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实验”谢评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否正确关系到整篇作文成败。新材料作文的立意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从材料中来。
  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时,必须充分立足于材料,先抓对象,然后再从不同的对象人手,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来提炼出具体的立意,有时要结合事件的结果来推导出具体的原因,有时要结合不同的对象从整体上提炼出深刻的立意。
  在这则新材料作文中,共有两个对象: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和“我们”。因为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只是实验的一个参与者,因而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对象,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我们”上。而且纵观材料,围绕着“实验者得出的结论”,很明显,材料的重点在第二段。
  围绕着材料中“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可以得出“请放慢匆匆的步履倾听”的立意,还可以由“倾听”发散开去,延伸出“请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赏’’的立意。由“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可以得出“幸福(美好)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的立意。围绕着“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可以得出“不要因忙碌而错过了美妙”、“要珍惜身边的美妙”等立意。最后,作最深的挖掘,由果溯因,探究为何“我们”会这样?从而得出“诗意地栖居适用于任何时代,尤其在浮躁的当下,物欲的膨胀导致心灵的枯竭,匆忙行走的人更需高贵精神的滋养”的立意。
  偏离的审题举例:
  没有音乐修养的人占大多数;演奏乐器就应该在剧院而不是地铁站或者是街边;人们宁愿花200美元去剧院听音乐会,也不会驻足街边免费听音乐。
  【考场佳作】
  慢慢走,欣赏 崔新月
  泉水浅浅,鸟儿齐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如果我们不曾停留,那如何得以享受自然的合奏?轻快飞扬,歌声曼妙,这是一首多么动听的歌曲呀!如果我们不曾停留,那如何得以聆听美妙的旋律?
  为什么同样是约夏·贝尔演奏的同种乐曲会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效果?我猜是因为所谓的“赶时间”吧。可如此美妙的乐曲如同亲近天堂般的洗礼就不值得驻足聆听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被巨大的压力压垮,也就难以欣赏美。于是这一迈步,我们便失去了很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慢慢走,感受自然的和谐美。给自己的心放个短假,不要禁锢在喧嚣的闹市生活中,你也许会发现自己错过了什么:听,“沙沙”的树叶声在摇曳着自己的欢乐;看,齐鸣的飞鸟在歌唱着自己的喜悦;嗅,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杜鹃花香。这一切仿佛让人身处仙境。如果我们可以停留一会儿,张开双手,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自然的和谐旋律,我们也不致于像华盛顿地铁站内那些不懂欣赏的人一样错过伟大音乐家的演奏了。
  看过,才会懂得世间的美无处不在。烈日下,不要只顾躲避炎热,驻足看看周围那些为生活疲于奔波的人们,你会有所感触;寒风中,不要只顾取暖抱怨,停下脚步看看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你会被他们那温暖人心的笑容所震撼。不停留脚步欣赏,你怎会知道世间的温暖?不驻足聆听,又怎会知晓阳光背后的悲伤?
  慢慢走,不要让自己错过珍贵的东西;欣赏吧,不要让美丽黯然失色。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忙碌。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丝停留的时间呢?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美与幸福。让我们把封住尘香的感念寄留心间,放飞于万物间。
  时光的步子不急不缓,带我们走过每一个值得珍存的瞬间,让我们一同谱写每一段激情澎湃的时光,让我们一起欣赏被人遗忘的美。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水悄无声息流淌,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祥和与宁静。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停留欣赏吗?
  [点评】
  本文先从一幅美妙的图画写起,然后推测“我们不曾停留欣赏”的原因,然后先引用陶渊明诗句,再用排比句来写要欣赏哪些内容,然后点出要“慢慢走,欣赏”的主旨,最后再引诗句,首尾呼应,升华主旨,余味悠长。本文结构整饬,过渡自然,文笔优美,诗句的引用,排比、整句的运用,大量的疑问反问句的使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别错过,那些美丽的遇见
  丁梦潇
  佛日:前世五百次的回首,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错过了,便是永恒的遗憾。
  优美的琴音也拉不住匆匆的脚步。可昂贵的票价却让人们为它停留。错过了美好,不是因为脚步太匆忙,而是因为心太急躁。
  错过也是一种过失。王家父女错过飞机,清秋七少错过路头,穆武将军错过进击。每一次的错过,都是一场泪水。破旧屋子的等待,美好爱情的消逝,收复河山的梦碎。不经意的错过,换来了刻骨铭心的遗憾与伤痛。
  错过不仅是受伤的过失,也是一种美的遗失。草儿微动,花儿盛开,虫鸟飞舞,小溪潺潺,轻风阵阵,白云朵朵。可若是两眼直视,脚步匆匆,便错过了与自然的美丽遇见。不会再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阔;不会再有连峰去天,枯松倒挂的震撼;不会再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浪漫;更不再会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静美。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与当今时代不合。错过了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便找不到与亲情的美丽遇见;错过了毛遂自荐的果敢勇毅,便找不到与成功的美丽遇见。若等到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时再悔恨不已,也只能空自浩叹:“吾垂垂老矣。”,此时也只能徒因遗失的错过而抱憾终生。
  别错过了生命中的美好。当你满屋乱跑找一本书时,缓缓地低头,它就静静地躺在你的脚边;当你因交通堵塞而心烦意乱时,慢慢地抬眼,就能看到路边傲然挺立的花朵;当你为错误满现的试卷生气时,悠悠地回首,便能看到父母担忧的目光。面对世人的侮辱,司马迁没有痛不欲生,所以没有错过“史家之绝唱”;面对众人对他的诬陷,苏东坡没有消沉落寞,所以没有错过“大江东去”;面对尘世的压迫,庄子没有懦弱怯退,所以没有错过“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不论是阳春白雪,不论是下里巴人;不论是高山流水,不论是小园香径;不论是大树飞鸟,不论是小草顽虫。都放慢那匆匆的脚步,都回首那路过的点滴,学会不错过,学会不后悔。对于此时的我们来说,高三是一段征程,别错过了时机,错过更美的风景。要想着它是人生旅程中最艰苦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段,别总是想着终点,因而错过了美妙的路过。
  遇见,是最美的时光,让我们放慢脚步,驻足聆听与欣赏,让我们谨记:别错过那些美丽的遇见……
  [点评】
  这是一篇紧扣材料、议论充分、文采斐然的议论文。开篇便出手不凡,引用的名句很好地契合了作品的主旨;接着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巧点材料,点出错过的原因;然后,指出错过的两种后果,一是“一种过失”,二是“一种美的遗失”;接下来指出错过的后果;接着得出了“别错过了生命中的美好”的结论,最后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全文层次清晰,过渡自然,丝丝入扣,中心鲜明。而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大量整句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其他文献
倘若此时,青春的你坐在教室里,一边聆听老师讲解,一边记着笔记。这已说明,你和我一样,愿勇攀书山,畅游学海。  人之区别于物,在于人情感的敏捷、认知的深刻,及对自我的理解。人这一生,善活则长,疏忽则短。其幸福感的多少,取决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目标,是否不畏险阻愿意为之付出。  于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愿不愿意”和“后不后悔”。  而能否毫不犹豫地回应“愿意”、“不后悔”,取决于一
期刊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并使之具有乙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词类活用。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和形容词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我们对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它又是高考中文言文试题的重点考查对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考试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了呢?我们认为,从语法角度人手
期刊
一、真题回放  1.(2013年山东卷选做题一)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  (1)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2)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2.(2013年山东卷选做题二)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
期刊
文言实词是高考的必考点,既有客观选择题的考查,又有主观翻译题的考查,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对文意的理解,就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失误率较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解题  误区:  误区一:忽略一词多义  所谓的“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往往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且几个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古汉语因为“一词多义”容易成为考生文言文阅读的障碍,所以辨析、确认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一直是高考的热点。  例1
期刊
文言文阅读题总体特征是守正出新,平稳中略有变化,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在选材上,文体较为多样,主要有人物传记、散文。但人物传记仍占主流位置,即使所选为散文,但也多为写人记事一类,如天津卷《姚敬恒先生事略》、河北卷《廉希宪事略》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也是“人物传记”。可见,写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备考2014年高考仍须充分地重视。  2013年文言文阅读比较特殊的是,有的
期刊
高三学生考场作文,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作文的语言。语言大白话,不优美,缺乏意蕴,缺乏思想号情感,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  针对语言美缺失的问题,笔者开出的“药方”是积累和运用“格言”美句。这里的“格言”美句强调语言的美与思想的真完美融合,是兼顾视觉冲击力与思想震撼力于一身的精美文句。比如:  ①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②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
期刊
没有人喜欢挫折,但是不可否认,挫折常常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经过的驿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而且,一时的挫折未必是坏事,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的知识得到增长,让我们的经验得到积累,正如古人所说:“吃一堑,长一智。”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2013年11月,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历史性地夺得亚洲冠军联赛的冠军,主教练里皮也创造了自己教练生涯新的辉煌:他成为了历史上首位同时夺得欧
期刊
每年的高考语言表达和运用题都可能给考生带来新的体验。在高考备考中我们对此必须有所准备,对可能出现的考试题型有所了解和训练,而且对作文等语言训练也会起到推动作用。本文拟就语言表达的形象与平实转换方法作出探索,供广大考生在备考中参照。  [示例一]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
期刊
平日写记叙文,不少同学也会尝试运用一些写作手法,来使文势曲折。比如说悬念法、误会法、渲染法、巧合法等。然而,我们发现,一些同学虽经精心构思谋划,但写出来的文字拖沓,文章缺乏表现力与感染力。在关键的地方不能进行准确细致的描写;所刻画的人物性格不丰满;缺乏联想与想象;不能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没有使得这短短的800多字涵盖更多内容的技法呢?  这就让人联
期刊
在古诗词鉴赏中,有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围绕着某一观点、结论,通过分析诗句来证明。仿佛一则简短的议论文,有观点,有材料,又有论证的过程;又像几何学上的一道证明题,有求证结论,亦有已知的条件和求证的过程。我们姑且把这一类题目叫做“古诗词鉴赏中的证明题”。  一、题干既提供观点,又提供论据的证明题  此类题,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既亮出自己的观点,又提供相应的诗句,然后让考生结合诗句分析阐述这一观点,如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