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发展学生语言个性的必由之路。而讨论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浪潮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自主性、合作化与探究性的强烈呼唤,符合小学语文课堂建设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讨论与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还能够集思广益,各有所得,达到绽放思维之花的教学目的。在本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发问与提问、质疑与合作、总结与反思为研究的锲入点,就如何让讨论式教学模式渗透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的热情与气氛,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思维碰撞中体验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1.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
傳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法、情感陶冶法等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虽然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根深蒂固的旧教法仍存在于很多课堂,部分教师不愿变更多年来的教学方法,拘泥于分数的提高,使得灵活且高效的讨论法不能广泛实施。
除了教法,学生的学法也存在着问题。我国的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勤劳能吃苦,但是缺乏创新精神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育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现代社会主流意识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进而优化学法。
2.讨论主题价值不高
讨论法是提问、谈话基础上更高层次、多向交流信息的教学方法,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多元互动性。讨论的主题过于简单会使讨论失去意义,过于困难会降低学习兴趣。所以讨论法的实施要尊重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有可行性、内容有开拓性、应用面广的问题。绝对不能对问题只做象征性的讨论,否则,既达不到效果,又浪费了时间。
3.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教师片面追求讨论式教学的课堂效果,备课时没有对讨论内容、目的和流程等进行精心设计,使讨论方向不明确,形式传统,学生交流范围狭窄,部分老师甚至在讨论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某种既定的结论。论点的提出依旧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对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无法解答,一些突发情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无法解决。这样“畸形”的讨论不过是换一种形式的灌输,与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区别。
二、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目前语文教学效果和成绩不明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心声。学生感受在课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气氛,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语文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时迎合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当前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场合张扬自己的个性,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师只是想一味地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要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和生活,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不影响教学过程和目的的情况下,主动地倾听和认可学生内心的声音,肯定他们的个性。
2.总结与反思,沉淀讨论所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认知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是他们亟需发展的。因此,在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他们“轰轰烈烈”“草草收场”却华而不实。笔者以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学习反思活动,教授学生进行有效总结与反思的学习策略,如做读书笔记,开展课前作业展示活动、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早》这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总结与反思探讨活动,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笔记,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如本课的生字词、本课的中心大意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这种革命精神的理解。随后,笔者布置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以“早”为主题,写一篇微型日记,并在下次课的课前实践活动中,对有独特见解的作品进行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沉淀学生讨论所得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3.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控制讨论时间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讨论主题要有一定可行性和趣味性,扩展思维,将学生引至最近发展区。交流时间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主题内容适当伸缩。讨论的次数也要根据本堂课的内容和难度进行调整。问题要“精”,过程要“热”,总结要“细”,这才能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大語文”的魅力。
总之,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搜索信息,以创造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合作的方式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可行之路。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路子还有很多,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水平,深入研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索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渠道。
一、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1.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
傳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法、情感陶冶法等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语文教学。虽然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但根深蒂固的旧教法仍存在于很多课堂,部分教师不愿变更多年来的教学方法,拘泥于分数的提高,使得灵活且高效的讨论法不能广泛实施。
除了教法,学生的学法也存在着问题。我国的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勤劳能吃苦,但是缺乏创新精神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育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现代社会主流意识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进而优化学法。
2.讨论主题价值不高
讨论法是提问、谈话基础上更高层次、多向交流信息的教学方法,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多元互动性。讨论的主题过于简单会使讨论失去意义,过于困难会降低学习兴趣。所以讨论法的实施要尊重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有可行性、内容有开拓性、应用面广的问题。绝对不能对问题只做象征性的讨论,否则,既达不到效果,又浪费了时间。
3.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教师片面追求讨论式教学的课堂效果,备课时没有对讨论内容、目的和流程等进行精心设计,使讨论方向不明确,形式传统,学生交流范围狭窄,部分老师甚至在讨论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某种既定的结论。论点的提出依旧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对学生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无法解答,一些突发情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无法解决。这样“畸形”的讨论不过是换一种形式的灌输,与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区别。
二、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走出困境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
目前语文教学效果和成绩不明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心声。学生感受在课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气氛,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语文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时迎合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当前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不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场合张扬自己的个性,处在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师只是想一味地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要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学习和生活,往往会适得其反。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不影响教学过程和目的的情况下,主动地倾听和认可学生内心的声音,肯定他们的个性。
2.总结与反思,沉淀讨论所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认知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是他们亟需发展的。因此,在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他们“轰轰烈烈”“草草收场”却华而不实。笔者以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学习反思活动,教授学生进行有效总结与反思的学习策略,如做读书笔记,开展课前作业展示活动、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早》这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总结与反思探讨活动,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笔记,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如本课的生字词、本课的中心大意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这种革命精神的理解。随后,笔者布置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以“早”为主题,写一篇微型日记,并在下次课的课前实践活动中,对有独特见解的作品进行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沉淀学生讨论所得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3.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控制讨论时间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讨论主题要有一定可行性和趣味性,扩展思维,将学生引至最近发展区。交流时间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主题内容适当伸缩。讨论的次数也要根据本堂课的内容和难度进行调整。问题要“精”,过程要“热”,总结要“细”,这才能充分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大語文”的魅力。
总之,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讨论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搜索信息,以创造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合作的方式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可行之路。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路子还有很多,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专业水平,深入研究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索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