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1.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
  (2)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课后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了依赖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明白,而学生没学会,就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后果。
  2.学生自身的原因
  (1)知识储备少
  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读题中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读半边字”或者索性就跳读的现象,导致弄不清题意;即使能勉强读完的,但或者停顿错误,或者不明白字词意思,也会弄错题意。如一些学生不认识题目要求中生字,蒙着来,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含义。
  (2)消极的心理因素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3)不良的审题习惯
  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题目中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断章取义,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随便猜测,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
  (二)教给孩子有效的审题方法
  1.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2.悉心观察是审题全面的保证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对数学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
  当前的课堂,大部分教师都习惯把题目一出示就指名让学生“泛读”。而我认为,数学教师的示范阅读才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教师的示范阅读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会产生直接影响。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教师阅读的示范作用,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教师要努力创造让学生阅读的机会。在课外,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讀数学的时间与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自然地融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自然地融合数学与生活,从而促进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融通与整合。
  (三)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出及时评价
  对于学生的阅读成效,教师要重视及时作出激励性和肯定性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参与过程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可以对评价表加以使用,及时评价学生在这一阶段“阅读”的表现,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暂时较为落后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学
  (一)课内阅读,书本为主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有时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二)“问题”阅读,联系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也很多样,除了文字叙述外,还有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并且适当添加了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不会分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目时,根本没有把题目读完就动手解答,或者在读题时出现添字、漏字等现象。有的时候学生题目做不出来,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上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先把题读完整,把关键性的语句做上记号,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穿比如四年级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道图文并茂的题目:小军家离学校520米,学校离少年宫390米,小军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长时间?学生读题时就要找到关键词“用同样的速度”,通过这个隐含的条件,解题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当遇到有表格或图画的应用题要让学生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并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条件。我坚信早实践早收获,从现在开始,让数学阅读进入课堂,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使我们的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其他文献
一、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意义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是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家庭作业能让小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比较随意,不大考虑科学性与合理性,把作业变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分析探讨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问题,是适应教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分析小学生家庭作业  (一)现状  1.作业量过多  部分教师为了
期刊
中考阅读能力的考察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费时多却收效少。从中考结果来看,阅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试题失分现象相当严重,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不强,这是语文教学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让阅读教学回归文本,重视整体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学生的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有明显的效果。  一、整体阅读的重要性  (一)阅读心理和
期刊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程特点  1.简单基础  小学语文中的识字课程是小学生进入课堂最先需要学习的课程,作为语文学习的入门,识字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字、词、笔画少的汉字供学生学习。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汉字的难度逐渐提升,但比较生僻的、繁琐的汉字,小学生都不会接触到,更不会要求学生掌握。  2.教学难度大  做识字教学就是对着一群完全不认识字的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现代教育中也较多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会使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时从其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学生只是单方面地理解、吸收知识。而现代化教学应该是师生进行互动,在交互式学习中生成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特别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表达形式的不同,导致他们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善于找到学生“错误”的原因,用资源的眼光看待“错误”,及时抓住“错误”的契机,合理利用、巧妙引导,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
期刊
一、专题设置背景  微专题,即根据教学需求选取个别高频考点组织实施的小型的、完整的微型复习专题。它不是专项训练题,而是针对某一高频考点的完整教学过程。旨在改变复习课的低效与沉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开思维,加强知识系统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从而实现“举一反三”。  野生动物环境条件分析在近年高考题中多次出现(见下表),属高频考点,“出镜率”高但学生得分率较低。不同年份的高
期刊
一、关于学校、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背景与现状  1.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家庭环境是在家庭这一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种气氛和各种家庭条件的总和,包括经济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  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家庭环境分类的描述,普遍将其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年龄、文化程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步骤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就近异质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结合两种方式。就近异质组合就是将学生的座位按照异质小组适当调动,然后按座次就近组合,每组一般4人左右。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结合则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  2. 分工协作  3.精心策划  小组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的最新趋势和先进思想。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向与定位:综合多元  “小学语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整合、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
期刊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初三才接触化学,化学也是一门新的学科,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是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