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学校不能像加工厂,只生产规格一致,整齐划一的产品,而是要培养适合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个性化的方方面面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我们的教师同样具有“个性”,不能只做传统意义上的“园丁”。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更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而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漠视个性的培养,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情感培养;师生对教材奉若神明,一味地被动传授与学习,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机械僵化地学习,缺少自主性和主体性;教学评价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及评价的发展性、多元性、个性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学识、性格以及教学设备、教学对象、课文类型等,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化。
一、建设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新课程改革必将颠覆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平等、开放、自由的理念,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要站在新课改的风口浪尖上,不断汲取和内化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把“民主”和“科学”作为他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成为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华。他将这种教学思想应用于实践,创造了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打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1.和谐教学氛围的创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目中有人,平易近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答案不是惟一答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使有再多的个人意见和主张,也都可作“正确”答案而对待。只有营造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的个性才有萌芽的温床,个性化的教学才有生长的土壤;也只有教师的民主、平等、尊重,才能焕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实现个性化学习。
2.教材解读的个性化。
现行教材大都由教育界的权威人士和专家编写,它们被当作金科玉律,当作《圣经》,历来都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顺序来逐篇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大潮推动之下,教师首先作为教材的读者,应该以一个“富有个性的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重新整合与构建教材体系,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课堂上和生活上的智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3.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艺术的灵魂便是个性。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能在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别具匠心地创造性处理,更好地凸现教学设计个性化。新颖的教学设计要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轻松走进课堂,在愉快且又适度紧张中学习;又要能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自由自在中学习和研究。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节时,美国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三者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此,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小品——比比谁的官大,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策划表演。通过学生参与和形象生动的演示,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一目了然,掌握起来也就非常容易了。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现实问题:2003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战争从提出到实践,经过怎样的程序?小布什因为这场战争而声名狼藉,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如果你是一名美国公民,想取小布什而代之,你应该进行怎样的准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出奇的美妙和显著。
4.教学语言个性化。
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外在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能成为单纯的知识传声筒,而要由鲜明的个性,以自我的个性塑造学生的个性。正如契斯佳科夫认为:“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不必把风格教给他们,而只须正确地、自然地,即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就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为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风格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语言或是激情飞扬、慷慨激昂的情感艺术型;或是准确规范、富有理智的理性逻辑科学型;或是幽默生动、妙语连珠、耐热寻味的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科学艺术型……不论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吸引和感染学生,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5.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求同而轻求异,评价目的片面、范围狭窄、手段单一,基本上就是“考试定乾坤”。然而学生本身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消灭差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毫无差别的“机器人”。应该承认我们的学生由于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发挥其所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超越自己;对于中等学生,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又要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而对于较差的学生,我们一定不要挖苦和讽刺,而要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上进心。
总之,个性化的教学是新课改下教师必然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才会因个性的人才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而奏响更加昌盛的乐章!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漠视个性的培养,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情感培养;师生对教材奉若神明,一味地被动传授与学习,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机械僵化地学习,缺少自主性和主体性;教学评价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及评价的发展性、多元性、个性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根据自己的专业、学识、性格以及教学设备、教学对象、课文类型等,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将各种教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化。
一、建设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通俗地说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新课程改革必将颠覆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平等、开放、自由的理念,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要站在新课改的风口浪尖上,不断汲取和内化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把“民主”和“科学”作为他教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成为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华。他将这种教学思想应用于实践,创造了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打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1.和谐教学氛围的创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目中有人,平易近人,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答案不是惟一答案,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使有再多的个人意见和主张,也都可作“正确”答案而对待。只有营造这样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的个性才有萌芽的温床,个性化的教学才有生长的土壤;也只有教师的民主、平等、尊重,才能焕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实现个性化学习。
2.教材解读的个性化。
现行教材大都由教育界的权威人士和专家编写,它们被当作金科玉律,当作《圣经》,历来都有着不可动摇的权威性。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顺序来逐篇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大潮推动之下,教师首先作为教材的读者,应该以一个“富有个性的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重新整合与构建教材体系,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特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课堂上和生活上的智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3.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艺术的灵魂便是个性。教学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能在准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别具匠心地创造性处理,更好地凸现教学设计个性化。新颖的教学设计要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轻松走进课堂,在愉快且又适度紧张中学习;又要能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在自由自在中学习和研究。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节时,美国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三者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此,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小品——比比谁的官大,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策划表演。通过学生参与和形象生动的演示,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一目了然,掌握起来也就非常容易了。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现实问题:2003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战争从提出到实践,经过怎样的程序?小布什因为这场战争而声名狼藉,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如果你是一名美国公民,想取小布什而代之,你应该进行怎样的准备?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出奇的美妙和显著。
4.教学语言个性化。
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外在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能成为单纯的知识传声筒,而要由鲜明的个性,以自我的个性塑造学生的个性。正如契斯佳科夫认为:“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不必把风格教给他们,而只须正确地、自然地,即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就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为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风格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语言或是激情飞扬、慷慨激昂的情感艺术型;或是准确规范、富有理智的理性逻辑科学型;或是幽默生动、妙语连珠、耐热寻味的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科学艺术型……不论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吸引和感染学生,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5.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求同而轻求异,评价目的片面、范围狭窄、手段单一,基本上就是“考试定乾坤”。然而学生本身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用一个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而消灭差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毫无差别的“机器人”。应该承认我们的学生由于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了差异性,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设置情境让学生能够发挥其所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不断超越自己;对于中等学生,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又要指明他们努力的方向,增强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究的热情;而对于较差的学生,我们一定不要挖苦和讽刺,而要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上进心。
总之,个性化的教学是新课改下教师必然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才会因个性的人才的不断出现和发展而奏响更加昌盛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