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银山岭战围墓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山岭地处五岭山脉都庞岭的南侧,是平乐县张家镇燕水村旁的一座小土岭,附近岗峦起伏,平地开阔,燕水和同安河从旁流过,沟通桂江,这里上通湘漓,下达西江流域,西通郁江、黔江,东达南海。银山岭富含锰矿,1950年代以后,在银山岭西北麓的锰矿开采区不断发现有青铜器、陶器和铁器等古代遗物,它们的来历引起了人们的好奇。1974年6月,桂林地区文化局邀请广西文物工作队派人现场调查,经过试掘,确认银山岭上有一个战国至汉代的墓葬群,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年代,这一发现都非常重要。随后展开的考古发掘,也印证了当初的判断。
  1974年10月11日,在广西文物工作队韦仁义和方一中带领下,由桂林地区和梧州地区12个县文化馆的文物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古队进驻银山岭,开始了正式发掘,历时两个月,清理出165座古墓,其中战国墓110座,汉墓45座,晋墓1座,时代不明墓9座。出土遗物1400余件。在这些发掘成果中,战国墓尤为引人注目。
  


  
  博采众长,特色鲜明
  
  银山岭这批墓葬,无论是墓葬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可见到来自岭北的中原、秦、楚地区文化因素,而更多的则是常见于岭南地区的文化因素,它揉杂南北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首先,墓葬形制上的突出特征是墓底普遍设有腰坑。设腰坑的埋葬习俗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是商和西周时期十分普遍的现象。进入春秋时代,腰坑的数量大为减少,到春秋中期几乎全部消失。但银山岭到战国时代还普遍设腰坑,且其比例很大,约占总墓数的79%。中原地区的腰坑一般埋一只狗,个别墓中的腰坑也有埋殉葬人的。银山岭战国墓的腰坑埋一件陶容器,腰坑的形状有方形、圆形的,也有长方形、椭圆形的。大小深浅也有不同,小的,一般宽在20厘米~30厘米之间,深在12厘米~15厘米之间,埋一只小陶盒或小陶杯;大的直径70多厘米,深50多厘米,埋一件大陶瓮或陶罐。这些陶器里原来装些什么,已经无法观察到,但从埋葬陶杯、陶盒的腰坑既小又浅的情况推测,埋狗或埋人的可能性都不大。类似这种腰坑,在广东德庆、肇庆、四会、广宁等地的战国墓中也曾发现,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
  其次,随葬品特色鲜明。在组合上,与其他地方重礼器的风尚不同,银山岭墓葬以实用器为主,基本上没有礼器。其随葬品基本组合是铜兵器(或陶纺轮)+生产工具+生活用器。铜兵器是剑、矛、镞配套;生产工具是锄、刮刀配套;生活用器是鼎、盒、杯配套。此外,普遍伴出砥砺兵器和工具的砺石。有铜兵器的墓都不出陶纺轮,有陶纺轮的墓都不出铜兵器,相当整齐划一。剑是防身和近距离接触肉搏时用的兵器,矛是进攻型兵器,镞配上弓,是远射程兵器。这样搭配在一起,是一幅全副武装的形象。铁锄是锄耕农业工具,刮刀是编织手工工具,纺轮是纺纱工具,这样的搭配是一幅耕织形象。说明墓主人亦兵亦民,有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战斗力。有人认为,这些墓主人分工明确,陶纺轮组合的墓主生前偏重生产,兵器组合的墓主生前则亦兵亦民,具有屯田的性质。银山岭是古代生产建设兵团的墓地,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就包括使用“江鱼”铜戈和“孱陵”铜矛的“外省人”。在特征上,随葬器物地方特色浓厚,其中以铜扁茎短剑、铜双肩铲形钺、靴形钺、铜铁刮刀和铜盘口鼎最为突出。扁茎短剑形体短小,一般只有15厘米~21厘米长,形制特殊:扁茎,无格,折肩,短身,茎上有穿孔,剑首与剑身分离,靠木片或竹片捆绑衔接,剑身中脊起棱,锋刃砥砺得相当锐利。铜双肩铲形钺与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的双肩石斧很相近,有的肩二折,刃面向一侧起弧形铲状,这种铜钺也只见于广东德庆、四会和清远。刮刀有铜、铁两种,一般放置在死者腰与脚之间,常同铁锄、陶纺轮、砺石放在一起,是一种劈麻或编织竹器用的手工工具。此外,铜柱头饰,陶器中的盒、杯、罐、鼎、米字纹瓮等也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是典型的越人用品,墓主人应是越人的一支,即文献记载中的西瓯族。西瓯是战国秦汉时期活跃于岭南西部的一支越人,大致分布在汉代苍梧郡和郁林郡的大部分地区,相当于今桂江流域、西江中游等地。
  
  承前启后,位置独特
  
  尽管对这批墓葬的年代有不同的看法,发掘者认为主体是战国时期,有些墓葬可能是秦代或西汉初,也有人认为主体是秦和西汉初的。不论哪种观点,这批墓葬在广西乃至岭南的考古学编年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从文献记载看,楚国的南界实际上已越南岭山脉,沿着湘江进入漓江流域。银山岭战国墓的发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银山岭正处在战国时期楚越的交界线上。银山岭西离桂江只有10多公里,燕水向北流入恭城河。溯恭城河而上,可深入都庞岭腹地,过龙虎关,进入南岭北侧的潇水流域。顺恭城河南下,则可人桂江,溯桂江北上,可深入越城岭腹地,过越城岭,进入湘水流域,顺桂江南下,可直达西江流域,西通郁江、黔江,东达于海。这批战国墓出现在银山岭,实为情理之中。
  随着平乐纱帽山遗址高庙文化陶器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材料证明,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湘桂走廊是五岭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之一。到战国秦汉时期,特别是史禄开凿灵渠后,湘桂走廊就成为了南北文化交流的“高速公路”。无论是开拓疆土的将士,流离失所的移民,还是南来北往的商贾,云游四方的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今,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古代的遗珍星罗棋布,作为北风南渐的前沿地带,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银山岭战国墓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其他文献
生態博物馆是一个理念  生態博物馆在中国开花结果16年来,社会、学界都褒贬不一。目前,对生態博物馆的声讨声音居多,有了梭戛生態博物馆、西江生態博物馆的前车之鉴,所有人的问题是:现在的龙脊怎么样了?运行状况怎么样?  笔者通过两个博物馆动態回答这些问题:2011年8月23日,全国生態(小区)博物馆研讨会上,龙脊壮族生態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生態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小区博物馆、浙江省安吉生態博物馆、安徽
期刊
6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了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最新的文物受损统计资料。据初步调查,截至6月5日,世界遗产四川青城山与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丹巴藏、羌碉楼与村寨以及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78座博物馆遭受严重损坏,近三千件(套)馆藏文物破损,其中含大量珍贵文物。重灾区成都、绵阳、阿坝、德阳四个地区文物建筑、博物馆垮塌、文物损毁
期刊
云南西南部毗邻中缅边境区域,山高壑深,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自北而来,奔腾其间,小黑江是澜沧江在该区域內众多支流中的一支,江两岸多天然石灰岩洞穴,其中一处极为巨大的洞穴因洞内钟乳石造型似佛像而被民间称作石佛洞。  石佛洞隶属临沧市耿马县四排山乡勐省村,地处小黑江左岸的悬崖之上。洞穴的洞口面向东南,其入口处十分开阔且地势平坦,高约20米,宽约50米,足可容纳数千人。生活在附近山区的拉祜族、佤族、布朗
期刊
国立中央博物院是现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民国之初,一些著名人士和社会团体纷纷呼吁建立科学和教育博物馆。1932年,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开始着手筹建一座现代意义的博物馆。1934年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成立。1936年,第一期工程开工。  1937年8月,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尚在建设中,时任中央博物院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的梁思成和建筑师徐敬直全
期刊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到“蜀布、節竹杖”,从而推断有一条从四川经云南过缅甸到达南亚乃至西亚的交流通道。实际上,这条通道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西汉时期,公元前4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著作《政事论》和《摩奴法典》提到南亚、西亚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最早称呼“支那”,该词最初见于梵文(写作Cina),后来几经转译,变成英文的“China”。中外学者考证,该词应是秦的英译。众所周知。丝是古代
期刊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4月4日正式起动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全面的田野调查,数万人投入到了普查工作中。普查队员暴风雨,涉险滩,攀高崖,探洞穴,或潜水,或飞行,以自己的纸笔和镜头,借助卫星遥感及航空拍摄等技术手段,复查登录在案文物的现状,记录众多不曾发现的文明印记,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中国的文物资源宝库。让我们跟随着普查队员的镜头,管中窥豹,欣赏新发现文化遗产的丰富与精彩,体味普查工作的艰辛与
期刊
1971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1CoM)第九次大会在法国城市格林诺布举行期间,法国人乔治·亨利·里维埃(Geo rges Henri Riviere)和于格·戴瓦兰(Huguesde Varine)提出了一个新的博物馆名词“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此后的40年中,生态博物馆一直得到国际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的很多关注,不少国家按照里维埃提出的基本理念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生态博物馆相关实
期刊
滇越铁路始建于1904年,1910年全线通车,起于中国昆明,终于越南海防港,全长855公里,其中越段长389公里,滇段(昆明——河口)长466公里,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一个世纪的风雨,把这条铁路冲刷得有些陈!日。在深邃的河谷、连绵的山脉里,静静的铁轨,奔腾的列车……勾勒出了一幅滇越铁路沿线的和谐山水画。数千年封闭在崇山峻岭中的云南,跨出了国门,随着滚滚的车轮,率先与世界接轨,首辟了20世纪初云
期刊
2009年6月20日,是明长陵建陵600年。它的营建开启了明十三陵辉煌的建设史。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 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6月20日开始营建长陵,到清初建造思陵,十三陵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建设。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
期刊
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向广大读者展示我区50年来文博事业发展的成就,宣传我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交流我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促进我区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自治区文物局组织专家撰写有关回顾总结和宣传介绍我区文博事业50年发展方面的文章,分别在《中国文物报》和《中国文化遗产》结集刊发。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文化遗产,纪念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