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qsswqs1976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非寿险市场地不断发展,我国非寿险公司必将面临着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风险,这必会影响到非寿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就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对当前非寿险公司的风险预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风险预警对非寿险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之后通过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建立原则、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非寿险公司的全面风险预警系统框架。最后探讨了其运行模式和运行过程。
  【关键词】非寿险公司 风险预警 ERM理论
  一、引言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机构,其特点决定了它面临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公司,它不仅面临着与其他公司相同的一般风险,还存在着保险活动特有的特殊风险。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还没有出现过破产,但已有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目前的寿险业与非寿险业均处于风险皆高的“双高”情形{1}。由于二者在经营方式、投资活动、保险期限等方面的不同,非寿险公司承保财产损失、责任和信用等面临的风险与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非寿险市场地不断发展,我国非寿险公司必将面临着更多样化、复杂化的风险,这必会影响到非寿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着非寿险业的蓬勃发展,对其加强风险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从我国目前的调研信息看,大多的信息资料是针事中和事后的统计分析,难以在事故发生前进行及时、有效地警告。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系统就显得刻不容缓,同时对于非寿险业的风险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当前非寿险公司的风险预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风险预警对非寿险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之后通过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建立原则、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非寿险公司的全面风险预警系统框架。最后探讨了其运行模式和运行过程。
  二、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的现状
  (一)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概述
  预警一词可解释为,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的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2}
  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是使用特定的方法对非寿险公司经营过程中潜伏或已经暴露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监测,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综合评价和结论。目的是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在更短时间内采取最有效、最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经营安全。
  (二)非寿险公司现有预警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来看,早期的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方法大概可归纳为两种方法:传统的统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分析法。这两种预警方法主要是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预警模型或指标体系,对风险进行预测。虽然经过实证的证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但也有着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的实际需要。
  1.模型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传统的预警模型建立时以假设作为前提条件,比如统计样本要满足正态分布、等协方差、二项分布假设等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假设条件,就不能保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事实上,许多样本数据常常不能满足这些假设条件。
  2.难以处理非确定性、非线性问题。传统的预警方法一般是假定各变量之间为简单的线性关系,或是通过将非线性转化为线性来解决问题。然而,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必然会丧失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复杂性等特性,使得在实际预测中很容易失去效用。
  3.不具备动态预警能力。传统的预警方法是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人为地确定预警区间进行预警,样本资料一旦确定,模型的系数便被确立,很难更改。事实上,非寿险公司的经营是在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预警方法往往具有滞后性,难以对已经变化的风险状况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三、ERM理论的引入
  通过上文对非寿险公司的风险预警必要性和现有预警方法局限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非寿险公司亟须建立一套更为全面的风险预警体系。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50年代发展成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70年代兴起了全球性的企业风险管理运动,到90年代风险管理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基本普及。在我国,8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理论被引入,主要应用于金融业,其他行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90年代发展成全面风险管理,进入21世纪之后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整体风险管理理论。1992年Kent D.Miller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概念,直到2001年,这段期间各领域的学者对整体风险管理理论的阐释各有侧重,形成多个学派。各学派虽然在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存在差异,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均是强调将各种风险及管理综合起来全面的考虑。
  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21世纪之后进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实际上是整体风险管理思想逐渐融合的变革。尤其是在经历了2001年的9.11恐怖主义袭击、2002年的安然公司倒闭等重大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CAS)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的《巴塞尔新资本议》以及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推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等。
  (二)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框架
  非寿险公司的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全面风险识别体系、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全面风险预警模型、全面风险预警制度体系和全面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这五个部分的关系如图3-1。   1.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对非寿险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全面风险分析,可找出可能导致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的因素,然后确定主要风险因子,为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和控制奠定基础。
  2.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用于反映非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状况、基本经营状况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指标集合,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前提保障。
  3.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模型。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模型是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各种知识和理论,发出全面风险预警信号,为风险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是一种辅助的决策系统。
  4.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制度体系。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制度是保证预警系统正常运转的制度,共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组织管理体系,它是保证全面风险预警系统运转的关键;二是技术标准体系,它是全面风险预警的技术基础。
  5.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控制体系。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控制是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预先制定出一套风险处理方案,目的是将可能出现的损失减至最小,它是风险处理过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四、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
  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既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有力保障,又是建立全面风险预警框架的最终目的。
  1.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模式。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模式如图4-1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运行模式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系统输入。它是指影响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状态的内、外部因素。(2)全面风险辨识。这部分是指在全面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3)全面风险预警。它是指包括风险评价、预警信号输出的预警模型、预警技术以及预警方法。(4)全面风险控制。它是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控方法及策略等。(5)系统输出。它反映预警系统的结果,一方面指明系统目前运行情况的状态是否正常,另一方面根据输出结果对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
  2.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过程。首先,系统内外部的因素共同作用于被控对象,风险因子的波动使得系统的风险状态发生变化;然后,通过全面风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确立指标体系,并构建出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模型;之后,通过全面风险预警系统的评价和预测,得出当前系统的风险状态;最后把一系列的评价反馈到非寿险公司全面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信息库中,以便非寿险公司实时的调整和优化下一过程中的预警活动。
  注释
  {1}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5-2006[EB/OL],标准普尔信用评级,2005:5。
  {2}预警.周大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09-01,第一版。
  参考文献
  [1]魏巧琴.保险公司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180.
  [2]孙祁祥,于小东等.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保险业——风险与风险管理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120.
  [3]刘连生.保险公司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偿付能力指标的量化[J].现代财经,2001年第12期:15-19.
  [4]闻岳春,梁悦敏.保险业综合经营新趋势下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武汉金融,2008(1):32-35.
  [5]王波.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基于整体风险管理理论[D].河海大学,2007:1-28.
  [6]曾忠东.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ERM)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1-160.
  作者简介:李濛(1989-),女,北京人,学位是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学士,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金融学(保险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北京于2010年4月率先提出“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规定,成为全国首部“限购令”,引发不少城市跟进,同时引发社会对“限购令”的关注和争论。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对住房限购予以肯定,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限购措施。“限购令”这一社会现象反映了政府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干预,凸显出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碰撞。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建设服务性政府要求政府应
期刊
人民银行的基层行,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的作用。自身履职水平的高低,绩效的优劣,与一个地方的金融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基层央行要科学履职,创新履职,高效履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尤为重要。抓好职工业务培训,创新岗位练兵,开展各种业务竞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对复杂的、多样的、多变的职工思想状况,仍有必要切实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目前的情况看,基层央行
期刊
【摘要】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切实关系到职工的利益,然而一些违反相关法规政策的情况时有发生,给职工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带来极大的危害。外部监管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固然重要,但内部控制也尤为关键。通过对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完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抓好授权批准控制,加强业务环节控制以及加强信息化防控能力等,是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内部控制 风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工会办工作首要任务  去年十一月以来,按照党委安排,人行昆明中支工会先后采取收看实况、讲座、辅导培训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十八大精神,并对我行工会系统作了具体布置,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
期刊
涉农金融服务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县域金融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农业的周期性、农村的滞后性、农民的弱势性,致使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应当引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上级金融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涉农金融理念“摇摆不定”  由于涉农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金融机构自身商业化经营理念和上级考核机制导向的推动下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在国家实施新一化房地产调控措施下,地方房贷市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措施下,房贷市场如何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 房贷市场 调查 思考  2013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遏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再次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务院于2013年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既是思想总结,也是政治宣言,更是行动纲领,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一字一句地认真研读。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党性的高度,在领会时要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在贯彻中要站在责任的高度,在落实
期刊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工会以“围绕中心,有效履职,民主管理,健康和谐”的工作思路。面对工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履行新职能、推进新跨越”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行党委“强基础、保安全、抓创新、上水平”的工作主线,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团结动员广大工会会员不断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工会都能不辱使命,有声有色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成为实现党委目标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形成了综合性开发性金融模式,它具有多元功能并存的特征。本文从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法学等学科出发,对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进行重新审视,揭示了其多重内涵、发展模式和优化路径。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 综合开发性金融 市场化  一、引言  中国政策性金融市场化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金融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从实务角度的分析如石汝杰(1998)认为
期刊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有着自身的实际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作用,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是资源型地区金融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晋城市为例,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金融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
期刊