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景教学摭谈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共鸣,正确而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及内涵,从而高效完成语文课堂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效果 创设情景 情感认知 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或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每个学生自己就是文中的情感主体,与主人公同喜同乐,同悲同苦,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我们在继承传统教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贯彻新课程理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开展情景教学十分必要。
  教学过程本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转化和升华往往不自觉地受着课堂情景的影响。所以语文课堂上情景教学可以合理地解决教学内部的关系,使学生既是情感认知的主体,又是思维活动的主体,那么就必须搞活课堂,注入活水清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学堂教科论》一书中的论述“察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又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认为“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放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的用武之地淋漓尽致地各展才华,各尽其能。
  从教学知识角度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把单调的文字知识变为饱含丰富情感的场景,富于形象化和吸引力,使学生容易领会和接受,又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思考,情景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
  课文学习是和一定的背景结合在一起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境与情感,把握主题。
  (1)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唱“独角戏”“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深化发展,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上,教师逐渐地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创造意识的独立个体,他们有头脑,有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所以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学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就要为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景,幫助其还原背景,感染情怀,身临其境,能快速而透彻地理解领悟文章。
  当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了,学习任务是由自己完成的,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才是最重要的,学生才会融入教学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通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把学习活动变成主体性的活动,学生以积极地态度,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搜集整理学习的资源,真正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对学习充满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促进学生认知及情感的发展。通过创设情景,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和发展。学生学会了在特定情景下分析领会课文,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沁园春 长沙》一文,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祖国壮丽的河山,回忆起了风华正茂,极富战斗力和革命精神的战友,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是责任,这是豪情壮志,这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创设情景:面对美景,正值年轻,毛泽东何不游山玩水,得过且过?不一样的胸怀,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果。此时此刻,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心怀天下,心系苍生,有魄力,有雄心,有斗志,有责任。自古以来,立大志者成大事。他以天下为己任,藐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在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学生展开热情而激励的讨论:“立志需趁早”“要有责任心,爱国主义精神”等。也可以以此为作文材料,构思立意,提炼作文主题。这样,教学活动开放性增强,教学的时间及空间得到拓展,真正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机械地灌,学生只是冷漠被动地接受,缺少情感交流与碰撞,自然学生也不会灵活地学习运用,更不会创新发展。
  (3)拉近师生情感。传统教学方式,老师只按照自己的方式、思维,“一把尺子量到底”没有顾及各人“身高”,难免使师生有一定距离感,甚至互相抱怨,不对“胃口”,学生上课疲乏,精神不振;教师上课随意,想讲什么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教师说一不二,“师道尊严”,学生和老师是对立关系。而情景教学则需要师生互动,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论自由,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评价,肯定或鼓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互动”就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三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这个定义概括了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并且提出了新时期各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师生的相互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要求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多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了老师“给水喝”的局面,学会“找水源”的方法。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轮流变换争当教学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二、情景创设的方法
  (1)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情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创造出与教育目标相吻合的情景,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调动我们自己的热情,从而为成功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时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受时间的限制,最简洁的引入可以尝试图片、音乐、故事、实验等情景。如:用音乐创设教学情景,史铁生通过《合欢树》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这是一篇母爱的颂歌。在讲课前,播放音乐《懂你》,以母爱的伟大无私无微不至来激发学生的母爱亲情,进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史铁生营造的母爱意境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情感像音乐,也有旋律,借助音乐,学生更容易融入课文的意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表情达意,学习诗歌、散文、小说、喜剧等都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或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演讲,教师引导启发等方法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表达,以情动情,激发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情感沟通起来,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讲课时,教师要掌握契机叩动学生的心弦,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达到“披文人情”的效果。在学习人物个性鲜明,对比明显突出的文章时用分角色朗读,如《雷雨》《窦娥冤》等。在學习情感丰富意境深刻的文章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前5分钟,给学生自定主题,自由演讲的机会,充分锻炼学生抛头露面的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能力和表现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可见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3)以图画导入直观之景。语文的理解感悟与情景的创设和想象有密切的关系,古代文人往往在图画中题写诗句,诗画相映成趣,画显诗意,诗显画神。语文课堂教学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故都的秋景对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以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示:“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五副秋景图,学生看到眼前画面的秋景和生活中同类的秋景不无二致,无不激起万千感慨,慨叹这种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法。我们以彩色画面展示给学生,“很高很高的碧蓝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紫黑色次之”“破壁腰”等,这些秋天早晨院落的景色即使色彩鲜明,给人的也是一种冷清、寂静、悲凉的感觉。直观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熟悉的生活场景及物象引导学生自主自发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及理解感知力,所以高中语文要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为了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就要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而情景教学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去理解和巩固知识,熟练运用和掌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是幸运的:每年有近3个月的假期时间供我自由支配,徜徉于山水花草间,感受大自然的洗礼;日常工作中,和我打交道最多的也是一册册书了,可能是一本读者文摘一本教科书,一册教育文论……你看,人生路上最难取舍的两样,都让做老师的占齐了,我们有何理由不感到快乐呢?  作为80后的我站在校园里,我聆听到的全是爱的音符,老师
期刊
我深深记得这样一句话:“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而且,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
期刊
我校实施“导·探·伸”新课改已有三年多时间,我们2015级数学备课组积极践行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探究性问题设计的原则  探究性问题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②差异性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③选择性原则 探究性问题设计要有选择的选取典型例题、易错题和学生身边的问题
期刊
一、教材分析  《登上月球》这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教科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探索未来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网络及
期刊
说到提问,人们不禁想起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他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提问艺术。他常常用一些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他往往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用一些创造性的提问去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一起得出结论。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的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它会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
期刊
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传道受业解惑”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上如何将知识艺术地传授给学生,除了教师具有的扎实的基本功外,机智的教学方法不可或缺,它不仅让你的课堂锦上添花,有时会弥补课堂的缺憾。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铺垫法。铺垫是为下步工作做准备的,犹如长跑前的热身运动,否则形同虚设,正如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枪,那末在最后一
期刊
一、课堂教学:创建成功情景  要实施成功教育,无疑课堂是最主要的舞台,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在课堂这仅有的40分钟当中,教师应该创建更多的成功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受到“原来我也能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信一个原则:表扬应该是公开的,批评应该是私下的。于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某一点表现,一点进步,一点创新,我都会及时给予公开的表扬。这是不需要分时间场所的。比如一进课室,我发现讲台比以前更整齐干净了,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英语的进行时态通常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下面就进行时不表示进行的一些特殊用法总结一下:  一、表示感情色彩  进行时与always,constantly,continually,for ever等频度副词连用时,表示一种感情色彩,如赞叹、 厌烦等。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how he could do more for the
期刊
当堂测试也称为当堂达标,或者是课堂小测、达标测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重要检测手段。课堂当堂测试是课堂达标的重要前提、方式或手段,测试了并不一定都达标,人人达标是努力达到的状态,测试后我们要历经批改、反馈矫正、辅导等环节,付出各种 努力才能做好,如果做到教学质量绝对没问题,因此课堂当堂测试易做、课堂达标难行。我们研究的课堂当堂测试更
期刊
21世纪,是计算机普及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合理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变不可能为可能;拓展了教材,贴近了实际生活;极大的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我们在享受多媒体的使用给我们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