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幼儿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德育是培养人格的,但着重发展和培养人格中的什么,则存在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德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一是个人的价值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二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德育中似乎很少提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发展,而只是一味要求个人的性格或品德等方面都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德,强调伦理对个体的制约性。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把物质待遇的优劣作为衡量一个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 ,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寄希望于我国丰富的道德遗产,把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把“忠孝”、“本份”等思想灌输给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优良的道德传统不能再一味地继承,而应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即道德价值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将传统的效忠天皇的精神转化为效忠企业的精神;将武士道精神转化为向科技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将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转化为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以优取胜,利益共享的新价值观,从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在这方面有比日本更大的优势,应该使之发挥,让传统的道德价值为现代化服务。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转盘中,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为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正是在观察父母及他人处理日常事务中学会处事的态度和对道德的初步判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幼儿德育任务的确定中存在着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怎样使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具备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如何能使幼儿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又能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备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实施幼儿德育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对幼儿良好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幼儿德育的难度:
  其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但是,在实际中,有不少教师仍然高高地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其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理由是,孩子年纪小,应避免出危险;上学的孩子功课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负担。这样做,似乎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气。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其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让孩子完成作业给多少钱,帮父母干一件家务给多少钱,考第几名给多少钱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完全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使孩子错误地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段,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正面地赋予幼儿德育新的观念,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及方法,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竞争等能力入手,使儿童的身心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为此,幼儿德育可否考虑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
  
  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如让他们从小锻炼与伙伴的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目标,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不要将孩子闭塞在小家庭或一个小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培养出呆子、蠢才。
  
  二、人际关系的指导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在竞争的社会中,合作的精神愈显可贵,它是关系到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很薄弱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中,孩子之间从小缺乏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孩子所表现出的要么是争强好胜、任性自私, 要么是郁郁寡欢、自甘落后、随波逐流,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儿童性格的指导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竞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于是对孩子过于严格,搞专制,久而久之使孩子孤僻、压抑、自卑、胆怯、多疑;而一些家长则过分宠爱孩子,使之妄自尊大、急躁、好冲动、固执等。这些性格都不利于个体走向成功。在这方面,我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已给予了重视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跨世纪中国青少年雏鹰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具有“自学、自护、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这些措施不但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提了出来,而且结合了传统的“服务、助人、求真知”等内容。
  事物的发展,在于新旧事物的更替和求新的过程。如果一味沿袭传统事物,则发展必将缓慢,幼儿德育也是这样。我们教育者有责任去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德育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作者联通:401120重庆市渝北区御临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我自1984年教书以来一直任班主任工作。我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行动中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作为班主任我对我的学生进行两方面的规范教育:一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二是学生礼仪常规。我以此为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式多样,学记规范:二十条规范内容全面又丰富,怎样让学生熟记于心?我作为班主任
期刊
造句是语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低年级小朋友由于受知识、经验、认识及其它各方面的限制,对词语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引导学生造句时要多下功夫!    一、加强词语教学,理解词的意思    一个词语首先理解了才能去运用,才能去造出生动的句子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重视词义的教学,把词的意思讲清楚、讲明白,以免造句时出现毛病。如,一个学生,用“小心”造句,他说:“我学习很小心。
期刊
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并认真分析,把问题进行综合、比较思考,才能真正达到理解题意,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
期刊
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英语教学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有其特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
期刊
一、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在操作中
期刊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只有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艺术的审美教育,顺利地捕捉、接受音乐的信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呢?根据十年来音乐教育的实践,谈谈我的浅见。    一、感知美    在音乐教学中,选择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感知能力。在中小学阶段少年儿童活泼、好动,进入教
期刊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期刊
要使数学教学大面积丰收,必须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而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树立信心,因为儿童可塑性大,只要教育得当,除个别特殊原因外,一般都是能够转化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去寻找后进生心中的渴求,正如“政客渴求至高无上的权利,乞丐渴求五味俱全的食物,病人渴求百病不生的身体,商人渴求一本万利的生意,音乐家渴求动人心弦的乐曲”一样。    一、了解他
期刊
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导入新课是一堂好课得以成功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课堂引入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从而使学习变的有趣、有效、成功。本文以初中教学课堂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的导入,谈几点体会,作为引玉之砖,供同行参考。    一、设置问题情境导课    所谓设置问题,情境导课,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能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
期刊
个性化学习就是教师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发生的学习情境,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潜能,并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大胆畅想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凸显学生的个性铺设了一片绿地。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学识渊博更为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情感有自尊的活生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