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琴断口》是方方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摘得中篇小说奖项的作品。在琴断口这个地方有着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美好传说,然而真正的知音只存在与纯粹的精神世界中。在琴断口这个地方,有着三对年轻人不同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让他们的距离近了,也是因为爱情让他们最终分开了。
【关键词】:爱情;琴断口;无意识;独生子女
白水桥意外的垮了,杨小北和蒋汉摔下桥后前者因为雨衣活下来了,而后者却身亡了。米加珍已经和蒋汉分手了,蒋汉的短信也表明只要米加珍确定要和杨小北在一起他会主动退出的,谁知这场意外让他们三个人的感情沾血了。张爱玲说过:“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红白玫瑰的生活意义
在方方的琴断口里,米加珍有两个男子。蒋汉是她的白玫瑰,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一起蒋汉对她也是事事谦让,家里的家务蒋汉在做,这朵白玫瑰就是这般迁就着他的女孩,最后成为一粒饭粒。而杨小北是米加珍的红玫瑰,这朵红玫瑰的到来让米加珍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这对于她和蒋汉长久平淡的爱情是罕见的。杨小北和蒋汉是两种不同人,杨小北和米加珍都是金庸迷,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谈话多了几份默契,杨小北又是一个有趣爱说情话的人,这与蒋汉只是在一边沉静着是截然不同的,蒋汉比米加珍大三岁,从小看着她长大,所以他对米加珍的爱与这个从远方来的小伙子的爱是不同的。爱情有时候就是容易让人莫名其妙,爱情在米加珍和杨小北之间悄然开花,米加珍爱杨小北,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杨小北的出现让她又有了激情,但她却并没有觉得蒋汉有什么不好。在米加珍的人生里,从小就和蒋汉,马元凯一起成长,和蒋汉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两人都了解对方,蒋汉对米加珍更是疼爱有加,这样的感情是人人都认同的。但米加珍对蒋汉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爱呢?蒋汉对她来说是一棵树,她可以放心的依靠他,然而这种依赖感是否就是真正的爱呢?杨小北的到来答复了这个疑惑。米加珍爱的是杨小北,在杨小北到来的一年里,米加珍的潜意识里爱情已经含苞待放,但面对和蒋汉的多年感情米加珍摇摆不定了,漫长的等待时间,杨小北等来了爱情之花的盛开,蒋汉成了从衣服上被抹去的那粒米饭。然而桥断了,蒋汉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成了米加珍和杨小北心口上抹不掉的朱砂痣。
杨小北追求的是一种的纯粹的、不掺一丝杂质的理想爱情,是可以相互懂得,有默契交流的真实的爱情感觉。所以在他和米加珍第一次见面相谈甚欢的情况下后,会有摩托车上亲密接触过后的一眼万年,也让他情不自禁的地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米加珍和蒋汉的爱情中,也才会有他回答吴玉时说的,如果是真爱,没有人会将自己的爱人让给别人。杨小北追求的爱情是完美的理想爱情,具有排他性。追求理想爱情的杨小北,在他和米加珍的感情默契渐渐被蒋汉的死淡化后,选择离开。在这段感情里,杨小北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他最后的离开也不能全因为他的自私,最主要的是他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
二、集体无意识下的爱情重压
在米加珍和杨小北的爱情里,周围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蒋汉的死和杨小北有着不可否认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让老人对杨小北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能会死汉汉又抢走他的珍珍呢?”这种集体无意识让同事们在面对蒋汉和杨小北的设计作品时,会侧重选择蒋汉的,就因为杨小北还活着,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这种集体无意识让米加珍和杨小北认为他们是有罪的,他们对蒋汉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言可畏,中国人的联想思维是相当丰富的,以至于杨小北与蒋汉的死的因果关系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有意了,“有你才有蒋汉的死”、“杨小北巴不得蒋汉死掉,这样他就能把米加珍弄到手”、“杨小北早知桥要垮,特地这天约蒋汉去谈事”……这些流言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把杨小北不断往下扯,一再提示着他无法摆脱的责任和罪恶。这次他不再幸运,他没能爬出这个黑洞。流言何其伤人,世俗力量何其强大,这怎是区区一个杨小北可以承受的?
这种集体无意识还表现在人们的“扯平”思想上,吴玉说米加珍的流产和蒋汉死扯平了,他们从此和蒋家互不相欠了,同事们实事求是的随声附和到:“是啊,以后杨小北心里就不用被良心债了。”也许这次流产以后,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会停止,但杨小北和蒋家真的互相欠了对方吗?这次以后也真的扯平了吗?人的命运被社会上的各种关系操控者,有些事情发生了你不说并不代表不存在。而人们说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实际上有些事是过不去的。这些经历对杨小北来说是存在的,是过去式的,但在他和米加珍的将来这些过去也还会伴随着他们,他的离开也许才能真正的让这些都成为过去。
三、悲剧——爱情与生活
《琴断口》在写现实生活中的爱恨情仇,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來自周围人的看法,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来看,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的几十年以来,独生子女的的问题渐渐显露。独生子女的家庭是脆弱的,蒋汉、马元凯和米加珍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在蒋汉去世后,他的家庭用马元凯的话说就是这个家真的完了。蒋妈妈对蒋汉的爱远远超过她对她自己的爱。如果母亲和米加珍同时掉进河里,蒋汉说他会先救米加珍,因为他爱米加珍,蒋妈妈听到儿子这样的回答说我不会生气,因为我如果没有你,也活不下去。
蒋汉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蒋妈妈对儿子的感情可谓是爱得深沉,她的恋子情节表现在蒋汉死后她也没办法活了,两次吃安眠药最后在蒋汉第三年忌日那天也去世了。所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是脆弱而经不起意外的,假如在孩子的成长期出现意外,家庭面临将是终结。独生子女的责任更大。在米加珍的家庭里,她是家里的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没有做过什么重活,上班了也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家里人怕她只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专门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让两个老人照顾她。所以在她结婚还要照顾杨小北时家里人尽是埋怨杨小北,还把杨小北和死去的蒋汉做比较。这些亲人的爱在无形之中都加重了米加珍的责任感,他们的婚礼是在米加珍家办的,自己女儿的婚礼父母却忙着进货不想抽空招呼亲戚,可见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思想的畸形发展。当他们明媚的爱情因为蒋汉的死而变得疑云层叠时,杨小北想到离开,去南方重新发展,但米加珍想都没想直接回绝了,原因是他们家有四个老人,她是他们家人的心头肉,她不能走,她的离开对老人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在得知米加珍不会选择和他一起走后,杨小北最终选择离婚,自己独身前往未知的南方。
最后得知杨小北要走了后,马元凯表示非常惊讶,说一定要这样吗?吴玉也是赶忙相劝,也许他们体会到了杨小北的无奈,就和他们的爱情一样,即使杨小北和米加珍相爱但现实中却有着某些不得已的事实让他们的爱情变得溃不成军。爱让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也是爱让他们相聚甚远。
参考文献:
[1] 方方.琴断口[M].作家出版社,2009.
[2] 宫志宏,汪玲.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0,(06):520-521.
[3] 朱小兰.“罪”与“赎”中的人性沉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作者简介:吴丽君(1996—),女,籍贯:四川宜宾,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
【关键词】:爱情;琴断口;无意识;独生子女
白水桥意外的垮了,杨小北和蒋汉摔下桥后前者因为雨衣活下来了,而后者却身亡了。米加珍已经和蒋汉分手了,蒋汉的短信也表明只要米加珍确定要和杨小北在一起他会主动退出的,谁知这场意外让他们三个人的感情沾血了。张爱玲说过:“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一、红白玫瑰的生活意义
在方方的琴断口里,米加珍有两个男子。蒋汉是她的白玫瑰,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一起蒋汉对她也是事事谦让,家里的家务蒋汉在做,这朵白玫瑰就是这般迁就着他的女孩,最后成为一粒饭粒。而杨小北是米加珍的红玫瑰,这朵红玫瑰的到来让米加珍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这对于她和蒋汉长久平淡的爱情是罕见的。杨小北和蒋汉是两种不同人,杨小北和米加珍都是金庸迷,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谈话多了几份默契,杨小北又是一个有趣爱说情话的人,这与蒋汉只是在一边沉静着是截然不同的,蒋汉比米加珍大三岁,从小看着她长大,所以他对米加珍的爱与这个从远方来的小伙子的爱是不同的。爱情有时候就是容易让人莫名其妙,爱情在米加珍和杨小北之间悄然开花,米加珍爱杨小北,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杨小北的出现让她又有了激情,但她却并没有觉得蒋汉有什么不好。在米加珍的人生里,从小就和蒋汉,马元凯一起成长,和蒋汉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两人都了解对方,蒋汉对米加珍更是疼爱有加,这样的感情是人人都认同的。但米加珍对蒋汉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爱呢?蒋汉对她来说是一棵树,她可以放心的依靠他,然而这种依赖感是否就是真正的爱呢?杨小北的到来答复了这个疑惑。米加珍爱的是杨小北,在杨小北到来的一年里,米加珍的潜意识里爱情已经含苞待放,但面对和蒋汉的多年感情米加珍摇摆不定了,漫长的等待时间,杨小北等来了爱情之花的盛开,蒋汉成了从衣服上被抹去的那粒米饭。然而桥断了,蒋汉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成了米加珍和杨小北心口上抹不掉的朱砂痣。
杨小北追求的是一种的纯粹的、不掺一丝杂质的理想爱情,是可以相互懂得,有默契交流的真实的爱情感觉。所以在他和米加珍第一次见面相谈甚欢的情况下后,会有摩托车上亲密接触过后的一眼万年,也让他情不自禁的地以第三者的身份介入米加珍和蒋汉的爱情中,也才会有他回答吴玉时说的,如果是真爱,没有人会将自己的爱人让给别人。杨小北追求的爱情是完美的理想爱情,具有排他性。追求理想爱情的杨小北,在他和米加珍的感情默契渐渐被蒋汉的死淡化后,选择离开。在这段感情里,杨小北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他最后的离开也不能全因为他的自私,最主要的是他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
二、集体无意识下的爱情重压
在米加珍和杨小北的爱情里,周围的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蒋汉的死和杨小北有着不可否认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让老人对杨小北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能会死汉汉又抢走他的珍珍呢?”这种集体无意识让同事们在面对蒋汉和杨小北的设计作品时,会侧重选择蒋汉的,就因为杨小北还活着,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这种集体无意识让米加珍和杨小北认为他们是有罪的,他们对蒋汉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言可畏,中国人的联想思维是相当丰富的,以至于杨小北与蒋汉的死的因果关系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有意了,“有你才有蒋汉的死”、“杨小北巴不得蒋汉死掉,这样他就能把米加珍弄到手”、“杨小北早知桥要垮,特地这天约蒋汉去谈事”……这些流言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把杨小北不断往下扯,一再提示着他无法摆脱的责任和罪恶。这次他不再幸运,他没能爬出这个黑洞。流言何其伤人,世俗力量何其强大,这怎是区区一个杨小北可以承受的?
这种集体无意识还表现在人们的“扯平”思想上,吴玉说米加珍的流产和蒋汉死扯平了,他们从此和蒋家互不相欠了,同事们实事求是的随声附和到:“是啊,以后杨小北心里就不用被良心债了。”也许这次流产以后,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会停止,但杨小北和蒋家真的互相欠了对方吗?这次以后也真的扯平了吗?人的命运被社会上的各种关系操控者,有些事情发生了你不说并不代表不存在。而人们说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实际上有些事是过不去的。这些经历对杨小北来说是存在的,是过去式的,但在他和米加珍的将来这些过去也还会伴随着他们,他的离开也许才能真正的让这些都成为过去。
三、悲剧——爱情与生活
《琴断口》在写现实生活中的爱恨情仇,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來自周围人的看法,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来看,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的几十年以来,独生子女的的问题渐渐显露。独生子女的家庭是脆弱的,蒋汉、马元凯和米加珍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在蒋汉去世后,他的家庭用马元凯的话说就是这个家真的完了。蒋妈妈对蒋汉的爱远远超过她对她自己的爱。如果母亲和米加珍同时掉进河里,蒋汉说他会先救米加珍,因为他爱米加珍,蒋妈妈听到儿子这样的回答说我不会生气,因为我如果没有你,也活不下去。
蒋汉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蒋妈妈对儿子的感情可谓是爱得深沉,她的恋子情节表现在蒋汉死后她也没办法活了,两次吃安眠药最后在蒋汉第三年忌日那天也去世了。所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是脆弱而经不起意外的,假如在孩子的成长期出现意外,家庭面临将是终结。独生子女的责任更大。在米加珍的家庭里,她是家里的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没有做过什么重活,上班了也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家里人怕她只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专门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让两个老人照顾她。所以在她结婚还要照顾杨小北时家里人尽是埋怨杨小北,还把杨小北和死去的蒋汉做比较。这些亲人的爱在无形之中都加重了米加珍的责任感,他们的婚礼是在米加珍家办的,自己女儿的婚礼父母却忙着进货不想抽空招呼亲戚,可见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思想的畸形发展。当他们明媚的爱情因为蒋汉的死而变得疑云层叠时,杨小北想到离开,去南方重新发展,但米加珍想都没想直接回绝了,原因是他们家有四个老人,她是他们家人的心头肉,她不能走,她的离开对老人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在得知米加珍不会选择和他一起走后,杨小北最终选择离婚,自己独身前往未知的南方。
最后得知杨小北要走了后,马元凯表示非常惊讶,说一定要这样吗?吴玉也是赶忙相劝,也许他们体会到了杨小北的无奈,就和他们的爱情一样,即使杨小北和米加珍相爱但现实中却有着某些不得已的事实让他们的爱情变得溃不成军。爱让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也是爱让他们相聚甚远。
参考文献:
[1] 方方.琴断口[M].作家出版社,2009.
[2] 宫志宏,汪玲.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0,(06):520-521.
[3] 朱小兰.“罪”与“赎”中的人性沉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作者简介:吴丽君(1996—),女,籍贯:四川宜宾,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