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变式学习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变式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辨证性思维,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究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而实现复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 变式学习
  
  在高三复习进程中,一定的、适量的习题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概念很有必要,但又不能落入题海战术这样的怪圈。如何定位、定量作业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高考中屡有这样的题目,来源于书本,但又高于书本。对于这样的题目得分率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平时考试中碰见的题目很多是似曾相识,但就是得分率不高。问其原因是在面对题目着手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如何解决却是很难下手。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于知识、方法的掌握仅限于表面,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其本质所要考察的思想方法,对如何将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还没有掌握。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辨证、批判的思维能力?变式教学应该是可以尝试的一个方法。
  所谓变式教学是利用变式方式进行教学,在复习课中常用的是过程式变式:通过变式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变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技能和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是进行高效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究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以下面的例题说明变式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变通能力和综合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可以将课本中例题的结论以变式的形式推广。
  例1:已知圆的方程是 ,求经过圆上一点M( )的切线方程。
  学生比较容易地通过直线的知识得到切线的方程为 。接下来,老师可以给出与 形同质异的二次变式,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变式1:已知M( )是圆 外一点,则直线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索出:过点M( )可作圆 的两条切线,设切点为 ,则弦 的轨迹为直线 。
  变式2:已知M( )是圆 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则直线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索出:过点M作圆的动弦 ,且以 为切点的两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为直线 。
  通过这个变质不变形的变式引导,让学生在探索、实践、发现的过程中享受了成功,在兴奋、愉快的情景中既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又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或得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自己解题的错误,教学效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那我们能不能将这样的结论同样推广到其他曲线呢?比如我们学习的圆锥曲线或者其他的二次曲线?这个可以让学生课后合作试着去推导,下一节课投影学生给出的以椭圆为例的推导过程。
  推广例1:设 是椭圆 上的点,求过P点的切线方程。
  解:设过P点的切线方程为L:
   ,
  则关于x,y的方程组
  有唯一一组解,把
  代入椭圆方程,得
  整理得:
  其判别式为
  即
   (1)
  由 在曲线上,有
  
  代入(1)式解得:
  
  代入直线L:
  
  得:
  
  故所求得的切线方程为
  例2:设 是椭圆 外一点,过P引曲线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B是两个切点,求过A,B的直线方程。
  略解:设A(x1,y1),B(x2,y2),由A,B是切点,且A,B在曲线上
  ∴过A,B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L1: L2:
  由题设,L1,L2相交于点P,有 且
  因而A(x1,y1),B(x2,y2)在定直线 (3)上。
  ∴直线(3)为所求的直线方程。
   在曲线 外,直线 就不是曲线的切线,而是由P点引两条切线的两个切点所确定的割线方程。
  我们可以这样说,应用上面的方法,可求一切二次曲线外的点P向二次曲线引切线,二切点所确定的割线方程。
  例3:若直线mx+ny+r=0 交曲线 于A,B,过A,B分别作曲线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P点,求P点的坐标。
  解:设两条切线交点 则由 引曲线 的两条切线,切点A,B,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1
  由题设,A,B在直线mx+ny+r=0上。
  ∴二直线为同一条,有
  解得:
  ∴P点的坐标为( )
  我们可以看出椭圆的相关变式和圆的变式几乎是用同样的探究方法得到问题的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双曲线、抛物线以及其它的二次曲线,通过变式,使学生弄清楚什么在条件变化的过程中,什么是问题的核心,什么是不变的因素:方法,思路等。弄清真正的问题的本质,这样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参考》第9期《学会学解题》,作者:罗增儒
  《中学数学参考》第10期《变式教学》,作者:谢全苗、刘淑珍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陶冶着学生的情感,培育着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育人成材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情入境,体会美  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肯在阅读上对学生多下功夫,容易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打不牢固,并且由于农村小学的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少,所以很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面对一篇简单的文章时总是读不懂其中的内涵要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课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具有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他才能与文章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对话,才能感受到来自于阅
期刊
[摘要]:排球比赛和战场打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具有进攻与防守、限制与反限制等激烈的斗争场面、都具有非常激烈的竞赛性和对抗性。因此,对抗双方都力求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力争优势和主动,以达到取胜目的。本文特就《孙子兵法》中所论述的军事规律和作战指导原则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谈谈点粗略的体会。  [关键词]:排球比赛;竞赛性;对抗性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孙武所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发展历程,灵活组织教学,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在这些理念指导下,我经常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在分数应用题中,表达量与量之间关系时,经常用“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这样的形式描述。这样的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
期刊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出现,大量资讯信息、人文科技知识、文化艺术等便捷地大范围改变着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当前我们中学教育的方向,已经因此而开始慢慢转变,对中学生的美术教育从传统的单一技法传授过渡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造能力、完善的审美体系、思维发散跳跃的立体综合型人才。美术教育,作为中学教育阶段中创新思
期刊
《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第一部以学生运动为题材,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优秀长篇小说,曾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日本、中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  《青春之歌》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期的历史生活为背景,以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为主线,通过主人公林道静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女性反抗命运、积极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坚强决心和顽强性格,同时体现了广大青年
期刊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整合性、集成化、多维式、数字化和分布式等技术特点,而多媒体教学往往是在这些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使计算机用声音媒体、光学媒体和动画媒体来交换信息,它在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的含义  
期刊
摘要:随着韩寒博客的开篇,它里面的文章、留言、音乐甚至于带有商业化的广告,都一直被大众所瞩目,也成为了人们谈论及争论的对象。其博客语言充满了嬉笑怒骂与尖酸讽刺,始终关注着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在社会中掀起了一股猛烈的浪潮。本文仅就语言、内容及内涵三个方面来对韩寒的博客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韩寒;博客;影响    从小学写作文开始,到青春期写日记、写情书,直至电脑网络的普及,让大家可以尽情地在虚拟
期刊
对管理层进行激励是激发管理层的努力、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日益完善,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面临着管理层激励不足的问题。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激励往往将重心放在精神层面,在经济上的激励仍然较弱,从而不利于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此外,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层的监管机制较为薄弱,管理层薪酬普遍较低,管理层更倾向于利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