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亮亮妈的烦恼:
看到周围一两岁的宝宝都能认很多字,我也想教我家儿子识字,可是一开始就进行得不理想。
第一天,我把四张识字卡“苹果、西瓜、大、小”出示在他眼前,一字一字地读给他听时,他却把识字卡翻过来看图片。
第二天,为了巩固昨天学过的字,我再让他认时,他却乱点乱读,然后把识字卡当扑克牌来玩,因为他看到他两个表哥经常玩扑克牌。最后,我不得不大声呵斥让他安静下来!
第三天,我把这四张字卡排在床上,准备让他读。他却拿着“西瓜”放到他的小枕头上,嘴里还说:“宝宝睡觉!”任凭我怎么拉他也不起来!
后面仍坚持了几天,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别人的孩子都能识这么多字,而我的孩子为什么就没兴趣?是我方法不对,还是因为没耐心?
分析与对策:
这位妈妈想让孩子早些接触汉字,开启智慧,为今后阅读做提早准备,看得出动机是好的,也非常用心。但是,动机好不一定方法就正确,有用心不一定有技巧。
误区1:妈妈死守教学目的,没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正向他打开丰富多彩、新鲜好奇的画面,他想探索的事物很多,识字卡或者卡上的字,在孩子的眼里像其他玩具一样是可以玩的。孩子的目的就是玩,而妈妈却是带着教学目的来教孩子识字的。两人的目的不同,因而出现了思想“不同步”现象,结果孩子不配合妈妈,不跟着妈妈的活动走。
建议:妈妈要与孩子思想“同步”,寓教于乐。即要改变自己原先教育目的性太强的想法,与孩子“玩”的想法同步。其实,孩子的“玩”本身就是在学习,在探索,只有顺着孩子“玩”的心理才能把活动进行下去。
举例:把识字卡当作玩具甩出去,再和孩子一起抢回来。看谁抢得多,告诉孩子他抢到的是什么字宝宝、你抢到的是什么字宝宝。这比正儿八经地教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的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可以玩藏卡片、摸卡片、抽卡片的活动,总之是把卡片当玩具,把识字活动自然而然地带进去。
误区2:妈妈不重视孩子的新行为,没有顺势转换活动的形式。
本来是识字活动,孩子却要把识字卡当成扑克牌玩,这是由先前的认知和经验带来的影响,即以前看过别人玩扑克牌,而识字卡的外形和扑克牌类似,因而引起了联想,唤醒了过去的记忆,从而无意中更换活动,使原先的识字活动进行不下去。
建议:用新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既然孩子的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再延续原先的活动孩子不配合,那么不如跟着孩子的思路走,顺势转换一下活动的形式。
举例:和孩子一起把识字卡当“牌”玩。“宝宝要打扑克,是吗?好啊,我们来打!”按孩子喜欢的打牌方式,在打牌中认字。“我出一张‘西瓜’,你出什么?”这不也是在认字吗?其实活动并没有变,只是形式变了。
误区3:妈妈教学方式刻板生硬,不会灵活变通教学思路。
在识字活动中,常常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活动的进行。毕竟,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手脚是好动的,注意集中时间短暂,不可能像小学生那样专心致志地学识字,中途可能会转移关注点,再加上1~3岁的幼儿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思维的,所以当孩子看到小枕头时,便联想到睡觉,把识字卡当成宝宝哄它睡。
建议:用新的教育目标引导孩子。这是孩子想像力丰富的表现,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这一优点,为他感到骄傲。家长要紧随孩子的活动,灵活地变通一下,在孩子当时喜欢的活动中顺势引导,把活动延续下去。
举例:当孩子说“妈妈,宝宝要睡觉”时,你可以说:“啊,是吗?是哪个宝宝睡觉了?它叫什么?”诱导孩子说出识字卡上的字。如果孩子不认得,父母就自己说出来:“噢,是‘西瓜’宝宝要睡觉了吗?让‘西瓜’宝宝和你一起睡吧!”“这个宝宝也想和你一起睡呢,它又是谁呀?”这样,不也是继续在识字吗?
看到周围一两岁的宝宝都能认很多字,我也想教我家儿子识字,可是一开始就进行得不理想。
第一天,我把四张识字卡“苹果、西瓜、大、小”出示在他眼前,一字一字地读给他听时,他却把识字卡翻过来看图片。
第二天,为了巩固昨天学过的字,我再让他认时,他却乱点乱读,然后把识字卡当扑克牌来玩,因为他看到他两个表哥经常玩扑克牌。最后,我不得不大声呵斥让他安静下来!
第三天,我把这四张字卡排在床上,准备让他读。他却拿着“西瓜”放到他的小枕头上,嘴里还说:“宝宝睡觉!”任凭我怎么拉他也不起来!
后面仍坚持了几天,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别人的孩子都能识这么多字,而我的孩子为什么就没兴趣?是我方法不对,还是因为没耐心?
分析与对策:
这位妈妈想让孩子早些接触汉字,开启智慧,为今后阅读做提早准备,看得出动机是好的,也非常用心。但是,动机好不一定方法就正确,有用心不一定有技巧。
误区1:妈妈死守教学目的,没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正向他打开丰富多彩、新鲜好奇的画面,他想探索的事物很多,识字卡或者卡上的字,在孩子的眼里像其他玩具一样是可以玩的。孩子的目的就是玩,而妈妈却是带着教学目的来教孩子识字的。两人的目的不同,因而出现了思想“不同步”现象,结果孩子不配合妈妈,不跟着妈妈的活动走。
建议:妈妈要与孩子思想“同步”,寓教于乐。即要改变自己原先教育目的性太强的想法,与孩子“玩”的想法同步。其实,孩子的“玩”本身就是在学习,在探索,只有顺着孩子“玩”的心理才能把活动进行下去。
举例:把识字卡当作玩具甩出去,再和孩子一起抢回来。看谁抢得多,告诉孩子他抢到的是什么字宝宝、你抢到的是什么字宝宝。这比正儿八经地教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的效果要好得多。此外,还可以玩藏卡片、摸卡片、抽卡片的活动,总之是把卡片当玩具,把识字活动自然而然地带进去。
误区2:妈妈不重视孩子的新行为,没有顺势转换活动的形式。
本来是识字活动,孩子却要把识字卡当成扑克牌玩,这是由先前的认知和经验带来的影响,即以前看过别人玩扑克牌,而识字卡的外形和扑克牌类似,因而引起了联想,唤醒了过去的记忆,从而无意中更换活动,使原先的识字活动进行不下去。
建议:用新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既然孩子的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转移,再延续原先的活动孩子不配合,那么不如跟着孩子的思路走,顺势转换一下活动的形式。
举例:和孩子一起把识字卡当“牌”玩。“宝宝要打扑克,是吗?好啊,我们来打!”按孩子喜欢的打牌方式,在打牌中认字。“我出一张‘西瓜’,你出什么?”这不也是在认字吗?其实活动并没有变,只是形式变了。
误区3:妈妈教学方式刻板生硬,不会灵活变通教学思路。
在识字活动中,常常会有很多因素影响活动的进行。毕竟,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手脚是好动的,注意集中时间短暂,不可能像小学生那样专心致志地学识字,中途可能会转移关注点,再加上1~3岁的幼儿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思维的,所以当孩子看到小枕头时,便联想到睡觉,把识字卡当成宝宝哄它睡。
建议:用新的教育目标引导孩子。这是孩子想像力丰富的表现,家长应该看到孩子的这一优点,为他感到骄傲。家长要紧随孩子的活动,灵活地变通一下,在孩子当时喜欢的活动中顺势引导,把活动延续下去。
举例:当孩子说“妈妈,宝宝要睡觉”时,你可以说:“啊,是吗?是哪个宝宝睡觉了?它叫什么?”诱导孩子说出识字卡上的字。如果孩子不认得,父母就自己说出来:“噢,是‘西瓜’宝宝要睡觉了吗?让‘西瓜’宝宝和你一起睡吧!”“这个宝宝也想和你一起睡呢,它又是谁呀?”这样,不也是继续在识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