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光芒穿越千年的时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越发显得耀眼。一首诗词就是一片阳光,一首诗词就是一个春天,一首诗词就是一场甘霖,一首诗词就是一颗美的种子,一首诗词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许多种美好而高尚的情感。
但是,近几年,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诗词教育往往偏重于理性。实际上,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结合,以诗化人,以诗育情,即用诗词教育来架设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自然以及学生与社会的桥梁。那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以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见。
一、以情激情
古典诗词大多是抒情言志的,通过抒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文心雕龙》中说:“情动于衷,而形无言”。自古至今,一篇篇名师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学生的情感激活是起源于老师体验的情感的,老师的真情实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因此,要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郁炽热的热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教师可以凭借讲解、分析、描绘、伴音朗读,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自己所看到的生活画面,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
比如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师可以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一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但酒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看着看着,模糊之中,他听到了各个军营接连吹响号角声,看到了军营里到处在分食着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战场上,一位将军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敌兵狼狈溃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这样,让学生被作者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感染,激情澎湃。但是,“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回到现实,只是梦一场!使学生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要确信没有无激情的学生,只有不会激情的老师。教杜甫《登高》,教师要“哀”,让学生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时伤世之哀情;教李煜《虞美人》,教师要“愁”,让学生感受“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愁思;教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教师要“豪放”,让学生感受词人“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达观进取的精神,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
总之,教师要深入文本去体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
二、以读熏情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读诗的重要作用。古典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诗词特别适合朗诵。课文所选的篇目大多是经典名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诗词教学中要抓好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更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吟诵,可以由老师范读,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音频,是范读的又一形式,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
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指导朗读《关雎》:语速的运用与内容和情感有关,缓急徐疾的选择要合乎情理,合乎前后的语境。第一、二两章节奏舒缓平正,体会男子对心目中的女子深情向往和日夜追求的美好感情。第三章宜读得迫促顿挫,如同繁弦促管,扣动心弦,从而品味男主人公苦于相思的苦恼。第四、五章想像愿望实现后的快乐满足,男主人公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要读得平缓。通过反复的吟诵,读出韵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以境悟情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物象互相融合而形成的能够让审美主体充分想象并产生美感的艺术境界。我国的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的风流”,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景物,并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诗歌作品中。因此,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悟诗人特有的情感,把握意象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才能悟出意境中投射出的作者思想情感和思想倾向,从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以写释情
十几岁的中学生,青春勃发,思维活跃,情感细腻,正是写诗爱诗的年龄。但诗歌写作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几乎没有被提到。虽然诗歌创作需要高超的创作技巧,但诗词更为久远的意义却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词是情感释放的一个载体,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大胆地、正确地引导学生写诗、作词,放开手脚地让学生们“我手抒我心”“诗言志”,释放出他们真实而健康的情感。你会发现,学生有“无可奈何日已落,春去秋来又一年”的感慨,有“山秀鸟欢人安逸,地灵人杰史标榜”的家鄉赞歌……也许学生的这些创作还很稚嫩,但就是这一次次真情的释放,也许就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这不正是语文人文性的很好体现么?
当然,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使中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受到情感的熏染、人性的陶冶,获得对人生的一些感悟。
但是,近几年,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诗词教育往往偏重于理性。实际上,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传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结合,以诗化人,以诗育情,即用诗词教育来架设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自然以及学生与社会的桥梁。那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以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见。
一、以情激情
古典诗词大多是抒情言志的,通过抒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文心雕龙》中说:“情动于衷,而形无言”。自古至今,一篇篇名师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学生的情感激活是起源于老师体验的情感的,老师的真情实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因此,要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郁炽热的热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教师可以凭借讲解、分析、描绘、伴音朗读,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自己所看到的生活画面,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
比如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师可以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一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但酒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看着看着,模糊之中,他听到了各个军营接连吹响号角声,看到了军营里到处在分食着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战场上,一位将军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敌兵狼狈溃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这样,让学生被作者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感染,激情澎湃。但是,“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回到现实,只是梦一场!使学生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要确信没有无激情的学生,只有不会激情的老师。教杜甫《登高》,教师要“哀”,让学生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时伤世之哀情;教李煜《虞美人》,教师要“愁”,让学生感受“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愁思;教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教师要“豪放”,让学生感受词人“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达观进取的精神,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
总之,教师要深入文本去体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
二、以读熏情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读诗的重要作用。古典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诗词特别适合朗诵。课文所选的篇目大多是经典名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诗词教学中要抓好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更大限度地融入读诗品诗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吟诵,可以由老师范读,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音频,是范读的又一形式,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
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指导朗读《关雎》:语速的运用与内容和情感有关,缓急徐疾的选择要合乎情理,合乎前后的语境。第一、二两章节奏舒缓平正,体会男子对心目中的女子深情向往和日夜追求的美好感情。第三章宜读得迫促顿挫,如同繁弦促管,扣动心弦,从而品味男主人公苦于相思的苦恼。第四、五章想像愿望实现后的快乐满足,男主人公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要读得平缓。通过反复的吟诵,读出韵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以境悟情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物象互相融合而形成的能够让审美主体充分想象并产生美感的艺术境界。我国的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的风流”,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景物,并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诗歌作品中。因此,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悟诗人特有的情感,把握意象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才能悟出意境中投射出的作者思想情感和思想倾向,从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以写释情
十几岁的中学生,青春勃发,思维活跃,情感细腻,正是写诗爱诗的年龄。但诗歌写作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几乎没有被提到。虽然诗歌创作需要高超的创作技巧,但诗词更为久远的意义却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词是情感释放的一个载体,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大胆地、正确地引导学生写诗、作词,放开手脚地让学生们“我手抒我心”“诗言志”,释放出他们真实而健康的情感。你会发现,学生有“无可奈何日已落,春去秋来又一年”的感慨,有“山秀鸟欢人安逸,地灵人杰史标榜”的家鄉赞歌……也许学生的这些创作还很稚嫩,但就是这一次次真情的释放,也许就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这不正是语文人文性的很好体现么?
当然,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使中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受到情感的熏染、人性的陶冶,获得对人生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