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精神的理论结晶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哲学是以“仁”为核心思想的忠恕之道。何为“仁”?《论语·雍也》中说:“大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人之方之欠”这里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为仁的原则和方法。
  “能近取譬”就是推己以及人。孔子在“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的联想中推证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的原则;又在“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的联想中,推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的原则,以此孔子构建了他的以“仁”为核心的“忠恕”思想。
  从人的本性看,人皆有利己和利人,为私和为公的两面。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作为人的本性无可厚非,因为为私之心,乃是人性中与生俱来断改善自己生存条件的本能;而为公之心则来于人以种群形式为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不得不形成的以群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忠恕之道”所代表的儒学以此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伟大的孔子的贡献正在于能够深刻揭示普遍意义上的人性。
  关于孔子“忠”的原则,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自立、立人、人立”,“自达、达人、人达”的过程,就是说一个人在个人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能够“自立”、“自达”了之后,自我这个主体就要推己以及人,将“立己”、“达己”自我实现的目标进一步扩展到“立人”,“达人”,的社会事业中去,山此获得“人立”、“人达”的新境界。
  因而,在孔子所谓“为仁”的过程中,“自立”(自达)的起点和“人立”(人达)的终点,符合人人皆有的利己的利己心,孑L子在这里首先承认了个体自我的价值,而“立人”和“达人”则是手段和方法,是实现利己的途径,但客观上二具有利他性,因而又是为公之心的体现了。
  “忠”的原则,将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了社会群体之中,使个体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客观上达到了为公的社会目的。换句话说,“自立”、“自达”和“人立”、“人达”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属于“利”的范畴,而“立人”、“达人”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具有了“义”的特性。山此孔子通过“忠”的原则,确立了“义利兼顾”的价值观。
  “忠”的原则如果没有“恕”的原则的补充,作为一种理念还是有缺陷的,不完备的。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的原则,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道德原则。“忠恕”原则一旦结合起来,就使。他的“仁”的思想,符合了社会利益和人类利益。从义利观的角度讲。“忠”的原则强调了义利兼顾,主观利己,客观利人,本质上是以自我为指归的,而“恕”的原则的补充,是把道德价值放到了第一位,一旦道德和利益发生了冲突,利益要让位于道德。后学孟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整的确立了“义利兼顾”、“以义驭利”的价值观的。
  所以,孔子“忠恕”思想好就好在这条通过“忠”建立起来的平等互利的功利关系,又通过“恕”的原则,升华到了合于道德,合于社会进步的美和善的境界上来了。而这一思想在其后学孟子那里则得到了更近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孔子的“忠恕”思想,作为价值观,规定了“义利兼顾”、“以义驭利”原则性同时,又作为方法论,确立了实现这一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因而,孔子的“忠恕”思想,从世界观的角度来理解,适合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具有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价值,因而,也是极具平等与民主的内核的,而作为方法论,它又是解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最佳的关系原则,利益原则,也是合作原则,因此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的哲学,也是中国传统儒学创立阶段关于人类文明精神的理论提纯。
  关于孔子的评价,历史上曾有过颇为中肯的观点,中国历史上正是在汉朝司马迁的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所作的评语,却恰可视为确评。真正的史家是不媚俗的。太史公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在太史公看来,孔子仅仅是一个有着突出成就的学者而已,其一生贡献主要在于他对他之前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和整理,尤其是在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的整理和研究中,成为了十余世来,为学者所尊崇的大宗师,正是在这整理过程中,他总结了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并阐发了符合新的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精神,这就是他“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由此这位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又成为了开启即将到来的新的时代的文化奠基者,所以孔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还应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科学研究的最大的一位学者。
其他文献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思考,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问题做浅显的阐述。  一、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团队精神是一种生活中的教育和规范,团
期刊
学生不仅要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更加需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  一、家庭与学校合作中的问题  (一)家长对家校合作中的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容易对孩子溺爱和袒护,对孩子一味的偏袒和迁就。调查指出,一部分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对孩子的成长及时关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较少,使家校都慢慢失
期刊
在童年时代,父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支撑,到了青春期,由于独立感和成熟感的出现,使得他们不再愿意像以往那样依赖父母。于是就形成了既不愿意依靠父母,又不能够真正独立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这些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  一、关注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家长要关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细心观察其生理和言行举止的变化,分析其性心理面貌,从而掌握孩子的性生理、性心理特点,这是进行
期刊
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被学校和教师所重视。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家校之间沟通交流的力度,为家长创造了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从而让学生受益。  1.搭建老师、学生与家长“双向信任”的桥梁  学校在各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选出代表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我们请家委会参与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讨论修改工作,各项大型活动,学校每年的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以及教师年度考核工作等,真正让家长参与到学校
期刊
在努力建设“平安校园”,促进学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今天,学校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以有效预防和杜绝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从而不断提高学校和广大教师对抓平安、保稳定、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当前学校实际运行情况,学校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一、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与学校法制教育相结合。  多年来,学校安全工作只重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期刊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新时期,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少先队组织有了新的使命,那就是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大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扬长避短,挖掘特色  (一)开展农业科技实践小活动。乡村有的是肠沃
期刊
所谓“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
期刊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往往展示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积淀和师生的精神风貌。近年来,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始终围绕“创建优质学校文化,营造和谐育人环境”这一主题,坚持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手一起抓。逐步提炼形成了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班级文化和活动文化,对学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提炼学校精神,培育学校核心价值观年的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体现
期刊
就目前的小学生书法教育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学校教育。主要立足于教育部门关于《写字教学指导纲要》来进行的,目的很明确,要求学生把规范字写好。二是社会力量办学。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的少儿书法培训班,对少儿开展写字教学,这一类情况,相对比较普遍,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有许多问题急需我们为之关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有所偏离。小学生写字教学,不仅是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人
期刊
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一一我校实施的以“先学后助(自助、互助、补助、求助),当堂达标”为一体的“四助式”教学模式,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模式?  环节一:新课导入与目标展示  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导入的最终目的是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