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及教学思考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ji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生物学的重大科学发现也都是经过大量的探究实验而获得的。新课程教学中更注重探究、操作及自我发展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中,要提高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关键词:中学生物学;基本认识;教学思考
  引言
  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重要学科。中学生物教学的任务:普及和提高公民的生命科学素质,使广大青少年具有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树立生命科学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使學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上可见.生物科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越来越显示其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生物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将生物作为副科,有些学校无专职生物教师,让其他学科教师兼上生物,甚至随意压缩课时,使学生不能有效地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宣传生物科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对生物科学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生物教学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一、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首先要给学生乐于探究的动力,而动力来源于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生物学上每一次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实验探究的过程,因此,课本中每个科学研究史都是学生探究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机会。在处理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把传统教学方式中枯燥的科学史的讲解变成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探究,会更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走科学家的探究之路,鼓励学生再现科学家的探究思想和探究过程,对科学家的实验进行评价、改进或重新设计,让学生会更有兴趣主动参与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再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实验设计思想有清楚的认识,同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遗漏和错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更多的获得成就感而提高生物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转变实验课的教学理念,把实验活动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生物实验课上,教师是采取先向学生传授实验的原理、步骤及实验现象,再让学生按照统一的步骤逐一完成实验。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不允许学生对实验的过程有所创新,因而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的积极性。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所进行实驗也只是在验证课本上原有的某些知识。学生只是机械性的操作,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及背景知识等不假思索,他们关注的只是实验结果。有了一个结果后,只是考虑实验的成败,而对成败的原因没有任何的反思。即使是有了一个正确的结果,但不久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要改变实验课的这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改变实验课的教学理念,不能只专注于实验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验.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特长。其次,在这些活动课当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从课堂的主导者改变成为一个指导者和评价者。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活动课和活动内容.也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了探究性实验,例如新课程把原来的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改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更加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一成不变的完成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对学生所做的其他方法的尝试.也要及时了解并及时点评,对一些好的实验改进方法要多鼓励,最大程度发挥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创新方法的优缺点、原理、条件及其是否可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后,他们会更乐于动脑和动手并敢于动脑动手。再次,把活动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动脑解决新问题。动手操作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而动手操作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同时也是理论的实践过程。因此.通过不断的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使学生对相关事物的理解达到一个较深的层次。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导致实验的失败,而实验失败后就要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所在,然后改进实验,重新再做,直到实验成功为止。在不断的思索和实验之后,学生会逐渐加深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理解,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三、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没有真实的体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或者寻找变式实验,利用实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探究组织细胞中的还原糖的实验中.实验原理很简单.即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很容易成功观察到实验的明显现象。如果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鉴定还原糖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后或许会给教师带来不少的惊喜。
  四、培养学生对生活表象、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是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剧烈运动后是否会导致酸中毒,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开展实验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兴奋点。教师要不断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发挥新课程的重要作用。
  总之,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仅是高考试题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也需要我们生物教师不断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培养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要紧抓日常教学,利用各种有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字本身是人们所熟知的视觉载体元素,尤其汉字不仅反映着自然的造型,更富含深奥的构成原理。在平面设计当中,文字、图片和色彩并称三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其中,文字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带给消费群体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这是其他视觉元素所不能实现的。正因如此,字体设计成为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方面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无论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还是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字体设计都参与其中,赋予
期刊
摘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许多国家教育和发展的目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发表“中国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讲话。在这样的终身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国内外终身教育,探索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终身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学校在羽毛球步法教学的目的,我们提出了高等学校在羽毛球教学的主要建议:一是加强素质练习,二是加强步法练习与击球技术、战术相配合,三是在课的各部分安排脚步练习。  关键词:高等学校;羽毛球;步法教学;训练策略  0前言  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羽毛球比赛所使用的场地的边线区双打超过40平方米、单打超过34平方米的话,对方击球反击后,球无论落在什么地方,攻击方都应该在落地前击回,这样
期刊
摘要:《ERP沙盘实训》这门课程旨在通过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计划制定、市场策略确定,经营中筹资、财务核算、产能计算、营销知识应用的专业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应用管理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ERP沙盘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ERP沙盘实训;存在问题;
期刊
摘要:汽车产业属于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汽车需求量及拥有量迅速激增,从而带动了与之相关的销售、检测、维修等行业市场的发展。现阶段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化系统的运用,让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科技含量呈现出递增趋势,新型维修设备、工艺技术等投入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使得很多未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的维修工人无法胜任现代化汽车检测与维
期刊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处在高速发展社会中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会频繁遇到有困难挫折,却没有途径倾诉解决,或碍于情面不敢诉说的情形。为有效解决并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减少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进行“树耳朵”科研创新活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期刊
摘要:中国绘画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是表现画家之心声,画家借物抒怀、借景生情、从内容到形式。从笔墨到色彩,均在不同的时代绘画作品中均有体现,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文化。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着手,引经据典、钩沉玄要,给读者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文化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绘画艺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绘画;审美文化;探讨  中国
期刊
摘要: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让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达成共识一一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
期刊
摘要:归纳当代藏族青少年成才教育的发展轨迹,分析当代藏族青少年成才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确保当代藏族青少年成才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同时,成才教育能促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才。  关键词:藏族青少年;成才教育;路径  一、当代藏族青少年成才教育现状  (一)对于成才教育的意义及发展变化的认识成才教育的意义。对青少年成才教育意义的认识是考
期刊
摘要: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本文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快乐作文;写作兴趣;多媒体;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息”。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