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量身定制的保护方式。无论是“蜀绣”这一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蛋壳画”这类相对更具地方性与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对一个城市人们的精神与文化都会产生各自的影响与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将其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非遗的扩布力度,拓宽非遗的传承之路,而且对非遗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活态的保护形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蛋壳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我国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可以分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曲艺,民俗十个方向。
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创意产业,这是一种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按照自身的国情,英国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创意产业工作组”于1998年11月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1998)中,首次阐释了创意产业的内涵,它是“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1]。
数年后,这个产业的需求逐步上升,发展已形成趋势。在国内,一提到近两年发展得比较好的文创产业,人们会自然联想到故宫文创。故宫文创的官网和微博在近几年已俨然成了文创产业中的“网红”,清宫剧的大热也带动了故宫文创周边的销量,包括笔记本、钥匙扣、团扇胶带等一系列的仿古制品或干脆借助于“顶戴花翎”这样的元素进行的创作,大部分的文创品牌,包括折扇、手工、服饰等都在市场的检验之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创在文化的发展带动下正逐渐独当一面。
对市场来说,在创意与特色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已经成为设计趋势之一。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意义
2.1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布力度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两份重要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为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性意见。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物质载体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荣昌夏布的织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份技艺也要通过夏布的成品及服饰来承载展示其价值,单纯的“手艺”或者“精神”是很难在代际关系之下延续的,于是这样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日常所见的非遗。
当“蜀绣”成了蜀地传统技艺的不二代表,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底蕴更多的在于川西的地理环境和民间的风俗习惯及文化艺术,正由此,蜀绣形成了其自身的独特韵味。
蛋壳画本身属于很难机器化批量生产的传统手工技艺,蛋壳的选材,包括鸭蛋的颜色、产地和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选择标准,这样的底色不是工厂里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可以做得到的;切蛋的时候掌握蛋壳的厚薄随时调整力道,以求切出来的半面蛋完好可以作画;作画时候的笔痕和色彩深浅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气呵成,以及多个小时几乎纹丝不动的身影和高强度的用眼以求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都是创作者在创作时将蛋壳画作为全世界来对待。
这样的精选精做之后的蛋壳画,如果在技术的基础之上有表现形式的创新,不仅仅在扩大蛋壳画市场、提升其知名度方面有良性影响,对游客和受众来说,选择上更有意义。比起摆放机器量产的某件装饰品在家,成系列的蛋壳画更具有观赏价值,更能体现主人对文创的理解。
2.2 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从历史的源远发展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路传承至今[2]。人们在长时间的劳动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时间积累下文化的沉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持久存在并代代相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符合农耕时代的文化特征,滿足了特定社会时期、民族及区域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并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中[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几乎都是与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传承包括了扩布与继承。对手工技艺来讲,每个时代对其的保护方式都不太一样,就现代社会而言,与时俱进的传承人制度与“非遗进校园”活动等方式,都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下,文创成了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非遗的方式。无论从精神上还是文化上,非遗都对现代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在分类融合、资源整合与政府引导的多途径发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新的意义[4]。
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以非遗为核心的传承和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相融合,是很好的非遗活态保护的方式[5]。
创意与传承并不矛盾。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产业化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文创产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手工技艺类非遗产业化向前发展,对手工艺类非遗活态化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意义。而结合创意融入现代生活,也是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6]。
非遗与文创产业相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保护,后者更重创新与经济增长。但二者并不矛盾,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适当转化,将无形的手工技艺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并加以创新,不仅做到了保留非遗的文化本色,还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非遗的声誉与知名度,为非遗带来不失本色的新的希望[7]。 文创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文化层面的表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浪潮使现下不存在物质短缺的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与审美,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文创产业的诞生,集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人们的关注点逐渐集中到了应该怎样结合传统文化和创意本身。
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延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文化与创意的结合,不仅能够带来一定量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衔接地方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由此将非遗推进人们的生活,使其发扬光大,同时得到更好的保护。
时至今日,非遗更需要更贴合现代环境的保护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为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态传承,也使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为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8]。
就蛋壳画而言,这一项耗时耗力且极容易前功尽弃的传统技艺,要想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是其选择的不二法门。
3 蛋壳画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路径
3.1 结合城市文化符号,丰富传统技艺表现形式
无论是狮子头、龙抄手这样的有形符号,还是小家碧玉、豪爽这样的无形符号,都在人们的脑海里逐渐形成对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印象。而当一种事物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城市印象时,它所带来的意义就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本身了,这其中还包括作为旅游体验的人文风情以及纪念品时这座城市带给游客的直观感受,作为城市印象时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期待感。
“熊猫”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与文化符号之一以后,成了部分外地游客选择成都旅游的一个原因。无论人们因为何种原因来到这座城市,大多能在游玩的同时对成都的人文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节奏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慵懒的城市调性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给这座城市贴上了“来了就不想走”的符号标签,这片土壤也培育出了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手工技艺细细品味生活的闲适与精细。
城市印象都是由城市细节一点点组合起来的,而几乎所有的城市细节、生活方式,也都在印证着城市的印象,相辅相成。
就蛋壳画而言,与脸谱、熊猫以及地方代表景点相结合,不仅能够获得经济效应,还可以传承文化、树立新的城市印象。
脸谱本身就是川剧的一大特色,“变脸”的绝活也都是在脸谱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当蛋壳画结合了本来就是椭圆形的脸谱的时候,不仅在美观上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而且更结合了两者的独特之处,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更有创造价值的宣传方式和创新方式。
熊猫作为四川的象征之一,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深深植入人们心中了,如果将蛋壳画的山水花鸟的主题结合地域特色进行扩充丰富,那么微观上来说,对于蛋壳画的宣传和熊猫的形象加固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中国国土广袤,移步易景之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景点且往往不止一处,若在蛋壳上用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一整套的城市代表景点,每一个蛋壳描绘出一个地标级景点,再将四个或五个组成一套,这一套蛋壳画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某个城市最为人们所知道的文化符号。
这些文化符号在不断加强城市印象的同时,也在加强蛋壳画这一物质载体作为手工技艺的符号。无论是描绘成都当地特色地标,还是游客所在城市地标级景点,蛋壳画都是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
3.2 创新手工制作方式,多元传统技艺物质载体传承
蛋壳画起源于明清婚庆迎新,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间风情。除此之外,版面蛋壳画、蛋雕和蛋绣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载体形式。
成都市青羊区蛋壳画传承人陶蓉于1989年首创半面蛋壳画的形式,将蛋壳整齐均匀切割成两半,再进行手工技艺的加工。其优点是相比较于整个蛋壳更容易摆放和保存,且不易受损破裂。
在创新了半面蛋壳画以后的一个偶然的时间,陶蓉因为丈夫无意之中的一句关于“绣花”的评价,开创了新的蛋壳美术加工方式——蛋绣。蛋绣的具体步骤是先用针将蛋壳上刺上针眼,然后用彩线沿着针眼构成的图案小心翼翼地绣,最后的成品可以看到蛋壳上的凹凸手感的丝线和新的美感。不仅增强了蛋壳的观赏性,也进一步彰显了蛋壳画成品的文化底蕴。
而蛋雕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喜庆吉祥的寓意,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追求吉祥,工艺精湛,图案精美,颜色鲜艳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与审美价值。蛋雕在四川和浙江都有,但两者有所不同。四川的蛋雕主要偏向在蛋壳表面作画,大多是山水鸟兽、诗词歌赋,还融入了熊猫等四川特色有的元素,总体上以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和民间当地人文元素为主,能体现当地特色,且蛋雕颜色鲜艳,本身有的喜庆文化内涵,能更吸引民众;浙江的蛋雕则更侧重对蛋壳的鏤空,造型精美。
无论是蛋壳画、蛋绣还是蛋雕,都是手工技艺,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经过选蛋、抽空、清洗、消毒、防毒、打磨、绘图、雕刻、晾干、上釉等步骤之后,哪怕同样的一幅画,也会有工笔之间的细微差异,再加上蛋壳本身的高矮胖瘦、参差不齐以及不一样的蛋面纹路,所绘制而成的成品也都是仅此一枚的。由此,当蛋壳画作为旅游纪念物品的时候,对于游客来说是值得带走的一份城市印象,对于民间收藏大师们来说,一套完整的系列蛋壳画的收藏也增添了收藏架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2.
[2]郑鑫.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互摄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1-143.
[3]白慧颖.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10.
[4]田承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135.
[5]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戏剧,2018(10):54-56.
[6]赵科印.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开发的实践探索——以淮安市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18-322.
[7]马培媛.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4):87-88.
[8]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3):157-158.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蛋壳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我国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可以分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曲艺,民俗十个方向。
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创意产业,这是一种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按照自身的国情,英国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创意产业工作组”于1998年11月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1998)中,首次阐释了创意产业的内涵,它是“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1]。
数年后,这个产业的需求逐步上升,发展已形成趋势。在国内,一提到近两年发展得比较好的文创产业,人们会自然联想到故宫文创。故宫文创的官网和微博在近几年已俨然成了文创产业中的“网红”,清宫剧的大热也带动了故宫文创周边的销量,包括笔记本、钥匙扣、团扇胶带等一系列的仿古制品或干脆借助于“顶戴花翎”这样的元素进行的创作,大部分的文创品牌,包括折扇、手工、服饰等都在市场的检验之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创在文化的发展带动下正逐渐独当一面。
对市场来说,在创意与特色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已经成为设计趋势之一。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意义
2.1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布力度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两份重要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为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性意见。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物质载体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荣昌夏布的织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份技艺也要通过夏布的成品及服饰来承载展示其价值,单纯的“手艺”或者“精神”是很难在代际关系之下延续的,于是这样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日常所见的非遗。
当“蜀绣”成了蜀地传统技艺的不二代表,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底蕴更多的在于川西的地理环境和民间的风俗习惯及文化艺术,正由此,蜀绣形成了其自身的独特韵味。
蛋壳画本身属于很难机器化批量生产的传统手工技艺,蛋壳的选材,包括鸭蛋的颜色、产地和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选择标准,这样的底色不是工厂里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可以做得到的;切蛋的时候掌握蛋壳的厚薄随时调整力道,以求切出来的半面蛋完好可以作画;作画时候的笔痕和色彩深浅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气呵成,以及多个小时几乎纹丝不动的身影和高强度的用眼以求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都是创作者在创作时将蛋壳画作为全世界来对待。
这样的精选精做之后的蛋壳画,如果在技术的基础之上有表现形式的创新,不仅仅在扩大蛋壳画市场、提升其知名度方面有良性影响,对游客和受众来说,选择上更有意义。比起摆放机器量产的某件装饰品在家,成系列的蛋壳画更具有观赏价值,更能体现主人对文创的理解。
2.2 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从历史的源远发展上看,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路传承至今[2]。人们在长时间的劳动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时间积累下文化的沉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持久存在并代代相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符合农耕时代的文化特征,滿足了特定社会时期、民族及区域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并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中[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几乎都是与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传承包括了扩布与继承。对手工技艺来讲,每个时代对其的保护方式都不太一样,就现代社会而言,与时俱进的传承人制度与“非遗进校园”活动等方式,都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下,文创成了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非遗的方式。无论从精神上还是文化上,非遗都对现代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在分类融合、资源整合与政府引导的多途径发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新的意义[4]。
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以非遗为核心的传承和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相融合,是很好的非遗活态保护的方式[5]。
创意与传承并不矛盾。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产业化发展空间相对较大,文创产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手工技艺类非遗产业化向前发展,对手工艺类非遗活态化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意义。而结合创意融入现代生活,也是手工技艺类非遗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6]。
非遗与文创产业相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保护,后者更重创新与经济增长。但二者并不矛盾,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适当转化,将无形的手工技艺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并加以创新,不仅做到了保留非遗的文化本色,还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非遗的声誉与知名度,为非遗带来不失本色的新的希望[7]。 文创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文化层面的表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浪潮使现下不存在物质短缺的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与审美,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文创产业的诞生,集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人们的关注点逐渐集中到了应该怎样结合传统文化和创意本身。
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延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文化与创意的结合,不仅能够带来一定量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衔接地方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由此将非遗推进人们的生活,使其发扬光大,同时得到更好的保护。
时至今日,非遗更需要更贴合现代环境的保护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为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态传承,也使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为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8]。
就蛋壳画而言,这一项耗时耗力且极容易前功尽弃的传统技艺,要想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是其选择的不二法门。
3 蛋壳画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路径
3.1 结合城市文化符号,丰富传统技艺表现形式
无论是狮子头、龙抄手这样的有形符号,还是小家碧玉、豪爽这样的无形符号,都在人们的脑海里逐渐形成对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印象。而当一种事物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城市印象时,它所带来的意义就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本身了,这其中还包括作为旅游体验的人文风情以及纪念品时这座城市带给游客的直观感受,作为城市印象时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的期待感。
“熊猫”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与文化符号之一以后,成了部分外地游客选择成都旅游的一个原因。无论人们因为何种原因来到这座城市,大多能在游玩的同时对成都的人文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节奏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慵懒的城市调性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给这座城市贴上了“来了就不想走”的符号标签,这片土壤也培育出了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手工技艺细细品味生活的闲适与精细。
城市印象都是由城市细节一点点组合起来的,而几乎所有的城市细节、生活方式,也都在印证着城市的印象,相辅相成。
就蛋壳画而言,与脸谱、熊猫以及地方代表景点相结合,不仅能够获得经济效应,还可以传承文化、树立新的城市印象。
脸谱本身就是川剧的一大特色,“变脸”的绝活也都是在脸谱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当蛋壳画结合了本来就是椭圆形的脸谱的时候,不仅在美观上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而且更结合了两者的独特之处,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更有创造价值的宣传方式和创新方式。
熊猫作为四川的象征之一,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深深植入人们心中了,如果将蛋壳画的山水花鸟的主题结合地域特色进行扩充丰富,那么微观上来说,对于蛋壳画的宣传和熊猫的形象加固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中国国土广袤,移步易景之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景点且往往不止一处,若在蛋壳上用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一整套的城市代表景点,每一个蛋壳描绘出一个地标级景点,再将四个或五个组成一套,这一套蛋壳画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某个城市最为人们所知道的文化符号。
这些文化符号在不断加强城市印象的同时,也在加强蛋壳画这一物质载体作为手工技艺的符号。无论是描绘成都当地特色地标,还是游客所在城市地标级景点,蛋壳画都是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
3.2 创新手工制作方式,多元传统技艺物质载体传承
蛋壳画起源于明清婚庆迎新,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间风情。除此之外,版面蛋壳画、蛋雕和蛋绣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载体形式。
成都市青羊区蛋壳画传承人陶蓉于1989年首创半面蛋壳画的形式,将蛋壳整齐均匀切割成两半,再进行手工技艺的加工。其优点是相比较于整个蛋壳更容易摆放和保存,且不易受损破裂。
在创新了半面蛋壳画以后的一个偶然的时间,陶蓉因为丈夫无意之中的一句关于“绣花”的评价,开创了新的蛋壳美术加工方式——蛋绣。蛋绣的具体步骤是先用针将蛋壳上刺上针眼,然后用彩线沿着针眼构成的图案小心翼翼地绣,最后的成品可以看到蛋壳上的凹凸手感的丝线和新的美感。不仅增强了蛋壳的观赏性,也进一步彰显了蛋壳画成品的文化底蕴。
而蛋雕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喜庆吉祥的寓意,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追求吉祥,工艺精湛,图案精美,颜色鲜艳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与审美价值。蛋雕在四川和浙江都有,但两者有所不同。四川的蛋雕主要偏向在蛋壳表面作画,大多是山水鸟兽、诗词歌赋,还融入了熊猫等四川特色有的元素,总体上以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和民间当地人文元素为主,能体现当地特色,且蛋雕颜色鲜艳,本身有的喜庆文化内涵,能更吸引民众;浙江的蛋雕则更侧重对蛋壳的鏤空,造型精美。
无论是蛋壳画、蛋绣还是蛋雕,都是手工技艺,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经过选蛋、抽空、清洗、消毒、防毒、打磨、绘图、雕刻、晾干、上釉等步骤之后,哪怕同样的一幅画,也会有工笔之间的细微差异,再加上蛋壳本身的高矮胖瘦、参差不齐以及不一样的蛋面纹路,所绘制而成的成品也都是仅此一枚的。由此,当蛋壳画作为旅游纪念物品的时候,对于游客来说是值得带走的一份城市印象,对于民间收藏大师们来说,一套完整的系列蛋壳画的收藏也增添了收藏架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2.
[2]郑鑫.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互摄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1-143.
[3]白慧颖.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10.
[4]田承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135.
[5]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戏剧,2018(10):54-56.
[6]赵科印.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开发的实践探索——以淮安市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18-322.
[7]马培媛.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4):87-88.
[8]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