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有效培养机械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其动手实践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对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的同时,为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针对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新人才 机械设计类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H1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44-02
一、当前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方向严重脱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机械设计行业也提供了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学校里,相关课程却没有与时代接轨进行必要的更新和改革。例如,机械设计类课程中的机构设计方法,基本还是以教师的图构讲解为主,忽视了对全套解析法的运用。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也没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学生呈现解构的全景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实际的教学成果也不够理想。
其次,机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机械设计类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虽然部分学校已经从原有的黑板粉笔加解构式教学,转变为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机械设计类课程依然以教师为主体,既缺乏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没有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性培养,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最后,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低。机械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求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但是当前,很多学校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机制,实践课程不仅所占的时间少,而且目的性还不足,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和思辨意识的引导,对于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也具有不利的影响[1]。
二、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组织教学
在设计具体的机械类课程之前,需要明确机械设计类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导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复合和多元化发展,从而为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型创新人才,而不是让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就可以与学校商议对课程结构进行有效和明确的改革,除了基础性知识之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创新性和互动性元素,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提升其创新实践技能。例如在讲到轮系知识系统时,可以适当加入实际案例,包括汽车变速箱的拆解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专业技能。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对机械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以互联网为依托,设计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将机械设计类课程中各种图形解构用大屏幕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促进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融合的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将具体的案例项目解构并制作出来,从而提升其发展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还可以适当利用校园网站,建立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资源库,学生有不懂的知识可以随时去网页中浏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提升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机械设计类课程需要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因此需要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和选题性,策划具体的实践项目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使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完善项目实施计划和内容,从而激发其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报名参加形式多样的机械设计类专业大赛,利用吸引投资的形式为学生准备类型丰富的实践基地,提醒学生时刻观察问题并有效策划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
三、结束语
在创新型社会的引导下,促进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和课程更新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组织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有效提升其机械设计实践技能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彬.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8(06):64-67.
[2]戴向云,隋秀华,魏军英,田和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56-57.
【关键词】创新人才 机械设计类课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H1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44-02
一、当前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方向严重脱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机械设计行业也提供了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学校里,相关课程却没有与时代接轨进行必要的更新和改革。例如,机械设计类课程中的机构设计方法,基本还是以教师的图构讲解为主,忽视了对全套解析法的运用。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也没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为学生呈现解构的全景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实际的教学成果也不够理想。
其次,机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机械设计类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虽然部分学校已经从原有的黑板粉笔加解构式教学,转变为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机械设计类课程依然以教师为主体,既缺乏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没有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性培养,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最后,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低。机械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求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但是当前,很多学校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机制,实践课程不仅所占的时间少,而且目的性还不足,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和思辨意识的引导,对于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也具有不利的影响[1]。
二、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组织教学
在设计具体的机械类课程之前,需要明确机械设计类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导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复合和多元化发展,从而为社会输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型创新人才,而不是让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就可以与学校商议对课程结构进行有效和明确的改革,除了基础性知识之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创新性和互动性元素,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提升其创新实践技能。例如在讲到轮系知识系统时,可以适当加入实际案例,包括汽车变速箱的拆解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专业技能。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对机械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以互联网为依托,设计与时俱进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将机械设计类课程中各种图形解构用大屏幕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促进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融合的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将具体的案例项目解构并制作出来,从而提升其发展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还可以适当利用校园网站,建立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资源库,学生有不懂的知识可以随时去网页中浏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提升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机械设计类课程需要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因此需要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突出实验的目的性和选题性,策划具体的实践项目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使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完善项目实施计划和内容,从而激发其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报名参加形式多样的机械设计类专业大赛,利用吸引投资的形式为学生准备类型丰富的实践基地,提醒学生时刻观察问题并有效策划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
三、结束语
在创新型社会的引导下,促进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和实践条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和课程更新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组织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有效提升其机械设计实践技能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彬.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8(06):64-67.
[2]戴向云,隋秀华,魏军英,田和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