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天性 玩出名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l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任务。少先队教育是将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政治正确、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的课程中,应注意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尊重天性,寓教于乐,以玩促学,玩出名堂。使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高效,使少年儿童在党的指导下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尊重天性;以玩促学
  少年儿童如同初升的太阳,稚嫩的脸上写满纯真,无邪的笑容里透着蓬勃的朝气。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任务。为了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接受并理解党的思想精髓,最终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黨创立了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少先队,并在其中发挥着领导作用。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准备。因此,辅导员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道德习惯,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也应注意到,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尚小、心理不成熟,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引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将就如何开展符合少年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略谈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尊重天性”——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理念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教育启蒙阶段,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的目标和内容是培养少年儿童较强的组织意识、良好的品德习惯、正确的政治思想、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取向,辅导员在少先队员活动课程中做好这些方面的教育工作,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对每一个少先队员的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求辅导员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意方式方法。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学课堂上的学生容易出现爱吵爱闹、坐不住等情况,如果辅导员严厉批评,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但是,如果輔导员利用好这一点,将学生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玩乐活动中,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尊重天性,寓教于乐”是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思想。以此作为指导进行少先队活动课程设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实践,既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玩出名堂”——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策略
  使学生在玩中学习,需要辅导员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实施,将“玩”与“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玩促学,玩出名堂。以玩促学的方式丰富多样,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两种较为常用而有效的方式。
  (一)设计游戏,使学生边玩边学
  游戏是一种极易被儿童接受和喜爱的活动,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有趣味的游戏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上,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伟大祖国的辉煌历史、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树立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意识。在上课之前先布置学生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搜集古今爱国名人及其事迹,预先学习。辅导员准备好如文天祥、董存瑞之类爱国人士的故事或图片,在活动课堂上,组织学生列队、升旗后开展“爱国名人知多少”的知识竞答。辅导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投影上放出爱国名人的事迹文本或图片,让学生抢答,答对得多的小组获胜,答对得少的小组罚唱爱国歌曲。然后指导学生集体学唱歌颂祖国和党的优秀歌曲。最后辅导员总结,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组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
  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组织实践,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学习,既能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对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又能丰富学生的经历。例如,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少先队品牌活动时,以“小小讲解员”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培养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意识。再如,在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品牌活动时,辅导员将学生带到革命博物馆里和烈士陵园里,让学生切实感受我党的建国历程,感受党员的爱国精神,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党的崇敬之情和向往之意。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的课程中,顺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尊重天性,寓教于乐,以玩促学,玩出名堂。可以有效提高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少年儿童在党的指导下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叶虹.浅谈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巧妙设计[J].教育观察,2016(6).
  编辑 李琴芳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是每位学龄前儿童的必经阶段,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从幼儿开始就特别重视各项能力的培养,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是摆在每位幼儿园教师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今天,就以多年的幼儿园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幼儿的语文教育”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幼儿
(福建省寿宁县南阳中心小学)  摘 要: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经常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可以育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阅读也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  我国文明源远流长,是
摘 要:电子书包,是新时代产生的一款“新”书包。电子书包中包含着各科栩栩如生的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中包括各种方便快捷的教学软件。电子书包,这款“新”书包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新气象。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简要论述电子书包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种种新气象。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一提起书包,人们马上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试想,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书包里会装些什
【活动背景】  报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很多时候我们看了后就丢一边,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呢?利废利旧可以让我们在体育器械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废旧物品的使用不仅取材方便,节约教育成本,促使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加工创造,运用于体育活动中,可以使幼儿在健康、丰富的体育环境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发展,培养创造性,
成长型思维,最早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提出,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而成长型思维则是以动态的角度、积极的层面面对特定的对象、任务及其结果,总是倾向于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把每一次挫折失败都看做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从而不断进步。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关系到学生任何层面学习的效率、程度与可能性。  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
摘 要: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不能够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表扬,减少了学生心理上成功和自信的体验。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供给学生全方位的立体评价,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深入观察他们的做事动机,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再利用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与激励。基于此,七贤小学设计出“七星少年”的评价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多元评价;城郊小学;七星少年  当前,以学习成绩来衡
摘 要:美术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定教,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美育的熏陶。小学一年级属于美育的启蒙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自控力较弱、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课堂上持之以恒地对他们开展激发兴趣的愉快教学,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想象力,点燃美术创作的火花,最终爱上美术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一年级;激趣教学  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强烈抨击中世纪
摘 要:教师的工作是从‘接受’开始的。作为教育专家就要从接受每一位儿童做起,从接受每一位儿童背后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做起,这就是教育实践的起点。教师的教态就是其具体表现,这是教学实践的基本技法。  关键词:倾听;接受;儿童;交往  现今的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引导每个学
摘 要:语文课标指出:1-2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可是,教师却经常发现,即使是低段二年级的学生,对写话都好像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怕写。而老师往往对他们拔高要求,更使得孩子失去了写话的欲望。为此,尝试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降一点难度,添一点趣味,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让写话最终成为孩子们乐此不疲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插图;空白;古诗  近段时间
摘 要:文本解读是“怎么教”变为“教什么”的必经之路,教师只有深入文本,才能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而教师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呢?即我们如何做到文本解读的“进去”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为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  一、走进文本——感知“面”  所谓“走进文本”,就是要感知作者写了什么,即教师要跟文本打个“照面”。这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是文本解读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