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onglia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在思想内容方面给我们以启发,都是作者内心充沛感情的释放。而读文章是读者同作者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改革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大部分都或明或隐地含于语文教材所编排的课文内容中。因此,要学会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就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朗读。
  读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读是学生将主动性参与到学习中来的表现。读可以将读者所体会到的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可以将读者的心与作者的心产生碰撞,产生情感共鸣,是沟通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桥梁。可见,学习好语文学科,“读”的环节举足轻重。
  一、读的时间灵活性
  读,方便易行,只要环境允许,一篇文章、一张嘴即可,不用准备笔、墨、纸、砚等繁琐的工具,坐着可读,站着可读。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可读,大概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的用词遣句;课中可读,加深理解知识点,巩固所习得的教学成果;课后可读,抒发习得情感,加深感受体会;课内可读,课外也可读;白天可读,夜晚可读。但要注意控制好读的时间——时间太久,既达不到实效,又浪费时间,将事倍功半。
  二、读的形式多样性
  读的形式不拘一格,朗读也行,默读也行;可指名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师生对读,竞技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诵读。只要有利于学习知识或体会情感,都可以读,甚至于只要可以表达本人此刻的心情,都可以读。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读的范围广阔性
  读的范围很广,只要条件允许,教材内容可读,报刊杂志可读,作者相关资料或作品可读,甚至于同学的作业或习作也可以读一读,以便取长补短。一句话,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都可列为读的范围。
  读可以形式多样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但也要注意不能让读泛滥。读固然重要,但课堂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各种学习感官的调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学习过程是读者同作者交流的过程,是沟通读者和作者心灵的桥梁,那么就要将体会到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即有感情地朗读,避免唱读或读得干瘪无味。同时,也要注意部分学生故意做作、过于强调语气的抑扬顿挫或无感而发现象。
  另外,提倡学生适当进行课外阅读,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改革当前课堂结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想就此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能刺激学生大脑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既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又是知识传播的授业者,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班主任责任重大、工作繁杂。特别是在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居住比较分散,住校学生多,再加上一些留守学生比较多,孩子们常常在缺乏监管或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因此,身处在农村的班主任工作更困难、责任更大。但是,只要用心去做、不断调整工作方法,“难事”也将变成“易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阻碍了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既可营造和谐的氛围,又可以培养学生优秀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更有利于语文教学。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想或者推想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活动;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大脑皮层中对已有的表象记忆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呢?  一、品味句子,拓展思维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里有经典的片段句子,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及联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性的表达。”对于这一点,每位语文教师都在努力地尝试着。而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农村小孩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只是无病呻吟,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抄袭现成的作文,应付了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现就我多年的
期刊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在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从柏拉图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界”到卢梭的“理想人”,从我国古代的“士”到今天的“三维目标”,无不如此。新理念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对语文课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下文是我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几点论述: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期刊
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体现学生对字词句的巩固情况,而且对小学生的习作有积极的辅导作用。在平时小学生做作业或者试卷反映看,大部分学生最怕的是阅读分析题目,并且分数不高,学生畏惧。哪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成自然,只有让学生自然地去阅读大量的文字篇章,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阅读
期刊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阅读技巧,这就需要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感情,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最终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美好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如何运用这种载体,在这
期刊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知不觉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好多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讲了好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不见进步。也常听见学生这样说:“这些题目做了好多遍,可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诚然,上述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例题教学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方面原因。数学的例题是巩固知识点、培养能力的关键一步。例题教学中如果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基本的技能有所体验,再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