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的思绪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只能慢慢地走——穿上宽松的衣服,捧一架相机,阳光好的时候还要戴上墨镜或是遮阳的草帽——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而且走上几步,便要驻足,或者徘徊,需要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你身边的景致。有些地方,甚至要来来去去地踱上几个来回,才又万分不忍地继续你的游览。此时你会发现,你仿佛就像身后那一条大河,千百年这样慢慢地流,平静而优雅,一步一回头,一湾一驻足,每天潮涨潮落,往返几次回望这片土地,眷恋这条老街,依依不舍,深情脉脉。
   这是一条襟河带海又远在一隅的小街,不大,千米有余,丈二宽窄,虽然与北京王府井、上海新天地和成都宽窄巷并行在中国步行商业街的行列里,但这里,让人流连的似乎还不是有关商业的热闹和繁华,反而是此时冬夜的宁静,还有这宁静的街道两边那些沉默的建筑。虽然,这里只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诸多的城市里,并不算老,但在营口,人们还是叫它老街。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看见160多年前这座城市里的房屋——那些融汇中西透着摩登风韵的建筑,招摇地站在街道两边,吸引着你走近它,欣赏它,享受它。在这里,你会觉得,它真的完全匹配了中国北方“露天的百年商业博物馆”这个美誉,没有丝毫的夸张和溢美,只是匹配。走在街上,你不知道身边或是脚下的哪一块青砖灰瓦,到底渗透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蕴含着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她们斑驳却又清晰,坚硬却又温暖,她们会在瞬间将你融化,让你分不清,到底是你在看那160年前的她,还是160年前的她在看你。
   辽河,老街,营口,东北,中国近代城市的商业史,这是一个断续的图画,也是一个紧密的连环。
   如果没有这条河,百余年前的东北大门或许不会被敲开。那个叫作托马斯·泰勒·密迪乐的英国领事,看好了这片九曲回环的河口滩涂,便把西方工业的大船停泊在这里,从此西方的工业货物上了岸,东北大地的丰饶物产上了船,于是便有了这条街,有了街上熙熙攘攘的苦力劳工、商贾小贩,有了这些人生活创业的城,有了那样一个在风雨交加中攫取财富的时代。正像吴晓松在《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史》中毫不客气地说:“营口城市的形成不但影响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地区城市在职能及形制上向近代城市过渡。"广袤富饶的白山黑水,正是通过这条街,走进了新的历史。
   这里不缺水,站在泥泞的土地上,向下挖上一锹,便会渗出水来。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原因,这条街,160余年前,真真正正地因为钱而风光过,而且风光得颇为壮烈。那年的这条街上,有山西票号巨头日昇昌在东北唯一的一家分号,有北京同仁堂的住店掌柜,有五湖四海三帮六派的大小商人……这里诞生了中国金融事业的鼻祖过炉银,也诞生了中国第一张邮票大龙票,这里是英美法俄日侵略者相互争夺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资本用生意与侵略者较量的战场……晚清王朝虽然无能,但也知道为保住这片生财的土地,不惜让日俄一战之后,请出西方洋人来斡旋,要回这条小街,要回你眼前这些为国人吸金纳银的房子。
   不只是清王朝,那些奔走这条街上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商人们,也从未停止过与外来人的斗争。想当年日本人要在这街上的商圈里打经济战,硬是被中国老板们挤兑得难以继日,最后实难在这条街上有所作为,才转而去经营远在四百里外的滨城,且不惜做蚀本生意与这条街对抗。直到后来完全依靠武力强取豪夺,才压住了这条街的盛气。
   站在这街上,嗅一嗅来自身后大河的海风,忽然有一种凛然之气冲盈脑际。
   然而,辉煌就像花朵,绽放得越是绚丽,谢去的时候也一定安然。于是今天,你便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在这里,看那一家又一家的老字号,各具风格的特色建筑,在这片苍茫辽阔的河海天地间紧密而又规整地矗立着。此时即便没有人,你仍然能看到那些年这条街上摩肩接踵的热闹,因为脚下那些沧桑古朴的青石板路,已在向你讲述它所承载过的繁华,而原本就堆在那里的青砖灰瓦,甚至是半圓山的老屋子,更是从里到外地散发着城市的味道。那味道,是北方的,是北方的冬天和夏天的味道。
   不止一次地琢磨那幅老照片,穿着厚厚棉袍的苦力,拉着沉重的大豆麻袋在结了冰的辽河上走,那姿势,像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像是蜷缩在屋角下的老乡,亲切而让人伤感。辽河的夏天,是繁忙的,所谓的舳舻云集,千帆竞发,那该就是老渡口每天渔船归岸时的场面,叫卖声、哄抢声、吆喝声,夹着海浪与渔船的撞击声,热闹得如同被抛上岸边箩筐里的鱼虾,只是它们只顾蹦跳着逃命,却发不出声音,像极了我脑子里对老街场景的那段想象。还有那尊影壁墙下的雕塑,拎着行李箱包的长袍商人,引领几个扛着麻袋的小工,风尘仆仆,像是从那个时空里穿越而来,全然没有理会百年后的人们看着他们的心情。
   记得那年来渡口抢潮,亲眼见到一位大姐为了抢到上好的皮皮虾,奋不顾身地从一只船上往另一只船上跳,结果一脚踩空,直着掉进了混浊的辽河里,想必她是会水的,扑腾了几下,就一把抓住了船舷,被船上的人拉了上来,然后,她连谢谢都没说一声,抹了一把头上脸上的河水,就向着一箩箩的新鲜海货扑了过去……
   还有那个租下了整条街最大门铺的老板,花重金做了装修,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中间又因投资生意亏了本,一面是债主逼债,一面是生意打不开局面,一股火害上了重病,索性跑路到了个没人知道的地方,偶尔发几条微信消息感慨一下人生,宽解宽解自己,其间的辛酸让人莫名感伤。
   生意,就像这辽河的潮水一样,每天都准时地来,准时地去,拼搏奋斗、发家兴业、折戟商场、东山再起,各种各样的故事起起落落,从未间断。人们靠着这条河,辛苦着,奔忙着,梦想着,承受着。我想,百多年前,人们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吧,深幽的店铺里,坐在店里的老板和帐房先生,精明地架着眼镜算计着眼前走过的每一个人,街边上到处是炸油糕、炒栗子、卖冰糖葫芦的老汉,拉黄包车、卖针头线脑的小伙儿,还有骡马大车穿过街口、车老板粗犷的吆喝伴着哗啦啦叮呤呤的响串声,挽着袖口油渍麻花、身上手上沾满泥水和海腥味、在小街上叫卖的渔家女人……湿润而吵闹的空气里到处是鱼娃虾仔烂掉了的臭味儿……    然而一切都是属于时代的。一排一排的老屋子,赫然标记着当年的商号名称:东记银号、永顺兴、裕兴盛、福茂兴……那是那个年代里最吉祥、最有韵味的流行语,是西方海上文化与东方泥土文化交融后的美丽,高高地悬在中西合壁的房屋门面上,带着电灯电话与煤油灯和磨盘碾子争风吃醋的味道,胡杨树一般地展示着当年这条街上大银行、大商贸的繁荣。那座二层小楼,是当年的渔具店,靠着卖些渔船配件为生,偶尔也会在门前支起摊来卖一些新鲜的海货。如今,已被改造成了风味咖啡屋,旁边种了一棵山楂树,春花秋实简单地经营着,这家店里的冰激凌俨然已经是老街上的标志品牌了,来老街不吃上一口他们家的甜筒,仿佛是上班没有打卡一样,总是一种遗憾。这生意红火到如此程度,应该不比当年的渔具店逊色多少吧。只是那店老板,应当远没有今天的老板更舒服,更光鲜。
   当年那条街上,最光鲜的应当是瑞昌成的大老板了。这座当年营川埠上最大的物流商场里,有多少故事呢?遍查史料,终不得知。商人没那么多的闲情逸致记下这些破烂琐事,以留给后人去琢磨,他们或许每天只想着如何招揽顾客,如何挤兑对手,如何让自己腰包里的银子更多一些吧。就像今天的商业街里的老板们,所有的心思都在街上行人的口袋里。
   所以,这里就少了好些个故事,可以让人讲给我们听,让那街上,百年的风风雨雨都顺着河水远去了。这街,有如被雨洗过的石板,虽然古老,却依旧风浓韵郁,一尘不染,在满街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如茶,如酒,让走在这里的人,醉在其中,相忘其间。
   然而,文化,其实是个幽灵一样的东西,即便你触碰不到,它依然会悄然将你包围,即便你从未刻意要去培育,它仍能自顾自地疯狂生长。或许就是因为这里有它曾经附着的载体——那些优美的门面,那些断续的传说……
   当年营川开埠的时候,这里曾是中国娱乐业的重要阵地。三里长街,打把式卖艺的,搭台子唱戏的,没少热闹过。就连马连良、白玉霜这样的角儿,也要来这里唱上几个月,捞足了银子和名气,才转战到其他地方。因着这样的厚爱,这条街上,哼哼呀呀的小曲儿小调儿似乎就没有停歇过。早些年,还没有重修老街的时候,狭仄的巷子里,二胡伴着扬琴、锣鼓跟着钗儿,每每会在夜色初降的时候响起,毕竟当年这小城里,乐器产业也是响誉全国的品牌,加之“三大团”的兴盛,街坊邻里中的能人有的是,大家伙儿凑在一块儿,拉弦的,打鼓的,弹琴的,吹管的,加上几个专业学过唱的,随随便便就支起一台大戏。这些乐得此道的爷们儿娘们儿们,没少给那些年沉旧中的老街增添颜色。
   而今天,这样的色彩更加斑瓓了,怡笑阁的相声、泰顺祥的大鼓、任家茶馆的戏法……虽然比不得从这小城里走出去的歌星影后们高档,却实实在在让人们在忙碌一天后找到了乐趣。一壶茶水,两笸箩瓜子,三五个好友,听一段曲儿,叫几声好,叮叮当当碰碰酒瓶,呱叽呱叽拍拍巴掌,这没多少成本的休闲热闹里,所有的烦恼郁闷都散了。娱乐也许就是这样,接了地气儿,才最实惠吧。不喜欢热闹还可以逛逛酒吧,甚至可以填个词,描个画,这古色古香的老宅子中间,幽兰一般还藏着这样那样的沙龙小室,不怕你性子有多古怪,总会有你想去的地方。
   這辽河边的老街,和其他城市里的街不太一样,多数时候,它还是有些沉静,像一枝孤芳自赏着的寒梅,又像一个酣然而睡的少女。有多少人在想尽各种办法要唤醒她呢?可同时,又有多少人希望她就这样优雅地安静下去。
   历史是个多么漫长的画轴啊!一片土地你所能看到的,或许只是你能打开的那么一丝缝隙。较之于我们的一生,老街几十年的沉寂,在历史长河中又是多久呢?是不是就是眨一眨眼的那个功夫呢?
   这一会儿的休养之后,会是一次新的忙碌吗?老街尽头,一座历史悠久、香火繁盛的妈祖庙前,仍然香烟缭绕,想必那也是为这条老街在祈祷吧。
   这几年,每逢夏日,入夜的老街,已经不再寂寞,霓虹闪烁,波映星河。汇集天下各方的小吃热闹红火,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悄然兴起,天南海北的人们来这里消遣,沉寂了好久的老街姿容焕发。守望历史,发展老街的一代创业者,已经翻开了老街辉煌的新一页,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着老街今天的辉煌,续写着老街明天的历史。
   于是便有一首《贺新郎》:辽水西流去,海潮起,接天一线,落霞如洗。铁马秋风谁曾记,蓬草殷红满地。多少个,英雄儿女。埋骨无须桑梓密,向长滩,沃春泥绿。云涌处,鹤声唳。
   长街一夜百年去。洗铅华,青砖石板,经风历雨。古炮声残犹未尽,浩荡江流赴继。荣共辱,青衫半缕,燕雀无知檐头戏,醉看桨声灯影芦絮。今古事,浊酒里。
   时光到了此刻,便有了我,拿着相机,悠闲地在这街上慢慢地走,像身后那湾大河一样,一步一流连,一步一回头,反刍般咀嚼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间屋,跟着它们一起,听风卷潮生的磅礴诗篇,看云起霞飞的壮丽山河,过有身有心而不疲惫的生活……
其他文献
瓷器之歌  月亮是一件瓷器,而星星  是瓷器里的一个大类。把它们  若隐若现,摆在天上  夜空是最美妙绝伦的展厅  白云在风中,把瓷器梦幻一面  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白鸽  是自带翅膀的瓷器  优雅从容,从枪炮上方飞过  白花娇弱,不惜冒着破碎危险  在旷野摆出,瓷器的圣洁  而远山的冰雪,最能够体现  大型瓷器的庄重、肃穆  浪花是另一种瓷器,大海  一次次举过头顶。而米粒细小  代表着最卑微的瓷
期刊
突然有这么一天,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站在杜梨树下小声议论着。他们的眼里露出惊喜,像采矿人采到一块金子。甚至有人伸手抱住了杜梨树。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  刘锄头一声喝,搂树的那双手收了回来。  老人家,这棵树卖不卖?如果卖,我出这个数。说话的人伸出三根手指。  三万?刘锄头说。  老人家真会说笑话,那人往刘锄头这边走过来,三千,不是一棵杜梨树,我哪会出这个价。  就是,不少了,搁往年能盖一栋房子。旁
期刊
在这个众彩纷纭的网络世界,像我这样至今不用微信的人俨然成了“另类”。有朋友嘲笑我说:“没看到全屯子人连扫马路的,蹬三轮的,卖白菜的都抽空在微信上聊天、观景吗,你还这样老守田园,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还是作家呢!”对此我很不以为然。   我的不用微信,并非是排斥新生事物,也不是忙到没有时间去看一眼微信。其实我对新生事物,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新生事物历来极为关注,早在9年前就曾经有过自己的微博。那是2008
期刊
一   董茶的学妹,不,应该是前女友。他毕业离京跟学妹分手后,就一直在锲而不舍地“修复”,而且再也没有与其他女孩有半点的“缘分”。   一年来,他总梦想着能跟学妹死灰复燃重温旧梦。他知道自己当年行事草率,负心在先,所以执意修复、找回丢失的“爱情文档”,但这没有用。打电话,学妹不接。聊QQ,学妹潜水。微信,拉入黑名单。然而……   一年前,董茶毕业时正值家乡搞“一街一品”的茶艺街建设。所以,学妹的眼
期刊
今年五·一黄金周,我和朋友携着海潮般的激情,从波涛汹涌的乐清湾驰向群峰巍峨、潭清溪碧的雁荡山中。   我急于寻觅气象万千的雁荡飞瀑,它牵动我太久的憧憬与思绪。庐山瀑布赠于诗仙想象的翅膀。那么,雁荡山飞瀑能赋予我什么呢?   蒙蒙细雨打湿了去三折瀑的石板小路,我与伙伴们在寂静的群峰间行走。   山溪哗哗地响在脚下,雨滴在绿芭蕉的阔叶上轻捷跳舞,蝉翼般淡薄的雾悄悄遮住害羞的翠峦叠峰……我搞不清脚下的路
期刊
惯常的短发,瓜子脸儿,细长的永远含着笑的眼睛,定格在黑白照片中,构成了二姑全部的音容笑貌。   看着二姑的遗像,透过照片仍能感受到老人家春风拂面的暖。   晚辈们围在她的遗体旁,听丧礼司仪说:亲人们都多看几眼吧,再不看就看不到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向惧怕亡者的我到二姑近前望了又望,竟然没有丝毫怕的感觉,看到她老人家的面容,感受到的依然是她的温暖和慈爱。   二姑是我家先生的姑姑,是孩子爷爷
期刊
序曲  流水早已风声遍布。阴谋和情话一样动听斑驳和斑斓一样好看  免于纷争。隐去了姓氏,隐去黄连的苦  以单名为款  不诉琴箫,不念真经  墨是黑色的。背景泛着岁月的黄  行书不够潦草  就多一些碎片,轮廓是最好的角落  既然人间已无烟火,江湖又多寒光  索性废了五官  宣纸是疆土,笔画是阡陌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合十便是天下  桃花煮雨  三月的天下,是桃花的  起伏的春风,起伏的东山,一树一树
期刊
一头小黑猪死了,死在了猪圈一角的猪窝里。任凭我的母亲趴在猪圈的墙头上,咋“咯咯”地叫它,拿长长的秫秆一下一下地招呼着它,它都不能起来了。如果不听它的喘息声,不看它的喘息态,小黑猪就像睡着一样。母亲多么希望它像往常一样,仅仅是睡着而已。睡醒了,就“哼哼”地起来拉屎撒尿,然后等着母亲喂食。   也许,对小黑猪的死,母亲的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小黑猪已经一个星期没好好吃食了。母亲知道它生病了,就一天没遍数
期刊
王国华,河北阜城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街巷志》《谁比动物更凄凉》《书中风骨》等二十部作品。获冰心散文奖、深圳青年文学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五届“九江龙"散文奖金奖等。  一只水牛站在静静的河水中。它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水面依然平静。平静的水成为杀手。或者,水牛是杀手,在谋杀河水。  或曰,病中,正好读几本书,看几个电影。殊不知,病来如山倒
期刊
1   杏花躺在临河市中心医院透析室里的病床上,她的左胳膊昨天刚做过手术,埋下了透析用的漏管,现在正插着导管,身旁的血液透析机此刻发出轻微转动的声音。随着机器的旋转,杏花身体的血液从左臂的一支导管流出,经过透析机里血液过滤器,将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子排出到机器下方的白色硬塑料桶中,过滤后的血液又经过另一支导管,返回到杏花左臂漏管的另一头。就这样杏花的全身血液在她身体和透析机里来回流淌着。   杏花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