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的消失(外一篇)

来源 :大地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agua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时时都在发生改变,一些东西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开不开心,后街的消失都是不以我们意志转移的。
  二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小巧的城市,孤身迎接生活挑战的时候,小城始终都是清纯自然,朴实亮丽的。小小的县城只有三条街道,穿行于城中的是正街,沿着古阳河伸展的是河街,靠近五里坡的是后街,三条大街彼此平行,相互呼应,将小城的景致点缀得恰如其分。而后街以其悠远的历史,浓浓的古意,厚重的底蕴让许多人流连忘还,痴迷情醉。
  后街北起县粮食局门口,南止古阳南门桥头,长不过四五百米,宽不过一丈,街面是一溜青青亮亮的石板,蚯蚓一样在城中蜿蜒,把人带进梦一般的境界里。街道两旁的房子挨挨挤挤的,蜂窝一样争抢着本就狭窄的空间。每栋房子都有些年代了,一概青砖瓦房,一概飞檐翘角,厚厚的水渍无声地诉说着逝去的岁月,金鸡草、苦艾草在墙头摇曳生长,冒出的丝丝绿色才使我们感到生命的存在和历史的悠远。
  我与后街遭遇是从毗邻的一所小学的工作经历开始的,那时我十八、九岁的年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年轻、气盛,浑身有释放不完的激情。我从后街进出,我的工作和生活从后街起步,亲身体验了后街的繁荣和气势,感受了后街的风流,它象一位哲人感动我,启迪我,让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流连终身。
  后街的夜景十分醉人。暮色起了,城中走动的人影渐渐稀落,后街便寂静下来,梦幻般夜雾升起来了,幽幽的天空挂起了一轮皓月,将清辉洒在后街的屋顶上,这时从一栋木板房里传出了二胡的琴声,或《二泉映月》,或《禅院钟声》,音韵低沉徘徊,清越婉转,如泣如诉,把我们的思绪拉进苍凉的意境里,将后街渲染得韵味十足。这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拉的,他们家白天以炸油条挣钱为生,每晚收摊,他都会摆上木凳,调好琴弦,拉上二胡,用琴声表达对生活的感怀。
  后街的居民大多以种茶为业,还兼做豆腐、缝纫、饮食等各种生意,生活大多富裕殷实。清明前后,山上的茶叶发嫩芽了,睡了一冬的阳雀子叫了,和暖的春光里,一队队男女上山采茶,山头对歌,把一山一山的绿茶采回家中,把一山山的绿意背回家里,于是一年的追求有了盼头,一年的生活有了诗意。晚上,茶农们开始炒茶,用竹制的簸箕将刚采的茶叶装好放在堂屋,一切都准备就绪,灶里烧起了松木旺火,不大一会锅子就烧得燥热烫手了,茶农便将簸箕中茶叶倒进锅中,经过刹青、搓条、焙干、挑选、包装等多道工艺,“古丈毛尖”就这样制成了,整个春天和夏天几乎天天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忙活。这些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总是外出奔波,我先后品尝过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普洱散茶、君山银针、海南苦丁等诸多名茶,除了西湖龙井遇水即解、满杯浓香之外,其他名茶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我固执地认为“古丈毛尖”依然是茶中上品、杯中尤物。
  茶事结束以后,闲下来的时日后街的居民才做起豆腐生意,这做豆腐是有一些讲究的,现在时兴机械生产,从前则是石磨精制、手工完成,两扇石磨,上下重叠,上部一个手把,工人们一圈一圈地推着磨着。料是精选的上等黄豆,在温水里泡胀了,磨成豆浆,再加热过滤,加入石膏冲泡,再舀到纱布中挤压,不用上两三个小时,豆腐是做不出来的。豆腐做好了,他们便挑着担子满城叫卖,空气里就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豆腐吃起来嫩滑香甜,清爽可口,味道纯正,深受小城居民的亲睐。当时,我们的学校有公家食堂,我们七八个单身汉就在食堂开餐,梅连阿姨手艺很高,服务周到,常买来后街豆腐给我们改善伙食,这样后街豆腐就与我们的人生紧紧连在了一起。现在人们喜欢在黄豆里加入一些大米、包谷粉之类的偏料,如今的豆腐已经远没有从前的韵味了。
  后街原有两个很有特色的去处,一处是陕甘提督杨占鳌的老宅,一处就是具有传统风味的李发清水饺店。杨家老宅青砖汉瓦,古朴、悠远,安祥、肃穆,走进后堂是一个六角形的拱门,拱门进去是一个大大的天井,门框全用青石砌成,使整个房子显得坚固,硬气,而又雄奇、沉稳。阳光从天空直射下来,照在我的头发上,肩膀上,让人产生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天空白云飘荡,大雁南飞。世事沧桑,杨家的后人变得衰落了,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打扫垃圾,安度余生,他们平平静静地生活着,全没有当年的风光和荣耀,只是寂寞地守护着曾经风光一时的老屋,并不企盼更多的收获和荣光,历经风雨的他们,一切都变得平和淡定起来。
  李发清的饺子店久负盛名。李发清七十多岁年纪,头发胡子皆成银色,难忘的是他下巴底下那一大把山羊胡子,长一、二寸左右,显然经过精心修剪,自有其高雅独特之处,他身穿一套对襟布衫,虽然年岁已高,腿脚依旧十分麻利,他将自己的生意打理得很好。他是这家店子的第几代传人,已经很难弄清了,他家的制饺工艺属于祖传,饺皮、肉馅全部自己加工、配料把关,配料的过程是封闭进行的,这样,精心制作的水饺要比别的店子香甜可口许多,因此,来这个小店消费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各种人物都有。
  这是一栋规模不大的木板房子,由于来往顾客太多,木制的门槛已被踩踏得凹陷下去了。李老板不是一个贪心不足的生意人,每天只卖两百来碗,到中午十二点就不再营业了,因此能吃到这家老字号的水饺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我当然是这家铺面的常客,每天都要来这里闲座消费的。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住院,思维混沌,四肢绵软,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喝不下,同事给我从后街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我这才口味渐开,精神也慢慢好起来,后街的水饺就这样让我铭记于心了。后街的水饺真的具有这种魔力,据说很多有钱人家都想出高价收购他的店子,买断他的工艺,都被李老一一婉拒了。
  现在李发清老人早已作古,他的后人不再经营他的祖业,而改做了网吧、舞厅等生意,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在怀想往事时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遗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今时代,谁能保证他的事业能够永远一帆风顺呢?
  后街的青石板独具特色,不知是什么时候铺就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踏得光溜溜的了,有些地方已经严重凹陷,如遇下雨天气便会盛满积水。石板与石板之间留有大小不等空间,有些地段,从石板缝里艰难生长的杂草顽强地争抢着阳光雨露,全然不怕行人的匆匆脚步,当你悠然地迈过它们,注视它们,使人油然感佩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街道两旁点缀着一两棵遮阳梧桐,微风一吹就会落下一些蝴蝶一样的树叶。屋檐下、台阶上,坐着三两个老人,他们懒懒地晒着太阳,或下棋打牌,或拉话闲扯,偶尔也会眯缝着眼睛打量一下过路的行人,显出一种老于世故的模样。阳光明亮,大黄狗蜷缩在他们的脚下,蓝天被挤兑得只剩下一线,行人稀少,清脆的足音在巷子中回荡,空气中游动着一丝清凉,于是,后街就显得更加幽静宜人。
  但是无论我们怎么依恋后街,如何看重后街,后街的变化都是快速的,不可避免的,现在后街已经越来越充满现代气息了,不少老宅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我们所担心的恰恰是后街变化中的不伦不类,不中不西。比如王村,过去曾是一个多么优美多么有名的千年古镇,但是由于个别决策者的失误,没有很好地论证规划,只顾一股脑儿地盲目开发,致使它独有的文化元素正在逐步消失,原来的古朴意味不再浓烈,代之而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和市井的喧嚣浮躁。于是,王村开始在古朴的轨道中偏离与迷失,原先光亮的青石板大批拆去,换成新砌的石板,原有的意味不见了,消逝了,一些仿古的建筑也由于工艺上的粗糙和缺陷,硬是让我们感到缺少了一点什么。还有天下名城凤凰,沿河的照明工程以及通宵营业的酒吧、网吧,使平静的古城变得狂躁不已,想找一块安静的去所都不行。是的,对于任何一座古城的定位,我们还是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举,言商与重文并存,否则,我们就会好心地犯一些美丽的错误,使我们资源流失,优势不再,给我们的后辈带来一些或大或小的麻烦。
  诚然,伴随着小城的崛起,后街不可能不经受一些冲击,这是正常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转移的。一栋栋高楼立了起来,一拨拨的商贩涌了进来。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的范围拓展了,人们总是觉得原来东西太古旧了,太落伍了,太不时髦了,于是纷纷在原有老城的基础上大做文章,后街也变得无可幸免。人们一段一段地将老城的旧屋拆去,将原有的古意铲除,代之而来的全是高大气派的砖混楼房,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是一概的简单与粗糙,是一概的前卫与叨扰。为便于走车和建房,有一段青石板路还被野蛮地填成了毫无特色的水泥大道。大家对新潮和时尚情有独钟,全然不顾老一辈人的感受和想法,于是后街逐渐变得面目全非,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一个符号,一个密码,离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远。
  现在后街变得与正街、河街没什么两样了,只是无形中冷清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魅力四射,青春焕华,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寂寞里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岁月。对此,我们虽然有些痛心,但也深感无能为力,这样,无论我们愿不愿意,后街只能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后街真就这样消失了么?
  
  腊月的乡村
  
  腊月的乡村,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年的背影,能够清晰地嗅到年的气息。
  庄稼收进谷仓了,黄灿灿的稻子撑得粮仓四周的板壁吱吱作响,空气中透出一股诱人的甜香。晴朗的日子,太阳在天空高悬,把它柔和的光线轻柔地洒在四周的高山上,洒在宽广的坪坝里,让乡村的生活充满诗意。这样的日子,麻雀在房前屋后飞来飞去,画出一道道柔美的弧线,扑啦啦一声便不见了踪影,似乎已融化在天边。蓝天是高远的,湖水一样清澈湛蓝。蓝天下的稻草垛静穆而安祥,成为乡村常见的风景,让我们想起叶老编写的稻草人故事。板栗树的叶子早已枯黄,微风一吹,枯黄的落叶铺满一地,踩上去绵软软的。偶尔有一两颗遗落的尖果被孩子们发现,会逗起他们高声欢叫,唤起他们的无限好奇。乡村悠闲起来,腊月的农事已近尾声。
  劳作了一年的农人难得地闲了下来。除了油菜需要过锄以外,余下的农活已经不多。于是,他们开始盘算怎样庆贺一年的收获,把家弄得暖暖的,把物质储备得多多的,把日子弄得火火的,把孩子和老人哄得乐乐的,共同积蓄力量营造下一个年头。那些家庭主妇围坐在火塘边,把老人、孩子的衣服翻出来清洗、缝补;姑娘们则坐在窗下拉袜垫织毛衣,悄悄地讲着私房话,时而发出怯怯的笑声,脸上飞过一道道红霞;庄稼汉们开始盘算起近期的农活:牛是要派人守的,犁耙等农具是得维修的。牛有黄牛和水牛,黄牛小些,劲儿小些;水牛大些,力气就猛。这是庄稼人生存的命根,又是庄稼人的朋友,借助冬天要将牛们吃饱喂肥,要让它骨骼发达,四肢有力,多长劲儿。来年的春天将派上用场,犁田耙地,栽种稻秧,一年的企盼就靠它们的付出和奉献了,这个道理谁都清楚。近处的青草已经啃光,要将牛们赶到水草肥美的远方。好在牛们不象羊儿那般淘气,不会四处乱走,吃饱了,喝足了,就躺下休息,慢慢反刍着囫囵吞下的青草,一副很满足的样子,哲人般陷入了沉思。庄稼汉们心想:明年可否在继续利用牛们的同时,还可添置一台小型的耕田机呢?隔三差五他们会走进大山,或担一担柴,或烧一篓炭,放在房前屋后烤火做饭,以免他的女人、孩子冻着饿着。
  风也有些紧了。它一阵比一阵冷冽,一阵比一阵强劲,我们明显感到它的力道,我们明显觉出了它的急迫。气温下降了,我们的脸上,手上干燥起来,粗糙起来。天空阴沉沉的像有了心事,一种如烟似雾的东西在沟谷、林地、屋檐下游来荡去,缠绵往复,不到中午是绝对不会消散了的。一山一山的土地闲了下来,一坝一坝田野闲了下来,映入视野的是一茬茬高高低低的黄色稻杆,偶有青草在其间生长,绿绿的颜色与金黄的底色组合在一起,成了乡村腊月的别致画板,我们将会画上些什么呢?冷雨开始下来,是那种很细很小的雨儿,慢慢地飘飘地从天空中飞下,落在树木的枝桠上,落在潮润的泥土中,把一地的落叶打湿,把一地的嫩草打湿,让其变质腐烂,成为庄稼最为宝贵的肥料,让它们再作一次奉献,让它们再作一回升华。
  雪最初是在山头出现的。站在村庄的屋檐下,眺望对面的群山,你会惊奇地发现:什么时候山头白了起来,成了童话般的世界。这种积雪十分耀眼、顽固,似乎与大山早已融为一体。它的颜色是透底的银白,将苍茫的大山划出了一道明显的界限,雪线以上是白色的,与天空的界限不太明晰;雪线以下则是深色的,饱含水气的树林变成沉重的青色,将你的视线局限于不再阔大的空间里,让你的心事变得淡定而沉重,让你的思绪飘飞得很远很远。
  小小的村庄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再自由自在地外出走动了,火塘成了他们朝夕相伴的场所。他们以火为伴,与邻为友,三五成群地围住一堆,聚在一起,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满怀深情地讲起年轻时的种种往事,讲起了他们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的丰富经历,一时变得孩童般天真起来。岁月好像离他们很近,生活似乎离他们很近。这一坝田野是属于他们的,这乡村纯净的空气是属于他们的,还有这山,这水,这树,这村都存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世界有些变了,外面发生的事情打开电视就能知道,闭上眼睛就能体会。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还有让他们更为高兴的事情,今年腊月,一条敞亮的乡村公路七弯八拐地爬进村来,穿过大山,通进村子,在黄家老汉的鱼塘附近与另一条公路热情对接,出门就变得快捷方便起来。要多活些年头才行,要多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才过瘾儿。
  必要的过年准备得一项一项地完成,除了采办年货,购买物品,走亲访友,男人们就打起了年粑,女人们则推起了豆腐。选出上好的糯米淘了洗了,放入甑子中蒸熟了,舀到粑粑槽中,先用洗好的粑捶轻压挤兑,逐步用力,再开始很有节奏地抡捶敲打,来回几十个回合,糯米就黏糊了、细软了。姑娘媳妇们先给手上抹一点儿黄蜡免得粘手,再把打好的糯米坨从槽里抠出,放在干净的抹了油的门板上,先捏成一个个团子,在手中快速的旋转,抛来抛去,挤压成一个个均匀的糍粑,那糍粑又大又圆又白,又细又嫩又软,冒着热气,透出糯米和甑子的香味,一个个糍粑整整齐齐地放在门板上,簸箕里,看着叫人直流口水。还可以打一些高梁、小米,这些杂粮比糯米粑要更香一些,更有特色一点。做豆腐也马虎不得,这是女人们的事情。它是新年的兆头、开端,豆腐做得好,一年便顺顺当当,百事吉利;如果将豆腐做成了鸭屎,一年就会坎坎坷坷,赔尽小心。进入腊月还得忌口,不吉利的话不说,不吉利的事不做,最讨厌的孩子大人也舍不得骂的,最捣蛋的孩子也能穿上新衣,吃上糖果。只要条件允许,什么要求父母也会满足,因此进入腊月孩子们便格外精神,格外喜气,把上学的辛苦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些孩子是乡村的精灵。他们戴起了厚厚的皮帽,穿上了厚重的棉衣,在村街上窜来窜去,冲进冲出,嬉笑打闹,把他们的童年描绘得五彩斑斓。更小一些的孩子,在大人的搀扶下正在蹒跚学步,由于穿得过多,加之披风太长,踉跄几步很快就跌倒了。但他并没有泄气,也没有哭泣,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艰难地移步,前行。就是这样,我们走出了奔向山外的最初一步。我们获得更为广大的空间,我们的生活这才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村以它博大的胸怀,厚重的情感让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
  这样的季节,走进村寨能够真切地听到猪的嚎叫,村民开始杀年猪了。杀年猪是一个标志性的节日,立冬以后,陆陆续续就有人开始宰杀年猪了,以前每家只杀一头,现在一家可以杀上二至三头,连最贫困的人家也要杀上一头。粮食丰收了,人吃不完就反过来饲养家禽、牲口。生活好了猪的口粮也变得高贵起来,由过去吃草吃糠变成了现在像人一样吃大米、吃五谷杂粮,猪肉吃不了,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换回大把钞票,买回过年所需要的各种东西,让大年过得有声有色,让大年过得丰富多彩。
  年猪的宰杀自有诸多讲究,不能选在属猪的日子。由于猪养得太多,屠户也变得多了起来。这些屠户多为年轻汉子,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成分复杂,手艺有高有低。被村人请去了,主人家早已将一大锅开水烧好,屠户拿来一个脸盆,脸盆中倒一点食盐和清水,三五个帮忙的汉子帮助捉猪,有的提耳朵,有的捉四蹄,有的按肚子,把猪放倒在腰子盆上的案板,屠户的刀尖在放有盐水的盆子中画了一个神秘的圆圈,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便举刀向猪的喉官猛刺进去,直抵猪的心脏,顿时鲜血泉水一般涌出,流入放了盐水的脸盆里,也溅得屠户满手是血。一阵阵凄厉的喊叫,由强到弱,渐渐停息,不一会儿那猪就蹬腿断气了。接着大家便七手八脚地将猪身先用冷水洗净,然后将滚烫的开水加少量冷水倒入腰子盆搅拌,再将猪身放进水中打几个翻滚,等到能用手拔猪毛了就用象锅铲一样的铁刨子刮了起来,一会儿猪就刮干净见白了。于是开膛、破肚、理肠、开边、砍肉,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一切就序,日头也开始渐渐西斜。槽头肉、座墩肉都得砍下一大块,切成巴掌大的片片,又与槽血混和在一起,架上铁锅,烧上旺火,炒成红色,一年的日子便红红火火了,一年的日子便热火朝天了。把亲威朋友们喊拢来,把德高望重的老人请过来,大块大块地吃肉,大碗大碗地喝酒,直到酒足饭饱,醉眼朦胧,以此庆祝丰收,以此显示富贵,以此显现家庭和睦,乐他个欢天喜地,乐他个天翻地覆。饭后,由家庭主妇将猪肉腌上花椒和食盐,放入一只大水缸中腌好,五至七天就可以挂在炕架上烘烤了。柴要干柴,火要慢火,煮饭时一天烧一两次,烟薰火燎,湘西腊肉就这样腌制出来。经过慢火薰烤的腊肉肥而不腻,干而不僵,不知要比外地腊肉香过好多倍。这是湘西永远值得自豪的特产,这是我的乡村独有的特色美食。
  腊月的乡村还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唢呐声,锣鼓声,是哪家姑娘出嫁了,是哪家的小伙子又接新媳妇了,乡村时兴燃放炮竹,要多放炮竹才够闹热,要多放炮竹才够气魄。那炮竹一圈圈、一串串用长长的竹竿挑了起来,点着了便震天价响。还有冲天雷鸣炮,冲到半空中炸响,细碎的纸屑落满一地,花花绿绿地耀眼,那震耳的轰鸣一个寨子都能听到。披红戴花的新郎新娘出来给众乡亲敬酒、筛茶,样子百倍恭敬,面若桃花,喜气洋洋。受酒受茶的客人便献上十元、八元作为回礼,宾主尽欢,一醉方休。屋檐下早已挂满了大红灯笼,DVD也放起了动听的音乐,喜庆的气氛弥漫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去闹洞房,波浪一样一拨一拨,络绎不绝,要闹到星星出来才算结束。腊月的乡村喜事连连,腊月的生活一步步登高,腊月的情感一阵阵饱满。
  有一只古老的歌谣从街头响起:“二十六推豆腐,二十七炒炒米,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种种有………”。孩子们反来复去地哼着,来来回回地唱着,整个村街除了时断时续的鞭炮声响,就只有这充满雉气的童音回旋,让人不得不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曾经在乡村生活过的日子其实并不遥远。
  腊月的乡村到处一派忙碌景象,喜庆丰收;处处张灯结彩,一派祥和,天天都是节日。伴着冬日的脚步,一不小心,我们便踏进了新年的门槛。
  
  (汪祖宝,男,土家族,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湖南省古丈县。湖南省第五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毕业。在《团结报》《散文诗作家报》《少年文学报》《散文诗》等发表作品。其散文诗作品先后入选《新潮散文诗赏析》《中国散文诗大系•湖南卷》等选集。出版有散文诗集《家园》。中外散文研究会会员、古丈县第七届政协委员、古丈县作家协会主席。)
其他文献
坐龙峡    强迫你,  强悍你,  坚强你,  ……  亿万年累积的钢筋铁骨铮铮容颜,亿万年后撩开神秘面纱,梦醒时分,阳光灿烂。  大地有过痛苦的痉挛,山川有过扭曲的飘移。  划开浓重的农事,一朝惊醒,山外的世界隆隆有声,惊悚沐浴,远方的客人从此留了下来,拦门酒香飘天外。  壁立千仞,招唤生命的张力。攀爬,芳径闪烁,千年花儿芳芬如故,千年果儿摇曳生辉,等待那一双柔韧灵巧的手,采撷成歌。  柔肠百
期刊
湘西梅子,本名张梅琼,从小酷爱文学,绘画,一个追梦的湘西女人。有绘画作品参加湖南省油画展和上海艺术节展览,油画《苗女辣妹》获自治州五个一工程奖。    茶     山那边  一缕缕幽幽的绿  是我前世游移的魂    今生  我就是茶  紧闭苦涩的双眼    有缘的你啊  只需用一杯清亮的水  唤醒梦中的我    我就会用我的欢颜  陪你渡过  这静静好时光    女人三十     一轮丰盈的秋阳 
期刊
汩罗江太浅,  盛不下你的离骚和白发三千丈  盛不下  你对怀王的幻想    你那宽大的衣袖  怎挡住秦人的铁蹄踏过郢都  怎挡住  五月初五的雨纷纷    一艘艘龙船划过心底  粽叶和棕丝  将每一颗爱国心  紧紧包裹    水至柔  将三闾大夫的悲壮流传  水至柔  让一个诗人的名字坚硬    赠汪伦  不要再踏甘醇的歌声了  不要再隔岸挥舞千金裘了  我怕一转身  泪水就深千尺  就用这桃花
期刊
你是谁?为什么一直在我的陌生人里闪动?这是一个网名叫断点的女孩子给捷发过来的信息。捷的QQ一直挂在那里,上面只有那么一个可怜的网友,三个小时过去了,他们都没有说话。  我是谁?你问我,我问谁?捷本不想理她,还是无力的敲着键盘回了她一句。  呵,世界上还有你这样蛮不讲理的人。哎,你什么时候加我的?断点问道。  我加你?为什么不是你加我呢?捷冷冷一笑。说真的,捷一般是不太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尽管断点出
期刊
背 叛    淮河东岸的孙家庄,有个不足15岁的又矮又瘦的男孩阿才。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年代,靠母亲、大姐、大哥讨饭供他读完初中。然而,也就是在这15年里,阿才虽说小小年纪,但他已经窥视到,农村的贫困就像一条无形的铁索,死死的羁押着一代代勤劳的农民。这些农民虽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一年里仍有半年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阿才一家在那三年里也没能逃过一劫,父亲、四弟、外孙女在那年三、四月相继饿死
期刊
燕子不进愁门口,花鞋不踩烂泥巴。   ——苗族民歌     燕子确实有一种动人的魅力。“莺歌燕舞”、“啁啾歌声”它的舞姿歌喉都是迷人的。在各种喜庆场合也少不了它,久别返故里的人谓之“燕归”,男女新婚谓之“燕尔”,人新房落成谓之“燕居”……一个“燕”字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带来吉祥和幸福。  在文人的笔下描写燕子的诗词丽句不知有多少,我也不得而知。只是读过一本《千家诗》,共212首,其中就有8首是赞颂燕
期刊
我一直在想像一个女人。  无从见识这女人的容颜,却固执地认为她一定端庄秀丽;听不到这女人的声音,却坚定地相信那绝对是小鸟们春阳下婉转百回的啁啾。  她离我很远,所有的倩影只能活跃在建国前那几段发黄的文字里;她又离我很近,透过我日日眺望的白腊树,仿佛可以捕捉得到她飘飞在九曲回廊里的裙裾。  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无从猜测她的芳龄,我只知道这个小名为杨三的大家闺秀应当是在历史的烟尘中轰轰烈烈地活过了
期刊
在风光秀丽的天堂寨脚下,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便是闻名遐尔的全国旅游农业示范村—罗田县九资河镇圣人堂村。  虽说是偏僻山村,但是这里的楼房一幢幢豪华别致,这里的街道一条条宽阔笔直,这里的路灯一排排新颖气派。青松翠竹掩映着鲜花盛开的村庄,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画图。虽说是偏僻山村,但是这里的通信网络广联五洲四海,塞北江南不同省标牌照的旅游观光车队,四季穿梭或停靠在圣人堂村的农家旅馆停车场内,看
期刊
庞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中专毕业后,在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农科站一干就是15年,这期间他取得了农艺师资格。正当他满怀信心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机构改革的浪潮袭来,面对机构臃肿、人员富余和改革的形势,他毅然选择了主动辞职,“下海”寻找发展的空间。     “下海”后,庞龙面临的困难重重,一家六口上有老下有小都靠他养活,想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太难了。究竟能干点什么呢?自己除了懂点农业有个农艺师的
期刊
姚复科 男,七十年代生于湘西古丈县,土家族,现任古丈县文联副主席。曾在《益阳报》《三湘都市报》《团结报》《芙蓉》《神地》等报刊上发表作品。    厶倌大号陈富贵,这其实很有些名不副实。因为厶倌一辈子不曾大富大贵过,甚至连婆娘都没娶。厶倌大号鲜为人知,也许爹娘取名时就有些底气不足,也许只是一种知其不可而按捺不住的向往。倒是厶倌名副其实,“厶”就是最小,“倌”就是猪倌、牛倌、羊倌嘛。总之就是一颗露水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