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国最快乐的上班族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刚到英国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班。那是一家垄断英国起司加工的公司——DAIRY CREST。它在英国有几十家起司加工厂,专门加工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奶酪。工厂车间内,要把每块大约25公斤来自原产地的奶酪,按照英国各大超市的要求,分装成大小不一、品种不同的包装,这个过程需要在四五个人管理的流水线上来完成。
  来英国之前,本人没有在工厂工作的经验。走进英国的工厂后,心中充满着各种好奇和疑问。
  流水线工人工资基本上比英国最低工资标准略高,每小时4.65英镑。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工资按照每天7.5小时发放,一天两次15分钟休息时间。实行周薪制,工作满三个月之后,即可拥有每年28天的带薪假期,休息日期以及天数长短可自己选择。
  流水线工人工作的时间表如下:
  第一种:星期一至星期五 早上6.00——下午2.00;
  第二种:星期一至星期五 下午2.00——晚上10.00;
  第三种:星期一至星期五 晚上10.00——早上6.00。
  第三种情况繁忙季节才会有,通常可自愿选择,夜班工资会相对较高些。
  一开始在生产线上工作,我实在不适应机器的节奏,既紧张又忙碌。这时候你手的速度要和机器的速度保持一致,机械般重复同一个动作,不需要思维,等同于机器人。夸张点说,人的智商为零最好,因为实在无聊、烦闷。看在女王(英镑)的面子上,我坚持着挣钱养家。那时候就是数着时间过日子,一分一秒,只盼着下班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适应了工厂里的节奏,也对工厂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车间内有一个质量监督站,一个车间经理,三四个经理助理,协助管理整个车间。一条生产线上有一位组长,英国流水线工人与管理者之间没有特别的等级制度。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是管理者,你是执行者。经理助理在工作期间,不停地在各个生产线转悠,监督并解决问题。我刚进工厂时,总觉得这些人凶神恶煞,不可爱,时间久了,才知道他们的工作不好做。时常要受夹板气,车间经理得对上面负责,在定额无法完成的时候,对这几个助理就不怎么客气了。因为他们不敢呵斥工人。
  工人在车间颇有地位,可以随时投诉领导。投诉一般有两种方式:口头和书信。无论你以哪种方式投诉,被投诉者的上司,必须以正式的方式回答,并解释清楚前因后果。如果你正确,他们必须改正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直到投诉的工人满意为止。如果工人对处理结果仍不满意,可以继续投诉。投诉通道通常有三个,对本流水线组内成员投诉,经由本组组长。对本组组长投诉,经由经理。第三条路,通过工会投诉。如果你对工厂处理意见不满意,可以找工会协商,如何进行下一步投诉。
  当然,你的所有投诉,都可以直接找工会。在英国,不同种类的工会很多,工会之间也有竞争。无论你是哪种投诉,工会一定会全程跟踪。要知道,英国的工会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一个组织,他们的力量很强大。没有哪个资本家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得罪工会,他们组织起来的罢工,是保护工人的最有力武器,也会让资本家胆寒心惊的。
  每年到了繁忙季节,英国流水线工人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来完成。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期间,资本家的流水线24小时开足马力。工人必须加班吗?非也。他们的加班费用是这样的:平时星期一至星期五加班,除了正常工作的8小时之外,最多可以再加班4小时,4个小时之内的工资是平时的1.5倍。周末和节假日正常休息。如果你想要上班,那应该算作加班。周末加班会有不同,你可以在一天之内自由选择你愿意工作的小时数,2——12个小时之间均可以接受,周末以及节假日的加班费为平时的两倍。
  英国人似乎不喜欢加班,那工作怎么完成呢?别忘了,英国有大量来自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波兰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他们才是流水线上的主力军。很多英国流水线上都是这些人在工作。当时像我这样的亚洲面孔还真不多,整个工厂就我一个中国人,还有几个菲律宾人在这里做工。
  英国现今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6.35英镑,流水线工人工资大多都是这个水平。流水线工人工资按星期发放,正常来算,一个星期工作五天,每天8个小时,如果没有加班,一个星期工资就是238英镑。扣掉必须缴纳的税和国民保险,一星期所剩应该在200英镑左右。这点钱在英国可以干啥呢?如果夫妻俩同为生产线工人,这点钱可以买房每月缴付银行贷款。虽然能付得起贷款,但流水线上的工人多数都是英国年轻人或者外来移民者,很少有购房能力,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会居住在政府福利房或者自己租房子生活。
  在英国,流水线上的工人属于低收入阶层。不过,购买基本生活保障用品,应付一年一两次的国外度假消费还是可以的。英国食品价格相对于工资来说,有些时候便宜到让你不敢相信。刚来英国的时候,我老婆发现英国超市每天关门前,对第二天即将过期的食品打折出售,价格非常便宜。她曾经买过1公斤的猪肉,只花了20便士,相当于人民币两元钱左右。正常的肉类和蔬菜价格在英国也不算贵。一公斤猪肉2——5英镑,一公斤牛肉3——8英镑,10个鸡蛋大约80便士——3英镑,价格的贵贱由产品的好坏程度决定。
  相对于工资来说,食品的消费比重是英国流水线工人工资份额里的毛毛雨。每到节假日里,他们总免不了胡吃海喝。在中国发生富士康事件的时候,英国有关部门对英国的流水线工人做了详细调查,结果意外发现,英国的流水线工人竟然是全英国生活得最快乐的上班族。他们没有压力,可以无理由地不去上班。打个电话,说我今天不舒服就可以。如果你有医生的病假条,请假工资照付。他们每年有正常的节假日和可以自由选择的28天假期。在英国这个以汽车为生活保障的社会里,流水线工人上下班90%以上都以汽车代步。开奔驰、宝马的流水线工人也有。只是,大多是二手旧车,新车太贵他们还是买不起。
其他文献
【主持人】“求同存异”一词很好理解,但把它放在生活中,变成普通人的平凡日子,能理解好它,就不是简单的四个字了。听听几位的讲述,琐碎庸常的经历里,是不是透着一种人生的智慧啊?  两代人的笔记本  孙女士 36岁  建筑设计师  【诉说】我老公是个好人,工作出色,对我和孩子好得没的说。但他一直保留着跟前女友的恋爱日记。我很不高兴,但也没太当回事。在不在乎时,生活中的“异”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对这个笔记本
期刊
我和媳妇早就看好了一套房子,160平,总价155万,衡量再三,东拼西凑,决定出手。  房主是个不差钱的土豪,但这个价格确实已经很便宜了。中介的小帅哥很敬业,自从带我们看了这套房子,就隔两天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其他人的看房情况。如今的房产交易似乎并不火热,155万的总房款也算笔大单吧,中介费按照房款的2%收取,他当然不会轻易错过。  因为有中介,各种手续,包括缴纳税款自然不必我们操心。我们甘心付出三万
期刊
被打工地与家乡的遥远距离撕扯成碎片的打工者,不知有无这种认知:祈盼了一年的家庭团聚和喜庆,年年被购票难、乘车难稀释后,于今又充斥进国家意志:常回家看看。人伦之情被超常规地圈进法律框架,意味着打工者向家乡的主动回归,也是对法律的被动遵从。如此,亿万候鸟扑奔家乡的伦理壮举,或也可理解为是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规模化守法。  这是一个由不解链生出的问号:若常回家看看专指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那未成年人不就更需
期刊
“下面我们要公布第三批幸运者的名单,请看大屏幕……”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主持人的手指转向体育场正中的液晶屏,一连串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在屏幕上飞快地滚动。吴新攥着179号在人群中踮着脚,努力朝大屏幕的方向仰着头,他已经是第三次来摇号买房了。  忽然屏幕上闪出了数字“179”,后面跟着一串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虽然有几位用星点代替了,但吴新可以确定那就是自已的号码。他忽然觉得浑身发软,“可算排上了……”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刚到班组参加工作的时候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时的他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每天早来晚走为班组做了不少贡献。但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记闷棍:班里人各忙各的,他的一番努力没人重视。有时候即使领导口头表扬,也得不到任何实惠,每月收入甚微,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  慢慢的,他懊恼、激愤、满腹牢骚,最终决定不再努力了。“就发这点儿工资,我这么拼干啥?”这样一来,他倒也心安理得。结果几年时间过去了
期刊
“寡欢”你好,我想这个名字大概就是你此时的心情写照吧?相信你的经历能引起很大一部分人的共鸣。  工作多年,对职场有了一定的认知,我们很容易卷入职业惯性的车轮。机械地服从、较真地拼抢,也许都没搞清楚为了什么,就这样被裹胁着向前。很高兴看到你的求索与思考,它将丰富你的职业生活。  职业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课题——生涯未决。它是指个体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希望从事的专业或者职业。根据研究,由于缺乏职业生涯
期刊
这两年来楼市看上去很火爆,房价连续十多个月上涨,可其实呢,我来爆一下内幕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背后,有太多猫腻了。  我所在的公司是专门做房地产代销的,也叫房地产经纪业务公司。这公司是干什么的?简单说,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盖完了房子,并不自己组织销售团队,而是委托给专门的销售公司。由这样的代销公司负责楼盘销售的全案企划,制定销售策略,从头忙到尾,卖出房子了,再从开发商那里拿佣金,就是所谓的房地产代销
期刊
陈建国很忙。  他有两部手机,每次跟他通电话时另一部也叮叮直响。好容易约定了采访时间,赶到社区时他却不在。“咱们书记临时出去开会了。”副书记谷丹一脸歉意,她说这是社区工作的常态。  等他开完会回来,前脚进屋,有居民后脚就追了进来。“院里的污水咕咕冒,你们到底管不管啊,啊?”原来,小区外马路的下水井堵了,小区里污水被憋出来,影响居民出行。头一天,社区打电话让市政部门来疏通,可对方因故没来。居民急了,
期刊
活50年,没戴过口罩。我一点儿不撒谎。我喘气粗,一戴口罩,冬天在外边一喘气,一脸一脑袋瓜子全是霜,咋瞅咋像圣诞老人他家那八辈祖宗。现今不戴不行了。脸中风了,算刚治好。你看看,仔细瞅,还能看出点哈,硬,不自然。好多了,刚犯那会儿,这嘴角,斜得都快到姥姥家了。我一点儿不撒谎。到辽宁中医院治的,又打滴流又针灸又烤电啥的,挺全乎。这天冷了,都让我戴口罩。那就戴吧,关心你,别不识抬举。  刚过完50岁生日。
期刊
你上过驾校吗?你碰到过“副教练”吗?听说每个驾校毕业的学员都可能会碰到一个“副教练”。 他们大部分是男性,瘦、偏黑、热爱指导,和脾气暴躁的教练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其实也是学员,不知怎的就混成了人见人爱的“副教练”。最重要的是,每个驾校都流行着一个关于“副教练”的可怕传说——那就是:“副教练”,第一次都考不过去!  11年前,那是一个考驾照无比轻松的时代,是一个三个月下票的杀手时代。我就认识了一个“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