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校公开课是许多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老师不可或缺的经历,不同学科的资深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都会一同参与听课、评课,因此对备课准备及教学设计的要求不同于学科组内部的公开课。作者作为一名新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以一节备受好评的全校公开课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及评课记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此提出了经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全校公开课;教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i.issn.1008—0546.2016.07.008
全校性的公开课或全市、全省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是许多新老师不可或缺的成长经历。与常规的学科组内部公开课不同,听课教师往往是各个学科的资深老教师、学校行政领导以及青年教师群体。因此,新老师在课题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风格的确定上必须合理得当,既要保证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同时又要避免让其他学科评课教师有讳莫如深的感觉。笔者观摩了不同学科许多成功的公开课实例,并进行方法上的提炼与总结,最后试图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上,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与评价。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公开展示课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为例,分别从选题、教学设计、教学亮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一、选题——知识联系生活及多学科融合
二、教学设计——创设教学主线公开课不同于常规的课堂,不仅仅要求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同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功底。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需要别具
由于听课评课教师涉及各个学科,还包括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心理等非高考科目,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尤其是理科学科,应该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选择的课题尽可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试图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二、选择的课题是与多个学科交叉的,能够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总的来说,就是努力做到“知识联系生活与多学科融合”。
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为例,作者就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一乙醇”作为展示课课题。乙醇是日常生活中酒的主要成分,为大家所熟悉,便于新课的引入。同时酒的许多知识又恰好与其他学科(语文、生物)有所联系,能够适当地拓展。表1便是作者具体的教学设计及意图:心裁,让听课评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大多数成功的展示课都会注意一点,那就是“创设情境,构筑教学主线”。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知识的散乱零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以“乙醇”这节课为例,笔者巧妙地将经典的诗歌与乙醇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一句句诗歌牵出一条外部的教学主线,同时又将重要的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创设了一条内部的教学主线,具体教学情境设计如图1所示。
在以上清晰的教学脉络下,以诗歌和生活知识为主线,有效地应用了化学知识学习中“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的三重表征策略,同时也做到了多重感官协同记忆,将具体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构建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得到不断加强。而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创设主线,已经有许多教师报道了他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蚓。针对化学学科,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1.某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剖析——例如以氯气泄漏及处理为主线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性质:2.以化学史出发重温科学探究历程——例如有关苯的结构及性质的探究:3.设疑引入,逐步解疑——例如将教学的过程以某种载体(如揭秘某个魔术,揭晓某个谜语等)串成线索,让学习的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教学亮点——预先设定,努力突出
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往往会有不少的教学闪光点,让听课评课者眼前一亮并印象深刻。课堂中出彩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学生较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创新的实验设计”等等。而作为展示课,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预先设定好自己课堂的教学亮点,并在试讲中,在磨课中去努力营造和突出。
在“乙醇”这节课的设计上,笔者通过检索发现,不少教师已经在学习方式、实验探究以及实验改进上花了许多心思和功夫,很难再有所创新,于是改为将亮点放在“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上。在课堂里,笔者充分联系并融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之前,其过渡与引人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情景与体验出发,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正因为此,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也是评课者最为赞赏的地方。此外,在教学内容上还设置了学生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的环节,同样保证了学科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结语
当然,除了从上述三个方面去做好一节展示课的准备以外,需要考虑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板书设计、提问设计、时间控制等等。但作为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课堂控制、板书技能、教学功底等方面都比较薄弱、缺乏经验时,我们不妨在选题、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争取让听课评课者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后,成功的展示离不开反复的演练与打磨,“磨课”已经成为造就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经历过全校公开课的准备及展示,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也会成长许多,再从中总结与反思,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或许,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像是一名雕塑家,因为每一节课最后都会成为他精雕细琢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地方所在。
关键词:全校公开课;教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i.issn.1008—0546.2016.07.008
全校性的公开课或全市、全省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是许多新老师不可或缺的成长经历。与常规的学科组内部公开课不同,听课教师往往是各个学科的资深老教师、学校行政领导以及青年教师群体。因此,新老师在课题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风格的确定上必须合理得当,既要保证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同时又要避免让其他学科评课教师有讳莫如深的感觉。笔者观摩了不同学科许多成功的公开课实例,并进行方法上的提炼与总结,最后试图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上,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与评价。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公开展示课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为例,分别从选题、教学设计、教学亮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一、选题——知识联系生活及多学科融合
二、教学设计——创设教学主线公开课不同于常规的课堂,不仅仅要求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同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功底。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需要别具
由于听课评课教师涉及各个学科,还包括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心理等非高考科目,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尤其是理科学科,应该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选择的课题尽可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试图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二、选择的课题是与多个学科交叉的,能够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总的来说,就是努力做到“知识联系生活与多学科融合”。
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为例,作者就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一乙醇”作为展示课课题。乙醇是日常生活中酒的主要成分,为大家所熟悉,便于新课的引入。同时酒的许多知识又恰好与其他学科(语文、生物)有所联系,能够适当地拓展。表1便是作者具体的教学设计及意图:心裁,让听课评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大多数成功的展示课都会注意一点,那就是“创设情境,构筑教学主线”。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知识的散乱零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以“乙醇”这节课为例,笔者巧妙地将经典的诗歌与乙醇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一句句诗歌牵出一条外部的教学主线,同时又将重要的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创设了一条内部的教学主线,具体教学情境设计如图1所示。
在以上清晰的教学脉络下,以诗歌和生活知识为主线,有效地应用了化学知识学习中“宏观一微观一符号”的三重表征策略,同时也做到了多重感官协同记忆,将具体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构建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得到不断加强。而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创设主线,已经有许多教师报道了他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蚓。针对化学学科,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1.某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剖析——例如以氯气泄漏及处理为主线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性质:2.以化学史出发重温科学探究历程——例如有关苯的结构及性质的探究:3.设疑引入,逐步解疑——例如将教学的过程以某种载体(如揭秘某个魔术,揭晓某个谜语等)串成线索,让学习的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教学亮点——预先设定,努力突出
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往往会有不少的教学闪光点,让听课评课者眼前一亮并印象深刻。课堂中出彩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学生较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创新的实验设计”等等。而作为展示课,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预先设定好自己课堂的教学亮点,并在试讲中,在磨课中去努力营造和突出。
在“乙醇”这节课的设计上,笔者通过检索发现,不少教师已经在学习方式、实验探究以及实验改进上花了许多心思和功夫,很难再有所创新,于是改为将亮点放在“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上。在课堂里,笔者充分联系并融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之前,其过渡与引人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情景与体验出发,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正因为此,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也是评课者最为赞赏的地方。此外,在教学内容上还设置了学生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的环节,同样保证了学科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结语
当然,除了从上述三个方面去做好一节展示课的准备以外,需要考虑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板书设计、提问设计、时间控制等等。但作为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课堂控制、板书技能、教学功底等方面都比较薄弱、缺乏经验时,我们不妨在选题、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争取让听课评课者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后,成功的展示离不开反复的演练与打磨,“磨课”已经成为造就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经历过全校公开课的准备及展示,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也会成长许多,再从中总结与反思,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或许,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像是一名雕塑家,因为每一节课最后都会成为他精雕细琢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地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