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ersonKK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被定位成了“耗时多、效率低,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学科”。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
  学,更是成了难中之难。作为基层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之中,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教学
  心得,以供大学探讨。
  
  一、当前的阅读教学形式有待改进
  
  在我们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处于被动的一面,教师“喂一点儿”,学生“吃一点儿”,有些学生甚至在没有读懂文章的情况下被迫地记住了一些“僵死”的答案。试卷上所反映出的阅读部分高失分率,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难逃其咎。
  其一,目前我们所选的教材仍具有一定的政治说教功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很难激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学生在教材上不得不看的文章有些已经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课外经典文章却得不到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难以领会到精髓。其二,教师肢解分段的训练和架空的分析方式破坏了文章本来的美感,一篇篇美不胜收的经典文章,变成了字词句篇章、读写听说练的应试训练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不是太过空泛就是没有价值的,要么就是满堂“鸦雀无声”,要么就是全场“和声一片”,看似热闹,其实一无所获。第三,在长期的被动式接受的课堂上,学生们已经形成了思维惰性和思维惯性,习惯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不想说出自己的理解,他们宁愿在课堂上做“书记员”,也不肯开动自己尘封已久的思维之窗,阅读能力提高比较缓慢。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之作品,激起学生心灵共鸣。要精心设计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挖掘作品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每一堂课都力求上成精品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自主提高”等等。
  
  二、阅读要让学生博采众长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这样的:老师拿着课本,指定某篇文章,就让学生们反复“研读”,就连试卷中的文章,也大多来自这些篇目。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对于学生的阅读教育,我们不能加以局限,阅读应该要博采众长,只有读得多了,眼睛才能看得远,思绪才能飘得远,思考文章才能透彻。对于学生的阅读书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引导,而不是限定,更不要给学生灌输什么所谓的好书与坏书之类的思想,只要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益的,都要帮助学生去阅读。《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也就成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我们课堂的45分钟教育,要让学生既学好阅读又要提高阅读能力,时间是那么的仓促。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拿着篇文章费力的讲解,而学生或是在下面各做各的,或是附和声一片,当提问时,学生或是支支吾吾,或是复述老师的话,有的甚至什么也说不出来。于是,教师们就往往采取了高压政策,每天必须读多少,都要给规定个量,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在老师的这种教育下,学生见文章而发虚,
  谈阅读而色变。
  
  三、阅读教学须重视理解知识这一层的教学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必需的基础知识又可分为阅读认知知识、阅读理解知识和阅读评价知识,阅读赏析知识。基本能力如: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赏能力与鉴别能力等。根据自身的层次,要分得清楚,认知和理解这一阅读层次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要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知识这一教学内容上。当然,传统的教学法也重视阅读知识(即文章中字词句篇等知识)的教学,但有些教师的教法不理想,他们总强调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单个词单个词地理解,这样做势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阅读理解能力也就难培养了。所以,领悟一篇文章,或者说,要读懂一篇文章,单靠读懂一个字或者单个词是不起作用的,要靠理解词、短语、句子、段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个整体中学习,才能学得深刻、透彻。因此,学会分析词句等的结构关系是很必要的,甚至是非学会不可的。因此,阅读教学要注重词句结构上的分析,让学生重视、掌握词句结构的规律,这样,他们在以后运用、分析语言的时候,就能正确地理解、鉴赏。这对于当前、对于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没有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成了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准。于是出现了在阅读课上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却要组织“小组合作”,学生对文本还没有解读透彻就组织学生探究的现象。
  这样的课堂看似气氛热闹活跃,其实不过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走秀”,每堂课都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架构,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行为。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就无需“合作”,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才有必要组织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依赖于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深厚的语文功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大学汉语言文学选修教学定位于探究阅读,而高中选修教学则定位在审美品读.现代散文作为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个分支,其高中选修课该怎么上?这是一个困扰很多语文老师的新课改难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单纯的信息
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存在“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持“大整合论”观点的人主要是一些专家学者,大都主张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即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
巨型艾美球虫(Eimeria maxima)隶属于顶复器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sid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艾美科(Eimeriidae)、艾美属(Eimeria),是7种常见的鸡球虫
一、巴达克跳汰机的技术特征范各庄矿选煤厂使用了2台35米~2段7室跳汰机。末原煤经缓冲仓由两台电磁振动给料机给入机内,第2、5室设浮标和液压驱动托板闸门,第3、4、6、7室
马慢病毒受体1(Equine Lentivirus Receptor-1,ELR1)被认为是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的唯一受体。当前研究发现其mRNA序列存在三种选择性剪
巷道掘进机性能的最佳化应从刀具的压入、材料的断裂特性和挖掘效率来进行考查和评价。滚刀的压入岩石对钝锐刀具压入的反应,业已成为许多研究工作的主题。当刀具开始压入岩
摘 要: 语文语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语法教学不容忽视。  关键词: 语法知识 阅读识字写作 外语学习 高中学习 至关重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初中语文课本也对汉语语法知识部分进行了大刀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实践表明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理念为基本出发点,着重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新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个性发展 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
摘 要: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一直是个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课也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在四十五分钟内只依靠一根粉笔是很难给学生形象思维的,这就需要多媒体的运用。于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从最原始的人机对话,到现在的人人对话、计算机作为辅助、语文课程信息化,其间经过了许多波折。本文主要从笔者的课堂实例出发探讨了语文在与信息技术整合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多媒体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