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VR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新高潮,由于VR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因而VR技术受到普遍关注,并在相关领域创造了一股应用风潮。在这之中,将VR技术应用到高校设计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为例,论述VR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和优势,为相关领域有效解决环境设计专业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难题,如空间概念教学、设计思维表达、设计成果展示等发挥参考、借鉴的作用,使“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内的实践应用日益兴盛。VR技术将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提供更大可能性,开拓了该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空间。
  [关    键   词]  “VR+教学”模式;VR技术应用;环境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54-02
   科技的發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VR技术模式应时而生,到目前为止已逐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除了在工业、传媒、建筑、医疗等行业取得显著成就,“VR+教学”模式在设计教育行业,尤其环境专业教学中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丰富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探究VR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实际应用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欠缺普适性、专业性等问题,依据学生学习与认知规律、心理发展规律,达到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思想创新的要求。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升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总体质量,推动VR技术在今后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发展与进步[1]。教师将VR技术应用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课程,需要把此项技术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全新的教学模式,为营造先进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基础。突破原先VR技术仅限于设计成果展示和设计推导过程的应用,努力发掘VR技术在环境设计基础教学和空间实验教学中的更大可能性,灵活应用其特有的虚拟空间和虚拟交互特性,颠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缺点,优化课堂学习氛围,提升教学的趣味与教学效果,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在网络技术应用与未来教学创新发展实践的基础上,“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即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启发。
   一、VR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VR”的全称是虚拟现实技术,简而言之就是依据真实世界的现象,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模拟出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仿的空间,用户只需要利用相关设备就可以达到与虚拟空间互动的目的,真实感较强。VR技术的实质是使用数字来模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施,模仿物体表象,使用者如临其中,并与虚拟该环境中的虚拟情境直接交流[2]。从“VR+教学”模式的技术层面来看,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是仿照真实空间,用数字化建模,构建虚拟空间。
   进入21世纪后,电子科技迅猛发展,具体表现在建模技术和相关软件种类逐渐丰富等方面,当人们无法提前获得想要的场景时,便渴望以某种方式或途径完成对真实环境的模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试图建立一种媒介,即运用数字建模手法模拟现实情境,这一方法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被普遍推广,使用3D扫描仪扫描实际环境的数字建模法。环境设计专业使用VR技术设计教学的方式就是在创设虚拟的模型之后,再对模型进行美化处理,使模型更具有真实性,最后将模型结果呈现到VR设施中,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设计专业目前的教学中使用VR技术可以达到真实再现运动轨迹、空间尺度、色彩、光线、情境等效果,且真实度越来越高,学生的使用感受越来越好,受到众多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VR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特点
   VR技术能有效改变师生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传统理念,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需要,不同程度地引入VR技术,能够调动课堂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3]。此外,VR技术有助于让教师专心构建全新的教育教学虚拟环境,把知识点融入虚拟场景中,通过交互的方式教授知识点。让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技能、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不再只是设计和艺术的代名词,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只是枯燥的速写、素描等,而是以专业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全方面发展的过程,最终达到锻炼学生逻辑应用能力、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的结果。
   随着用户对良好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对各方面感知和认知方式的表达有显著的提高,VR技术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环境全方位的真实还原和再现。VR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是因为其打破了以往观念中三维空间的展示状态,让学生能够利用VR技术进入设计好的虚拟课堂中,从而产生真切、有效的使用感。正是在这种与虚拟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才可以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和解决教师在虚拟场景中布置的各个专业相关问题。
   三、“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思维能力
   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拥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建构能力、空间色彩美感、平立剖的视觉转换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一直都是该专业学习的难点问题,也是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和需要提升的难题。因为这些抽象的以及涉及设计能力的内容很难利用真实手段对学生进行精确指导和训练。此外,部分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由于缺乏空间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导致面对设计问题时无从下手。“VR+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优势就是对真实环境的具体模拟和还原,让学生更有陶醉式的空间感受与领悟。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将概念化转变为具体化,让传统教学形式由笼统变成直观。课堂上的学习除了教师的口授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VR技术实现有效提升对空间的实际理解能力,让学生解决空间转换的难题迎刃而解。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说,VR技术教学模式具有更加直观的效果,且十分快捷。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帮助教师在现实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环境设计专业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创造的专业。将不同类别的模块进行重组,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这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在设计中,还要学会使用多种设计方式创造空间[4]。“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以丰富学生空间想象力为重点,设身处地地了解不同情况下的空间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空间环境,通过感受课堂和理解不同的空间特色了解其中的差异。此外,教师还能通过VR技术的互动功能,让学生在设计学习中感受不同空间产生的影响,极大降低教学成本,还让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与教学内容实现紧密联系。这种真实、交流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帮助学生推敲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能力
   “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推敲设计方案的草图、数字模型以及手工制作模型等,从专业技术层面来看,它们都是从设计空间外部利用学生对设计的认知、体会推敲现场的方法。这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设计水平,才能轻松理解平立图和三维模型设计场地构建的空间关系。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理论知识,其对空间场所的认知和虚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而这部分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解决的问题。目前,“VR+教学”模式下环境设计专业将三维模型渲染处理后,利用VR技术就可以从设计空间外部进入设计空间内部,真实地感受自己设计的作品,直观地评价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同时,利用VR技术,学生可以在设计的场地中自由移动,从多个角度观察自己设计的成果,检验设计意图是否有效实现[5]。伴随着VR技术的高效发展,学生有望实现在虚拟空间中实时修改自己设计的作品。将VR技术落实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能有效处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设计方案的斟酌问题,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其将思维理念转化成真实作品。从教学的层面来看,VR技术能够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实际操作为主,使教学内容包含对设计方案的推敲,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学生设计工作中的助手
   很长时间以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一直是快速表现。快速表现是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通过直观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是考验设计者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6]。环境设计作品的表现方式有平面图、效果图、鸟瞰图、分析图等,这些表现手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虽然这些形式可以直观地表达出设计师所想要体现的设计成果,但是很难全方位地展示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学生可能无法深入地了解设计师的作品,也难以深刻分析其要表达的设计思想,以至于误解设计理念或者设计意图。VR技术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把知识点融到作业中,通过VR技术介入,全方位地分析学生的设计成果,使所有学生、参观者都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仿佛在和设计师进行交流对话,同时也体现了将VR技术引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四、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和广大专业一样,其教学环节一定要和当下专业的技术发展相贴合,要完全迎合技术的提升。VR技术已经在行业当中占有了一席之位,未来在应用方面将有更加广泛的发展,新的技术必然会激励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这才是行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秋实.VR技术在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J].大众文艺,2017(22):189-190.
   [2]于琳琳.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改革初探:《环境艺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项目课题集成式导入模式研究》课题应用情况[J].包装世界,2017(6):77-78,81.
   [3]鐘华志.VR技术在应用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213.
   [4]夏远.空间思维的虚拟现实表达:基于VR技术应用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38-139.
   [5]巴玥.VR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4):24-25.
   [6]谭宇.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艺术科技,2018,31(12):5-6.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家长教育观念或者家庭教育与社会个体“三观”、行为密切相关。借助科学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家长/家庭教育”相关文献,从经济影响、家庭环境、家校协作、日托服务、社会干预、健康支持六方面呈现国外学者研究动态;又从弱势群体、过度教养问题、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家校协作、公益援助五方面呈现国内学者关注。最后提出见解。  [关 键 词] 家长;家庭;教育;育儿观  [中图分类号] G645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拿”可以引进工具、处置者.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拿”有两个语义来源:一是“持执”义;二是“捉拿”义.在“持执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拿+N2+
[摘 要] 边疆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服务边疆医疗的重要力量,学生能否有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关系到边疆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从调研情况来看,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胜任力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个人专业素养、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岗前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岗前技能培训的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5%以上的高职学生认同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能在较短的
[摘 要] 肿瘤学是临床专业来华留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新热潮。但因为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外语能力、课堂内容设计、授课技巧、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留学生肿瘤学在线课堂通过探索及实施一系列教学方式,采取钉钉在线课堂+微信+线上PBL/CBL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增加教与学的灵活性,为留学生打
[摘 要]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的构建不仅关乎各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从夯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养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年护理是世界各国应对老龄化挑战总的策略.要在老年护理方面取得突破或进展,必须有明确的老年护理服务战略定位和措施.研究运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首先讨论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炼出新形势下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积极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创新课程设置,重视职业素养;对接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重视顶岗实习;“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关 键 词] 新
[摘 要] 基于教育生态视角提出了卓越幼儿教师培养的建议,从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体系、育人平台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生态重构,将融入教育生态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整个社会对卓越幼儿教师人才的需求标准对接,实现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教育生态;卓越;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素质和多种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基于校园合建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利用学校和幼儿园两种教育资源,创设多种教学实施条件,共同制定学生工作和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校园合作育人,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建
[摘 要]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保证专业内容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强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新时代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高校研究课程思政的文章很多,大多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研究一门课程的思政融合点挖掘和融合方式,而针对课程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较少。以健康评估课程中“心电图基本知识”为例,介绍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科学精神、辩证思维、人生态度和人文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整体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