
  [5]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辛欣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第127页.
  [6]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辛欣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版. 第186页.
  [7]埃弗雷特[M]罗杰斯. 创新的扩散. 辛欣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版. 第5页.
  [8]廖奔. 中国古代剧场史.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第49页.
  [9]武舟. 中国妓女文化史.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6月第1版. 第112页.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地产权属档案信息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率极高。在新时期如何积极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的开发利用: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  首先呼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自我封闭的传统模式。认识到档案的价值是通过服务社会取得实效来体现的道理,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档案的社会利用
期刊
摘要:  人人网是目前中国经营状况最好的的实名制的SNS网络平台之一,与其他社交网站一样,广告是人人网非常重要的盈利来源。因此,广告的经营就成为了人人网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通过对人人网广告收入资料的搜集,发现其上市后的广告收入呈下降的趋势。本文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一番探索,同时对其广告经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人网;广告经营;社交网站  现今的社交网站,盈利模式都大同小异,主要来源是广告服务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在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着眼于改革和发展,融入基层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方向性要求和现实任务。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新形势下基层职工的思想状况实际,积极推进体制创新、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新,
期刊
摘要:  基于产业需求层面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良性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本地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烟台地区产业结构的剖析以及借鉴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市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这种产业发展路径利用了我国“人口红利”优势和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成
期刊
近年来,保康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不以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而自卑,不以院小人少而无所作为,而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纪检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连续八年检察队伍队伍“零”违纪,执法办案“零”投诉的可喜局面。2010年至2013年连续四年
期刊
《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公开审查程序规定》)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进行公开审查活动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邀请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人民调解员或者申诉人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员以及专家、学者等其他社会人士参加。当前在公开审查活动中,存在随意聘请受邀人,受邀人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形,难以发挥受邀人
期刊
群众工作是维护党执政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既是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广泛争取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重要举措。基层检察院处于执法办案第一线,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深入,在做群众内部矛盾纠纷化解等群众工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在做群众工作方面我有着亲身的体会和深切的
期刊
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认真倾听代表委员意见,主动接受监督,是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工作,强化队伍建设的需要,为使联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近日,达川区检察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调研活动,采取走访、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函、短信等方式,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达川区检察院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查找出了存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领域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务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  2013年至今年5月份,我院共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8件10人,案件涉及受害人63人,涉案
期刊
近年来,宝应县院利用多种有形载体,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先后获江苏省先进检察院,省、市、县文明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扬州市先进检察院,2013年获扬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强化队伍建设的新举,作为提升检察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一是强化领导。院党组立足长远,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