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首先讨论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炼出新形势下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积极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创新课程设置,重视职业素养;对接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重视顶岗实习;“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03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更加注重育人质量,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技能型,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此来缩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不平衡和不匹配的差距。
   职业素养是指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时所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也是一个人在从事某种职业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职业要求。职业素养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从麦克利兰创立的“素质冰山模型”来看,个体素质表现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职业素养也是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的一个评价指标,职业素养的爱岗敬业、诚实、团队合作等隐性素养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培养计划的首要目标,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忽略。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素养课程也比较单一且传统,教学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教师围绕教材进行,很少结合形势下的新要求,忽略实际社会及企业的相关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即至,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和努力,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在事业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必须进行体系设计和目标培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学习方法形式更多样化,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三无”思想、佛系思想也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毕业后存在对工作环境不满意、抱怨众多、缺乏爱岗敬业精神、适应职场的能力弱、频繁辞职、依然依靠父母来维持生活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适应企业、融入企业的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新形势下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实需求
   (一)职业素养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综合素养就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容。职业素养是学生自身内在发展的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往往是毕业生就业的法宝,也是走上职场后进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优势。
   (二)新形势下企业对职业素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生存发展遇到更大的挑战和冲击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等对企业具有比较高的忠诚度、吃苦耐劳精神、工作态度端正,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等。
   2.职业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团队与合作、6S行为准则、安全意识等。职业行为习惯,就是在职业场上日积月累的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学生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成为习惯,这些习惯会使毕业生更快地转变角色,适应职场。
   3.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等。学生的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职业技能。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创新课程设置,重视职业素养
   首先,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深入了解。其次,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要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设施和软件,比如慕课(MOOC)、微信公众号、QQ群、云课堂等模式,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最后,鼓励支持辅导员参与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把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根据新形势下企业的需求建立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
   (二)对接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精准对接市場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与企业高度衔接,紧跟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和企业的资源,推动校企校地合作。    1.聘请企业人士担任职业规划咨询师。新形势下,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交流会,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理性面对择业就业。根据专业特点,将企业文化与校内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使人才的输出与企业岗位需求高度匹配。
   2.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新生入学后,完成入学教育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本专业的发展及职业有一定的理解。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近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状态,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寻找差距,去伪存真,重新理解职业岗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三)以就业为导向,重视顶岗实习
   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充分利用顶岗实习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提高职业素养。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既为就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以提高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做好顶岗实习的动员工作,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学校系部做好企业的走访调研,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岗位,加强对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指导老师和辅导员齐抓共管,积极为学生的实习全过程服务,不断提高实习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对学生的指导要渗透到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真正发挥顶岗实习对职业素养的推动作用。
   (四)“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三全育人”,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培养出真正符合新形势的高素质高职人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单纯靠学工队伍,也不能单纯靠课程教师,也不能把培养停留在学校里、课程上、宿舍里,更不能把培养停留在某一个时期。“三全育人”模式,首先做好顶层设计,育人达成目标共识。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特点搭建不同的培育平台。
   1.全员育人,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所长。育人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同心协力,全体教职员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必然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及岗位分工,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进行协同管理。另外,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严抓落实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和价值引领等九大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全过程育人,职业素养全覆盖。根据企业的需求,将职业素养与第二课程相结合,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第二课堂的实施设计方案,遵循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成长规律,针对刚入校新生、在校学生、毕业班学生开展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第二课程活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职业素养的提升。第二课程不能脱节第一课程,应该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3.全方位育人,职业素养知行合一。全方位育人需要利用学校中的多种教育载体,包括职业素养课程、就业创业技能比赛、勤工助学、诚信教育等活动,将职业素养的培养寓于活动中。全方位做好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宽职业素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从意识、观念、行为上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为社会培养和输出的人才逐年上升。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有职业技能的人才,也要培养出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习惯的高素质型人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毕业后从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因此,高校毕业适应新时代发展,为了学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高职院校真正实现高质量育人。
   参考文献:
   [1]唐永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的研究[J].经济师,2020(8):183.
   [2]马粉丽.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152-153.
   [3]桑雷,马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的四维径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1):108-112.
   [4]曾铄.大数据时代高职“三全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基于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素质教育量化管理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10):92-96.
   [5]承湘宇.“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9):99-101.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編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摘 要:不同语言的感叹句都有自己的感叹标记,感叹句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以英语为代表的wh-词移位语言的感叹句由疑问代词引领,而以汉语为代表的wh-词原位语言则主要通过疑问代词和语气助词等语法手段来实现句子的感叹义,还有的语言是利用语义和语调来标记感叹。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对多种语言感叹标记的差异进行分析。首先,疑问代词的感叹功能具有明显的显赫度差异,疑问代词在充当感叹标记时,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也不
摘 要:从《汉书·艺文志》把《尔雅》附入《孝经》类以来,魏晋六朝隋唐目录关于《尔雅》类训诂书的归属即不尽相同。通过对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隋志》、两《唐志》等目录关于《尔雅》归类的分析,结合《七志》《七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四库书目》等亡佚目录线索,对《尔雅》类训诂书由经部到诂训类再到小学类的归类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尔雅》的归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学术发展、目录著录宗旨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其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则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与理化测试专业合作的“焊
根据高职定向培养士官生的人才培养思政目标,以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实施载体,确定该课程的五个思政建设目标,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结合点,并通过案例实证课程思政的改革成
[摘 要] 家长教育观念或者家庭教育与社会个体“三观”、行为密切相关。借助科学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家长/家庭教育”相关文献,从经济影响、家庭环境、家校协作、日托服务、社会干预、健康支持六方面呈现国外学者研究动态;又从弱势群体、过度教养问题、中国学者国外经验研究、家校协作、公益援助五方面呈现国内学者关注。最后提出见解。  [关 键 词] 家长;家庭;教育;育儿观  [中图分类号] G645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拿”可以引进工具、处置者.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拿”有两个语义来源:一是“持执”义;二是“捉拿”义.在“持执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拿+N2+
[摘 要] 边疆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是服务边疆医疗的重要力量,学生能否有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关系到边疆高职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从调研情况来看,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胜任力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个人专业素养、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岗前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岗前技能培训的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5%以上的高职学生认同岗前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后能在较短的
[摘 要] 肿瘤学是临床专业来华留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新热潮。但因为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外语能力、课堂内容设计、授课技巧、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留学生肿瘤学在线课堂通过探索及实施一系列教学方式,采取钉钉在线课堂+微信+线上PBL/CBL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增加教与学的灵活性,为留学生打
[摘 要]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的构建不仅关乎各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应从夯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构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关 键 词]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养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年护理是世界各国应对老龄化挑战总的策略.要在老年护理方面取得突破或进展,必须有明确的老年护理服务战略定位和措施.研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